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越来越小,外事新闻的舞台却越来越大。我像穿上了童话中的“红舞鞋”,在充满魅力和激情的外事新闻舞台上,飞旋、跳跃、不能自已……外事报道是记者的“苦差”———不分节假日,没有上下班,为了二三百字的“豆腐干”,紧张得三九天冒汗。我从事外事报道三年多,时...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互联网思维正在催生传统纸媒外事报道的创新转型。笔者所在城市深圳正在全力建设国际化城市,为传统的外事新闻报道带来了更多创新挑战与拓展机遇。作为一名资深外事记者,笔者通过此文试图以自身经历阐述:用世界眼光为城市迈向国际化的发展进行谋划将成为外向型城市外事新闻报道的新趋势,通过报道传递更多来自全球的有效信息,为城市管理、产业发展、市民生活提供更多国际化经验,为城市融入全球化大潮发挥媒介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3.
写出有独特视角的,有人情味、有深度的优秀体育报道,是体育记者的一个追求.在体育大舞台上表演的是人,体育新闻当然要报道比赛,不能只见"赛"不见人,所以记者应该多写人,即多报道运动员.而要写人,就要成为运动员乃至体育明星的朋友、诤友,让自己能在体育圈中自由驰骋.也只有这样,体育报道才不再是枯燥的,而是鲜活的、跃动的、充满色彩的.不过,体育记者的"交际学"不是天生就懂的,也是要学习的.  相似文献   

4.
洪玲莉 《东南传播》2014,(8):160-161
电视新闻记者出镜是当今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一种常见而又重要的形式,但是地方电视台较少运用记者出镜,即使运用,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激励记者择机合理地出境,其次不能简单地以播音员代替出镜记者的职能和作用,再次要切实加强记者的现场报道能力培训,通过提高记者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增添地方台新闻节目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5.
现场报道好     
看报纸,总感到外事和时事政治方面的报道有些程式化、格式化,写领导人会见就是“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写欢迎外宾的宴会,就是“宴会充满亲切友好的气氛”……至于具体情景读者是很难从报道中体察到的。这哪里还有“生动”可言! 外事和时事政治报道能不能搞得生动些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一年多来的现场报道很受欢迎,说明这类报道可以突破框框,搞得生动活泼一些。  相似文献   

6.
外事报道从写作角度而言,关键是内容的选择和写作的技术处理问题。文章侧重从外事报道写作的技巧层面进行分析,认为外事报道的写作应实事求是;在导语写作上应勇于突破、创新;充分发挥背景在外事报道中的作用;注意采用白描、特写的手法,增强外事报道的现场感和可读性;写作语言应平实,遵循客观报道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纽约时报曾经对我国著名的网球运动员李娜进行过专访。在这篇专访中记者引用了这位网球运动员撰写的自传《独自上场》中的一句话,认为当初她之所以从国家队退役,是因为被迫服用了类固醇的药物,导致过敏。这篇报道在我国引起轩然大波,网球管理部门成为众矢之的。可能是意识到这篇失实报道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太大,纽约时报记者专门给采访对象发邮件道歉。但值得玩味的是,在这封道歉信中,纽约时报巧妙地把自己报道的错误认定为北京翻译人员的翻译错误。强调这位网球运动员在自传中所描述的退役原因是被迫服用了“荷尔蒙药物(hormone medicine)”,而不是报道中所指出的“类固醇药物(steroid pil s)”。记者的道歉信中指出编辑已经通知改正,但仍然愿意向这位网球运动员表示歉意。  相似文献   

8.
美国新闻行业发展较为成熟,在专业类记者培训方面也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模式:在职培训、记者奖学金项目和内部导师指导制. 直接有效的在职培训 经常性地组织在职培训,是对新入职的新闻系毕业生进行培训最直接且有效的途径.针对记者所从事或即将从事的专业报道领域对于专业知识的要求,安排相应的培训课程,可以弥补记者自身知识结构与任职资格之间的差距,从而更好地从事工作.  相似文献   

9.
因为是名人,又因为是篮球运动员出身的名人,报道里常常要提到身高,这非常正常,也吸引人。由于众目睽睽,你报道里不能今天是这个身高,明天又是那个身高,说法要统一(特别是专跑篮球这条线的记者),这应是起码的要求。但恰恰在这点上,从以往直至今天,有些记者写的报道,常常是莫衷一是、说法不一。  相似文献   

10.
1月18日,专机腾空而起,飞向大洋彼岸。又一次,我找到了重任甫始的感觉。又一次,我将见证不同寻常的重大外交。无数的难忘时刻1992年冬天,参加报道俄罗斯总统对中国的首次国事访问,是我第一次从事中央外事报道工作。体验长城之上朔风凛冽与热情洋溢的交接,感悟历史性外交行动的不同凡响——由此开端,在这一报道领域,我的记忆中留下无数难忘时刻。作为中央外事记者,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外事报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的邸报。在明《万历邸钞》上录有明朝与朝鲜、日本等国交往的消息。从写作上看,较为正规的外事报道也是在近代报刊出现以后才有的。我国外事报道在题材、内容上的发展变化表现在:封建社会,尤其是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社会,我国的外事新闻多报道军事外事和政治外事。20世纪初叶也出现了少数经济方面的外事新闻。20世纪以来,外事报道体裁、表现手段有所发展。外事消息导语的出现与发展变化表现在: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新闻要素;不拘一格,花样翻新。  相似文献   

12.
体育新闻娱乐化的含义 所谓体育新闻娱乐化,是指在报道体育新闻时,记者没有把报道重点放在体育赛事本身,而是放到赛场之外.记者把更多的精力,编辑把更多的版面留给运动员本人以及与赛事有关的人,比如教练和运动员的家人及其家庭、婚姻、恋爱等各方面,尤其善于捕捉运动员和教练的隐私、绯闻,把体育作为娱乐来做,以迎合受众.都市类报纸非常重视这方面报道,某些体育专业报更是连篇累牍,报道中国运动员和国际体坛明星的私生活.  相似文献   

13.
《青年记者》2008,(6):54-54
一是要客观、理智、冷静地报道赛事和运动员,保持舆论导向的正确,不要因为民族情绪伤害被淘汰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4.
在录音报道中,现场直述就是记者在所要报道的新闻事件现场直述其言,以口头方式报道新闻。记者的口头报道与记者所选用的现场录音素材同步进行录音,形成记者语言与现场录音素材结合为一体的报道素材,然后再筛选、复制成录音报道播出。那么,这其中记者的语言有什么要求呢? 第一、记者要有充分地心理准备。因为现场录音报道不同于现场转播,所以记者的报道不是照相式纯客观的看到什么说什么,而是要服从已经确定或者一定的报道要求。记者的报道语言在现场录音后,回到编辑部又只能是进行必要的筛选整理,而不能  相似文献   

15.
这里谈的既不是重大政治事件的报道,也未涉及外事采访,只是零零碎碎谈些日常的政治报道。忙与闲有些从事政治报道的同志认为,政治记者的采访任务,不外是报道外事活动、节日活动和政治事件等。除此之外,好像再难找到有关政治报道的题材了。由于这种认识的支配,不免在政治报道上就出现了忙一阵、闲一阵的情况。节日来临或发生了什么重要的政治事件,这是政治记者采访活动最繁忙的时候;节日  相似文献   

16.
今年四月下旬的叶利钦总统访华和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在上海签署边界协定,是近年来我国一次大的外事活动。 新华社对外部领导从三月底开始就调动各采编室为这次活动策划了一系列配合报道,我们作为第一线的外事报道组的记者们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从四月二十四日叶利钦抵京到二十六日深夜从上海向总社发回最后一条消息,我们在高度紧张中度过了难得、难熬、难忘的三天,对外事记者的酸甜苦辣也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北京:互相协作,有备而战 虽然这次报道准备早,计划周密,但随着叶利钦访华日期的临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七九年十月一日早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三十日晚记者在人民大会堂“国庆三十周年联欢会”现场进行口述报道的录音。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次较早的大型现场报道。播出后,听众对这种报道形式表示热烈欢迎。作为这次报道的现场解说记者之一,我当时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如今六年过去了,广播中的现场报道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成为各台常用的新闻广播形式之一。特别是近两年来,由于各台领导的大力提倡,记者们的认真实践,现场报道向外事、时事政治领域开拓,出现不少佳作,国内题材的现场报道  相似文献   

18.
报道视角的偏失对媒体亲和力的损害 新闻报道在进行主题的表达时,首先要选择好一个新闻的报道视角.新闻视角是记者报道新闻的价值观定位的出发点,记者要从不同的方向寻找、透视、挖掘和表现新闻,使之更好地将真正的新闻价值显示出来,当记者剖析新闻事实、寻找或提炼主题时,不仅要研究新闻事实所蕴涵的深刻意义,而且要寻求表现这种意义的最佳角度和基调.  相似文献   

19.
寻觅特点     
一位富有经验的记者说过这样一句话:记者的工作手段是什么呢?主要是选择。这话说得真好。新闻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不是凭想象来创作,而只能靠事实,要忠实于客观事实,真实地进行报道。报道什么事实?记者从每次工作的第一步就开始了选择。选择什么事实来进行报道?选择什么角度来进行报道?记者无权编造或改变事实,但是,记者有权对事实进行选择,报道什么,从什么角度进行报道,这是记者的权力,也是记者的基本功。怎样选择事实来进行报道?早在五十年代初期,著名记者毕山就曾在一篇介绍新闻写作经验的文章里指出:抓住事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当一名体育记者.要热爱体育.使自己逐渐成为体育内行。对所负责报道的体育项目.要用心去研究它.对其他体育项目也要有所了解。它会帮助你与教练员、运动员有共同的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