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9年的中考已经落下帷幕,杭州市数学中考试卷中的第23题是一道几何综合题,具有综合、创新、解法多样的特点,其中该题的第(2)小题难住了很多考生,这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和思考.下面笔者就该题的第(2)小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思考,以求抛砖引玉,请各位专家、数学同仁不吝赐教!一、原题呈现如图1,锐角△ABC内接于⊙O(AB>AC),OD⊥BC于点D,连结AO.(1)若∠BAC=60°,①求证:②当OA=1时,求△  相似文献   

2.
一年一度的中考又临近了.回想起参加2009年安徽省中考望江县考点的数学阅卷工作.感觉仍在眼前.当时我评阅的是第22题,印象中该题得分普遍不高,尤其是第(2)小题得分更低。现将该题加以简单点评,并给出第(2)小题的另一种解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中考数学复习辅导时,引用了"浙江省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金华卷)"的最后一道压轴题.多数学生采取常用手段求解该题的第(3)小题,但不能全部求出正确答案.参考答案的分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淮安市中考数学第26题(下文题1)的第(3)小题是一道以二次函数为背景的共边三角形的面积问题.从考后反映看,考生普遍感到困难.那么这道题如何破解?还有哪些地方值得进一步思考的呢?笔者愿分享一些粗浅的认识,供教学参考.1考题呈现题1如图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交于A、B两点,D为顶点,其中点B的坐标为(5,0),点D的坐标为(1,3).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十一册(2002年4月第1版.2003年4月贵州第2次印刷)中有两处细微的错处、就是练习三十五第19题第(2)小题和练习七的思考题。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3年第12期宋发胜的《一道中考试题之商榷》(以下简称"文1")一文,笔者读了深受启发.作者对2013年广东省珠海市中考数学试卷中第五题20小题第(2)问用两种方法进行了探究,得出了分式"(-x~4-6x~2+8)/(-x~2+1)的最小值不是8,且没有最小值"的结论.如果分式(-x~4-6x~2+8)/(-x~2+1)取最小值8时,x应该满足什么条件呢?  相似文献   

7.
林惠彬 《亚太教育》2019,(12):164-165
数学中考题往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因此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以2019年湖南益阳中考数学第23题第(2)小问为例,呈现了不同解法和思考过程,并就此提出一些数学中考几何复习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8.
范鸿 《数学教学》2012,(1):27-29,32
文[1]是关于2009年北京市中考数学最后一道压轴题第(3)小题的分析与看法,作者认为该题提供的解答没有理论根据,在课本中找不到相关的或近似的模型或演变的相近方式,得出的结论也有相当的偶然性和较多的投机成分.文[1]详细地论述了采用勾股定理表达路径结合行程问题,转化出相应的时间,通过构建方程模型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求出最短时间,文认为这与现行教材淡化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背景不相适应,所以此题作为中考压轴题有失公允.笔者仔细地阅读了全文,并对此题进行了思考,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分数乘以整数)练习三中,第二题内,式题3/4×1/2出现两次:(第③小题和第13小题)。此题又在第九题第⑨小题中再次重复出现,不知是编、校疏忽,还是另有他意,使人疑虑?  相似文献   

10.
广州中考非常重视对学生抽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2022年广州中考数学第25题的第(2)问第2小问就非常好地考查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笔者通过从多方面认真探索它的解法,体会广州中考的考点,以便更好地领悟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张宏伟 《数学教学》2010,(10):43-44
紧张的中考过去后,笔者发现2010年上海中考试卷的压轴题的第(2)小题竟然有16种解法之多,想和读者交流一下.原题如下:  相似文献   

12.
笔者有幸参与了2011年嵊州市中考数学的阅卷工作,对绍兴市数学中考试卷中的第16题感触颇深,以下是自己对该题的分析、反思,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笔者参加了2013年上海市中考数学第23题的网上阅卷工作,本题是一道证明题,目的是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和逻辑推理能力.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等知识.从全市的统计结果来看:第(1)小题的难度系数为0.89,平均分5.32(满分6分);第(2)小题的难度系数为0.65,平均分3.90(满分6分)[1].  相似文献   

14.
相似三角形的综合运用始终是初中数学中考的热点和难点.近期初三期末复习中,出现2020年武汉中考数学试卷中的第23题,通过阅卷分析,其中第(3)小题学生得分率接近为零.学生觉得不容易上手,难以找到解题思路.教师讲授时也感觉难以讲透彻,教学效果不明显.原题如下:1原题呈现(2020武汉试题23题)问题背景:如图(1),已知△ABC∽△ADE,求证:△ABD∽△ACE.  相似文献   

15.
用导数容易证得定理1lnx≤x-1(x>0)(当且仅当x=1时取等号).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2·A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32页的习题第1题的第(3)小题"证明不等式:ex>1+x(x≠0)"的结论与该不等式是等价的.笔者认为,该不等式因其形式简  相似文献   

16.
<正>2022年中考河南省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第7题第(1)小题是这样的:“木木”已经把它的绳套叼到了门口,可可已经戴上了口罩,已经拿起了钥匙,已经站在门前了。(四个“已经”连用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这道题是词语赏析题。同类中考题有:2022年中考北京市卷第21题: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第(7)段中“扑面而来”一词的表达效果。(3分)2022年中考安徽省卷第7题:请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相似文献   

17.
<正>一、试卷分析(一)试卷命题特点和命题趋势2017年的高考生物试题和往年相比,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识记性的知识(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死记硬背性的知识)考的很少,分别是第29题的第(2)小题第一问和第(3)小题,第30题的第(3)小题,第31题的第(2)小题,第38题第(2)小题第二问,第(3)小题(1)的第二问,在90分的总分中,最多只占了14分,占比约15.6%,虽然各题难度不同,但其余的问题都是需要理解、需要分析的题目。  相似文献   

18.
<正>很多数学资料里都出现这样的一道题(如200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第8题便是其中之一):"如图1,一个正方形同时外切和内接于两个同心圆,若小圆的半径为r,则大圆的半径为R=____".易得该题的答案2~(1/2)r.如若对该题换个角度思考,"R=2~(1/2)r"即可作为"一个正方形同时外切和内接于两个同心圆"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中考数学压轴题在考查学生解题能力的同时,还承载着选拔功能,对教学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本文笔者就 2017 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数学第 24 题进行解题研究,通过对解题方法的研究思考教与学。  相似文献   

20.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选出该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1—17题每小题1分,第18—26题每小题2分,共35分)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高票通过了食品安全法。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