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0 毫秒
1.
学校体育伤害事件多数情况下是以民事赔偿结束的,对造成严重人身伤害事件的责任人亦忽略刑事责任的追究。通过分析犯罪的构成要件及体育伤害事件的特征,明确严重体育伤害事件中责任人刑事责任的认定依据。认为在解决伤害事件的问题时,要严格依据客观事实,遵照相关的政策、法规,使责任人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刑事责任,并建立和完善这方面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2.
探讨公共体育场所运动伤害中管理人的民事赔偿责任。认为:公共体育场所管理人的民事赔偿责任的性质有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之分;对于公共体育场所管理人的侵权责任,应采取过错责任原则,而对于其违约责任,应实行严格责任原则;公共体育场所的管理人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使用人的伤害事故,则可认定其存在侵权行为或违约行为;公共体育场所管理人的民事赔偿责任的承担,可从无第3人行为的介入和有第3人行为的介入2种情形分别加以确定。  相似文献   

3.
体育运动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民事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体育运动责任保险属财产保险业务范围,其承保的标的是一种无形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通过体育运动责任保险来规避或转嫁相关民事赔偿责任风险,这是建立体育运动责任保险关系的前提条件。体育运动责任保险承保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此项承保被保险人依法对受害人应负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即民事赔偿法律责任。这种法律责任是指由于某种侵权行为或违约行为造成他方的人身或财产损害而依法或依合同应由致害人对受害人的损害承担一定的义务———经济损害赔偿。因此…  相似文献   

4.
论违反体育健身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违反体育健身安全保障义务从性质上看是民事侵权责任,属于法定的义务,对违反该义务的侵权责任适用范围主要是健身场所责任和违反体育健身安全保障义务人责任.违反体育健身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行为从内容上看主要是指人身侵权,而财产上的损害可以通过合同的形式进行赔偿.由于违反法定的安全保障义务,由此承担责任的形式主要是直接责任和补充责任.  相似文献   

5.
大型体育赛事赛会志愿者的地位及其相关法律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型体育赛事赛会志愿者是赛事组委会或志愿者组织的受托人。这是赛会志愿者基于委托合同具有的基本法律地位,并决定了其与赛事组委会或志愿者组织之间的合同责任性质和具体内容,也影响着他们和志愿服务对象之间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我国马拉松赛事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起步发展、缓慢发展、平稳发展和高速发展4个阶段,分析了当前我国马拉松赛事治理的现实困境,包括马拉松赛事监管体系亟待完善;马拉松赛事组织管理不规范和马拉松赛事群众安全服务保障意识薄弱。并提出了我国马拉松赛事治理的破解路径:完善顶层设计,创新赛事监管体系;协调多元治理主体,规范赛事组织管理;加大赛事监管力度,落实群众安全服务保障,以期为我国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城市马拉松热现象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城市马拉松热现象主要体现在赛事数量、参赛人数与举办城市持续“井喷”,赛事规模不断扩大,申办赛事城市居高不下等。究其原因:提升城市形象、城市美誉度和城市知名度等发展营销诉求;提升城市体育产业发展诉求以及马拉松爱好者超越自我诉求三者共同催生了我国城市“马拉松热”。存在不足: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还存在着粗放管理、风险管理不足以及参赛人员猝死等问题。建议:提升赛事管理能力,探索符合城市自身实际的城市马拉松赛管理模式;加强赛事风险管理,强化赛事安全保障机制;加强赛事医务监督,构建全程移动救助体系;同时跑马者亦需加强自我保护,量力而行。  相似文献   

8.
我国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中的致害责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学校体育设施逐渐对社会开放,学校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体育伤害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在学校体育设施中受 到伤害,可依据《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请求赔偿。对学校体育设施致害的侵权责任,应当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其责任基础来源于学校或其他管 理人的安全保障义务。学校或其他管理人承担赔偿责任应当符合法定的构成要件,即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及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赔偿范围应 当限定为人身损害赔偿。同时,学校或其他管理人可依据侵权法的规定提出抗辩,以减轻或免除自己的责任。此外,在出现请求权竞合时,受害人 可择一而行使。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和数理统计法等,以2013—2018年我国举办的马拉松赛事为研究对象,基于对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以理论力学理论为指导,构建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动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动力机制理论模型,并对动力机制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动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2)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动力的测量指标、影响因素均与综合指数呈正相关关系(R>0.45);3)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不同年度的综合动力值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0.284,P>0.05);4)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不同影响因素和动力要素的动力值存在显著性差异(F=30.504,P<0.01)。我国马拉松赛事需要从协同发展、市场化运作、赛事创新、政策落实等视角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马拉松赛事的健康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体育联赛采取商业化运作模式,各职业联赛的不同参与者之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民事权利的实现和民事义务的履行以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民事责任为保障.体育裁判员执哨,既是一项权利也是一项义务,体育裁判员执"黑哨",既是对权利的侵害也是对义务的不正确履行,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1.
体育比赛中人身伤害的归责原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叶卫兵  吕俊 《体育学刊》2004,11(6):23-25
根据民法、行政法等相关法律和判例,就体育比赛中人身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进行探讨。针对不同性质的比赛和主体,提出了若干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12.
费杰 《体育科研》2012,33(1):49-53
对国内外相关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民事责任免责制度进行研究,分析我国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民事责任免责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学校伤害事故民事免责制度的建议,认为在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基础上建立只要不是学校及教职工主观故意,应当免除其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民事赔偿责任的免责制度,并论证在我国有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大型体育赛事中的体育暴力危害城市的公共安全。文章从竞赛暴力和观众暴力两个层面对体育暴力的法律规制进行探讨,对竞赛暴力提出行业内部处罚,适当追究民法责任和刑法责任,同时在刑法干预时要谨慎。并对观众暴力法律规制的情况进行分析,根据现实情况提出完善相关法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运动员人格权的商品化是广告代言的法律基础,运动员通过将人格权的某些权能依法转让或者授权他人使用,使精神性人格利益转化为物质性财产收益。人格权的行使有其合理边界,运动员从事广告代言应遵循真实陈述义务、信息披露义务、负面清单禁止义务,义务的违反将引发法律责任。运动员虚假广告代言的法律责任在本质上并非合同责任,而是侵权责任,承担责任的法理基础在于利益与风险的有效匹配,以及对消费者合理信赖的保护。单一的规制结构难以解决运动员虚假广告代言之乱象,应以新《广告法》为基础,构建由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刑事制裁共同组成的多元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责任认定之法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从法律的角度,在理论上分析了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依据民法及相关法律,确立了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责任认定的归责原则,以过错责任为主要归责原则,同时辅以公平责任原则,并详细阐述了学校的责任和学生的责任,以期分清责任是非,明确责任主体,确保各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体育赛事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涵和抓手,也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内涵指标。运用文献资料研究、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在阐释赛事审批权取消后体育赛事举办主体参差不齐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事件暴露出的我国体育赛事组织管理上的缺陷。进而对未来我国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提出对策建议:强化赛事安全保障的底线思维;强化办赛执行标准,明确办赛责任清单;构建健全的赛事法律责任体系;细化高危性体育运动项目目录标准,强化高危性运动项目开展的监管;强化健全的赛事监管体系,提高赛事准入门槛;规范赛事准入制度,提高赛事运营门槛;强化落实赛事风险评估及应急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作为损失分担规则,公平责任在体育运动致害案件的适用中存在争议。我国民事立法对公平责任的适用范围经历了由宽松到严格限制的过程。通过对体育运动致害案件民事裁判文书的实证研究发现:司法实践中,法官在公平责任的适用条件和赔偿范围上都超越了其应有的内涵,自甘风险规则也并非体育运动致害的免责事由。《民法典》对公平责任适用范围的严格限制和自甘风险规则的确立,体现了我国法治的进步,有利于体育运动的积极开展。后民法典时代,体育运动致害案件中损失的分担,一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险制度,另一方面需要在《民法典》的规则体系之下,通过民法解释学对公平责任和自甘风险的适用规则进行阐释。在极端案件中,应当肯定公平责任的适用,以实现其背后所体现的矫正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