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教育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的一项基本国策,发展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教育产业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发展教育产业,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及启动教育消费等,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从时空演化视角探讨了旅游产业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2005年~2015年间,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有显著提升,但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幅度相对较小。耦合协调评价结果显示,2005年~2015年,江西省旅游产业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提升幅度相对较小,其中,只有南昌市在2005年和2015年的旅游产业与经济之间存在高水平耦合协调关系,其余各城市均处于较低和低水平。同时,江西省多数地级市旅游产业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为经济发展滞后型,这主要是经济发展滞后于旅游产业发展造成的。因此,日益严峻的"经济滞后型"发展现状是江西省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升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是保障江西省旅游产业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38个部门产业关联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斌 《软科学》2009,23(12):83-85
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计算出四川省38个部门产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对38个部门产业关联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某个产业对四川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和四川经济发展对其的需求程度,并结合四川省目前产业发展基础,选择确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主导产业作为四川省产业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创意产业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形式,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对于创意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内涵、特征、形成、发展等方面,而对于功能定位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在借鉴国内外创意产业研究的基础上,剖析创意产业的涵义及特征,并以黑龙江省为依托提出创意产业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定位体系,进而探讨黑龙江省创意产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产业发展集群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它不仅可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而且也成为提高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新力量。鉴于麻城特有的地理和有利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提出了振兴汽车配件产业,促进麻城经济发展的建议,坚持走汽车配件产业集群化的道路,逐步形成汽车配件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6.
云南高耗能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耗能产业是云南省的支柱产业和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分析云南高耗能产业的发展现状、特点、循环经济发展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以云南冶金和化工产业为例进行了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之一,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而物流产业集群的建立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大的意义,已成为各级政府的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分析,对湖北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在界定循环经济内涵以及陕西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陕西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方法在陕西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中的应用,并对影响陕西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二级指标进行归类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我国产业经济发展中科技现象的分析,深入讨论了产业经济发展的科技滞存机制与效应问题。并就推进产业科技发展,建立良性循环的产业经济技术机制与体系,提出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任宝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0):154+153-154,153
伴随着经济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经济发展出现了新形势。经济发展必然会带动相关的产业发展,也催促着相关产业的发展进程。绥化市零担物流企业在经济复苏时期得到了飞速发展。本文在对绥化市零担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做了深入的调查的基础之上,对绥化市零担物流企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有一些有利于促进企业及地方经济发展的对策及方法,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创意产业是21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在现代产业体系中,创意产业必将成为核心产业部门和经济发展的引擎。文章在对创意产业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后,对济南现有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剖析,从而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所述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对策,为创意产业在济南的蓬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在“中部崛起”这一契机下,武汉应该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核心城市,抓住机会大力发展经济。而产业集群作为带动区域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高效途径之一,必将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扮演重要角色,分析了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武汉实行产业集群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纵横》2011,(21):62-67
十二五规划中,我国再一次着重强调了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创新引领科技,科技促进产业,产业带动经济,这是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中的内在要求,也是科技引领发展的根本要义。而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根本落脚点则在于产业,因为产业才是将科技成果转变成生产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能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另一个诱因,而从产业层面对区域发展不平衡进行分解,能够呈现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征和差异来源的内在结构信息。为此,将数字产业划分为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互联网行业四大产业,基于2013—2021年中国八大经济区数字产业的相关数据,采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二重分解法,对中国数字产业区域发展差异进行空间、产业分解,以探讨不同产业和区域对数字产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数字产业发展的不平衡程度在逐年下降,八大经济区间不平衡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各产业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贡献存在显著差异,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贡献最大;八大经济区内部的产业发展差异对区域内不平衡的贡献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北部沿海区域贡献最大;中国数字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八大经济区内及经济区间不平衡变化主要由集中效应所致。为促进中国数字产业协调发展,从基础研究、发展区域优势数字产业、产业间协同发展及正确认识数字产业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方面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转型的速度通常能够反映经济发展能力。而产业结构的转型,往往又起源于某一(些)产业的衰退,某一(些)产业的兴起,产业结构转型通常以产业集群产生为先兆。人力资本结构状况决定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状况。文章探讨了人力资本、产业集群和产业结构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理,认为人力资本结构影响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继而影响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6.
为探求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道路,本文以西藏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为出发点,对主要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产业发展模式,以及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西藏主要领导的思路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创新西藏经济发展模式的观念,并分析了理由,提出了原则,还结合西藏实际设计了两种实用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已被认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和有效的战略方式,引起许多国家政府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高度重视,并努力发挥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航空航天工业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是国家战略性产业,航空航天工业发展能够带动新材料、新工艺等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融入当代众多学科先进成果的新材料、新工艺,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先导和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范围内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已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新阶段,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经济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9.
林惠虾 《科技广场》2011,(8):105-108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低碳产业也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漳州市从战略定位、资源、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各方面都具备了发展低碳产业的基础,但还存在着产业规模小、能源结构不合理、缺乏核心技术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漳州市发展低碳产业的必要性、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性的分析,提出发挥政府推动作用、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产业规模、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调整能源结构等促进漳州市低碳产业发展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区域经济发展维度,运用协整检验方法测算分析人工智能产业对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看,人工智能产业对国内区域经济均具有强大的影响,而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通过强大的科技资源聚集效应,进一步提高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同时越来越多的资本替代劳动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内各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人工智能产业良性发展,但人工智能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差异。最后,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进一步为人工智能发展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强人工智能产业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加大人工智能教育投入、培养和壮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队伍,促进人工智能融合行业应用、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对新型商业模式发展驱动作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