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2006年8月,GEN(I网络创新的全球化环境)项目组公布其项目的设计原则。来自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华盛顿大学等学校的十二位专家编写了这份报告。该报告阐述了GENI的研究范围、用户的需求、需求的内在压力,以及工程设计的原则。报告指出了GENI的价值主张,广泛的部署、多样化可扩展的网络技术集合、对真实用户流量的支持仍是GENI关注的原则和方向。上期已经介绍第一部分——“分布式需求定义GENI的重心”,本期刊出第二部分——“解决分布式需求的内在冲突”。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育网络》2008,(9):23-23
近日,美国Internet2将向美国下一代互联网研究项目GENI(Global Environment for Network Innovation,网络革新全球环境试验)提供一条10Ghps的线路。GENI致力于向研究者提供一个可以实验最新的网络协议的实验环境,同时可以不被实际的运营网络和现存的用户需求所干扰。Internet2向美国的教育科研领域提供的高性能网络去年被提升到100Gbps的速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网络》2006,(11):21-22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GENI的网站上陆续公布了目前GENI计划完成的一系列设计文件。这些文件描述了GENI计划的不同方面,包括需求说明、规格说明和参考执行等,对为该机构提供的科学方案起到促进作用。当然,该系列计划并不是正式官方的GENI定位或政策,所有的GDD(s设计文件)都靠个别作  相似文献   

4.
2005年8月底,在费城科学讨论会期间,与会专家首次公开讨论了被称为用于网络研究的全球环境(Global Environment for Networking Investigations),简称为GENI的新项目.该项目估计将耗费至少3亿美金.最初的设想着重在“深入计算机“项目上,专家们称这些项目能提高个人数字助理、手机和相似技术的性能,从而使更多的成百万的用户能轻松方便地上网.……  相似文献   

5.
2006年11月1日,GENI的网站上发布了GENI体系结构中间件的阐述文章,该文从GENI体系结构的管理核心——GMC(GENI Management Core)出发。描述GENI系统的体系结构。作者指出,该文并不描述一个特殊的关于链路、节点、子网等的部署,其定义的框架只是简单地统筹了这些组件在逻辑上怎样组成一个紧密联系的设施。GMC的目的是为建立一个开放的、大规模的,真实的试验设施框架。这个试验设施将允许研究人员用试验来回答复杂网络系统的问题,评估另一个体系结构以及评价工程开销。[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育网络》2006,(1):38-39
2005年8月底,在费城科学讨论会期间,与会专家首次公开讨论了被称为用于网络研究的全球环境(Global Environment for Networking Investigations),简称为GENI的新项目.该项目估计将耗费至少3亿美金.最初的设想着重在"深入计算机"项目上,专家们称这些项目能提高个人数字助理、手机和相似技术的性能,从而使更多的成百万的用户能轻松方便地上网.  相似文献   

7.
2005年1月,美国的30位互联网专家组织了“跨越网络革命性创新的障碍”研讨会,这个研讨会是由TomAnderson、LarryPeterson、ScottShenker以及JonathanTumer等人发起的,会议向NS(F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提交了相关的报告。在这个研讨会报告的基础上,一个美国网络研究领域重构下一代互联网的计划——GENI项目逐渐成形。2005年8月底,NSF专家在费城的科学讨论会上首次公开讨论了这一项目,目标是创建一个新的互联网和分布式系统架构,其设想超出了目前渐进式改进Internet的努力范围,预计将耗资3亿美金,为期10年。目前,该项目仍处于规划阶段,3亿美元的投入预算还处于评估之中。GENI于2006年2月从原有的“GlobalEnvi-ronmentforNetworkingInvestegations(”全球网络探索环境)更名为“GlobalEn-vironmentforNetworkInnovations(”全球网络创新环境),这一更名体现了其革命性的主旨。本刊将分三期对“跨越网络革命性创新的障碍”研讨会报告进行全文译介,奉献给关注并正在进行互联网研究的工作者们。这个报告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重构下一代互联网的总体建议,提出全新的革命性设想;第二部分阐述Internet在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目前为此而进行的一些渐进式的修正努力;第三部分提出了目前Internet面临的严峻挑战,及迎接挑战的方案,包括安全、经济动机、地址绑定、终端主机假设、用户层的路由选择、控制和管理、满足应用的需求等七大方面,这是网络体系结构上七个可能的局限性,指出新网络要减少信用猜忌、给用户选择权、允许边界差异、让网络透明、符合应用的需求等;第四部分是Internet体系结构创新的试验性部署,提出建立一个全球访问和不同性能的试验床,这一部分勾勒了搭建这个试验床的目标和设计原理;第五部分是对创建全新网络的六大建议,建议NSF采取新的措施,以便在互联网领域推进创新性变革,从而释放出受限于目前Internet服务的新的应用类型。  相似文献   

8.
2005年1月,美国的30位互联网专家组织了“跨越网络革命性创新的障碍”研讨会,这个研讨会是由Tom Anderson、Larry Peterson、Scott Shenker以及Jonathan Tumer等人发起的,会议向NSF(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提交了相关的报告。在这个研讨会报告的基础上,一个美国网络研究领域重构下一代互联网的计划——GENI项目逐渐成形。2005年8月底,NSF专家在费域的科学讨论会上首次公开讨论了这一项目,目标是创建一个新的互联网和分布式系统架构,其设想超出了目前渐进式改进Internet的努力范围,预计将耗资3亿美金,为期10年。目前,该项目仍处于规划阶段,3亿美元的投入预算还处于评估之中。GENI于2006年2月从原有的“Global Environment for Networking Investegations”(全球网络探索环境)更名为“Global Environment for Network Innovations”(全球网络创新环境),这一更名体现了其革命性的主旨。本刊将分三期对“跨越网络革命性创新的障碍”研讨会报告进行全文译介,奉献给关注并正在进行互联网研究的工作者们。  相似文献   

9.
2007年8月底,在西安召开的中美高速网络研讨会(CANS2007)上,本刊采访了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NSF的GENI项目负责人Kevin Thompson。Kevin就中美合作及GENI最新的进展做了介绍,他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育网络》2008,(12):32-32
本刊讯GENI(网络创新的全球环境)第三次工程会议于10月底在美国帕洛奥图举行,共有来自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197人参加。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网络》2006,(9):30-32
国际报告专栏美国30个互联网专家向NSF(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提交了相关的报告,推动其网络研究领域重构下一代互联网的计划——GENI项目逐渐成形。本刊前两期刊出了这一报告的前三部分,主要阐述了目前互联网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重构下一代互联网的总体设想,分析破解现有网络七  相似文献   

12.
美国30位互联网专家组织了“跨越网络革命性创新的障碍”研讨会,并向NSF(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提交了相关的报告。上期我们介绍了这一报告的前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重构下一代互联网的总体建议,提出全新的革命性设想;第二部分阐述Internet在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目前为此而进行的一些渐进式的修正努力。本期我们介绍第三部分,与大家分享他们提出来的方案。研究者们从安全、经济动机、地址绑定、终端主机假设、用户层的路由选择、控制和管理、满足应用的需求等七个现有网络体系结构上的局限性,指出新网络要减少信用猜忌、给用户选择权、允许边界差异、让网络透明、符合应用的需求。下期刊出的第四和第五部分将重点介绍Internet体系结构创新的试验性部署。  相似文献   

13.
网络电子出版物是我国高校信息资源建设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一方面许多高校面对师生急需的网络电子出版物或无力订购或无力存储;另一方面,许多高校的海量存储系统和网络电子出版物却面临“用户薄层问题”。为此,高校网络电子出版物必须共建共享,具体策略是:在订购方面,对有共同需求的网络电子出版物网络电子出版物来说,可集团订购,共同使用,对无共同需求的网络电子出版物来说,则根据高校的学科差异,实行学科分工,各有侧重;在存储方面,本地区高校的海量存储系统应统筹安排,根据学科分工原则,将本地区高校的网络电子出版物集中存储在若干高校的海量存储系统上,建立分布式海量存储体系;在利用方面,一要注重数字图书馆建设与管理平台的系统软件建设,实现异构数据库的整合和统一检索,二要在本地区高校中建立分布式检索系统,三要建立数字图书馆个性化定制服务系统,四是开展用户代理和代查代检索服务,建立电子文献网上传递体系。  相似文献   

14.
要从多个层次、多个侧面解决网络搭建和管理方面的差异化问题,就需要网络设备厂商深刻理解行业网络的运行环境、业务特点,贴近客户,运用先进、合理的网络技术为广大用户定制适合具体行业网络应用环境、应用特点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神州数码网络公司提出了一个“客制化”的概念,并把其作为针对用户需求进行产品开发的原则。“客制化”源于用户需求,通过了解用户对解决方案的要求,将方案产品化,形成有效解决用户问题的产品标准。“客制化”还要高于用户需求,通过对某行业内众多用户需求的归纳和提炼,结合技术发展趋势,形成具有前瞻性的产品标准,满足一类用户的需要。DCS-1064多媒体电子教室专用交换机,就是神州数码网络新近推出的带有鲜明教育客制化特色的典型产品。它有效解决了在以往的多媒体电子教室网  相似文献   

15.
在P2P(peer to peer)网络上.创建一个分布式的信息检索环境.将P2P与Z39.50相互结合,实现分布式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交互等功能,满足信息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16.
将TCP网络拥塞控制原理应用于城市交通拥塞控制,研究基于拥塞控制的分布式交通控制算法。即将数据通信网中数据包分组转发机制运用于道路交叉路口车辆分组放行规则之中,提出了改善算法的“就近原则”和“规避原则”。同时,给出了分布式交通拥塞流量控制算法,通过编程对系统进行了模拟测试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完全优于传统的定时点控...  相似文献   

17.
论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为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导致了“信息过载”和“信息迷向”。要想及时、准确地从Internet获得相关文档变得越来越困难。这就迫切需要一种可以满足用户特定信息需求的个性化环境,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主动推荐给用户的服务方式,即个性化信息服务。信息服务的个性化是能够满足用户个人信息需求的一种服务,即通过对用户个性、使用习惯的分析主动地向用户提供其可能需要的信息服务。个性化的信息推送服务是实现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1月1日,GENI的网站上发布了GENI体系结构中间件的阐述文章,该文从GENI体系结构的管理核心——GMC(GENIManagementCore)出发,描述GENI系统的体系结构。作者指出,该文并不描述一个特殊的关于链路、节点、子网等的部署,其定义的框架只是简单地统筹了这些组件在逻辑上怎样组成一个紧密联系的设施。GMC的目的是为建立一个开放的、大规模的、真实的试验设施框架。这个试验设施将允许研究人员用试验来回答复杂网络系统的问题,评估另一个体系结构以及评价工程开销。  相似文献   

19.
在“万兆核心、千兆到桌面”建网的发展趋势下,随着千兆产品同质化、低价化,用户朝着融合网络的发展趋势下,用户基于网络的数据、视频和语音等应用的逐渐丰富,对于网络带宽需求的逐步需求旺盛,以及万兆产品价格的逐步下调,万兆技术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同时,用户采用万兆产品的建网需求也会越来越迫切。在广州大学城的万  相似文献   

20.
为了便于网络性能分析和网络规划设计并为网络的升级与故障分析提供有效依据,设计了一种基于J2EE的分布式网络流量监测系统。该系统由一个分布式监控平台与多个远程监控客户端构成,使用Postgres数据库存储网络设备的实时数据,不仅为用户提供一个图形化的操作平台进行流量的查询、报表打印、故障分析以及将监控数据以图表形式呈现,还提供实现自动报警的可视化的监控与管理等功能,便于用户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