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中,中小学教师感到困惑的是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强,难以找到合适的研究课题,许多学校往往只能由教师提供题目让学生选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可以说,科学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即“学问”是从“问”开始的,所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的目标。对研究性学习来说,学生发现不了问题、缺乏问题意识就是最大的“问题”。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解决的难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  相似文献   

2.
东西部差距是一个经济问题,但在我国这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里,由于社会历史发展原因,东部地区是汉族聚居区,而西部地区乃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因此,东西部差距问题就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将会变成民族问题,变成影响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问题。坚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逐步缩小东西部差距,使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关系到我国全局的大事,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问题教学法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问题教学法,即通过师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途径,以培养学生创新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问题与创新是紧密相联系的,创新总是在问题解决中发展起来的,问题解决是创新的土壤,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创新源于问题。因此说,问题教学法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会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运用这一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把握好问题教学法中两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钟春丽 《广西教育》2005,(1B):72-73
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它以问题作为一根主线,以问题引入,以问题归结,又以新的问题引入新的学习,使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5.
郑青岳 《物理教师》2000,21(8):38-40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就应当从问题开始,并以进一步的问题为转折.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将物理教学的过程设计成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问题有优劣之分,不同的问题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大相径庭.为了有效地创设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顺利地展开教学过程,对于物理课堂教学问题的设置应注意如下几点.1问题的适应性 适应性是指问题的难度应当做到控制得当,使之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和能力层次相接近.问题的难度是创设…  相似文献   

6.
实施问题教学法的策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智英 《广西教育》2005,(7B):82-83
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善导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它以问题作为一根主线,以问题引入,以问题归结,又以新的问题引入新的学习,问题贯串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7.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思维经常是由解决问题开始的,没有发现问题,就无从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尽可能利用语言情境、思维情境、实验情境给学生创设疑问,诱导学生发现问题,强化学生产生问题,鼓励学生多问问题,让学生成为问题的主人,从而达到启发思维,引导学习的目的。如在《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一节的教学中,一方面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演示,观察物理现象,另一方面让学生写出观察现象后所想到的问题,而按照逻辑思维的形式,可在学生头脑中产生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8.
问题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互动合作,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问题的研究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把问题强加给学生,而是要通过对问题模块的精心创设,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由于课堂上所讨论的问题来源于课堂交流,教师的教案只能是一种教学思路,而不是课堂教学的细节.  相似文献   

9.
关于初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有多种含义,本所研究的问题专指人在认识活动中所发现的以及需要解决的矛盾或疑难。基于对问题的这种理解,所谓问题意识即指人在认识活动中,遇到需要解决但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产生一种疑惑、焦虑和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行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人所具有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包括内隐性问题意识和外显性问题意识,内隐性问题意识是指人在认识活动中,遇到需要解决的矛盾或疑难时感到疑惑,  相似文献   

10.
“听我的”     
现今中学语文教学的毛病确实不少,有指导思想问题,有教材编写问题,有教学方法问题,有评估体制问题等等,但若要说到病根,恐怕还得归结到一点,那就是“听我的”。  相似文献   

11.
陈勇 《山东教育》2005,(14):21-22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高中化学新课程提倡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引导学生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来学习,通过问题解决来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问题的设计是关系整个教学成败的关键。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达到启发学生、调动思维积极性的目的。教师可以把问题设计得非常具体、琐碎,使学生容易获得标准答案;也可以把问题设计得使学生调动起自己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岳靖 《现代教学》2007,(3):34-34
问题解决教学起源于美国,它是指通过教师有目的地创设问题,用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实践体验、创新求异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以问题为课堂的核心,一切教与学围绕问题展开,从创设情境、探寻问题,到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再到提出假设、解决问题,最终反思问题、迁移应用。这样的流程使学生实现了从能力到人格的整体发展,成为有效的问题解决者。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总结出了几个实践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表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平面几何中经常遇到一类求线段长之和的最小值问题,解决的办法是把折线问题转化成直线问题,利用平面内两点间直线段最短的公理,从而求出各线段长之和的最小值,在立体几何中,也有这样一类求线段之和的最小值问题,解决办法首先是将空间问题转化成平面问题.进而将折线问题转化成直线问题,最后利用公理来解决。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可通过把问题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图形的性质问题,或者把图形的性质问题转化为数量关系问题,从而使代数问题具有鲜明的直观性,使代数问题获得了直观的几何意义,本文针对一个代数问题,浅析其几何背景,供同行参考,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现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出现的职工下岗,再就业等社会现象和社会现实问题进行探讨,认为这一现实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改革的大局,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政治问题,要真正解决好这一问题,只有发展经济,才是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6.
提问技能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够提出具有激发动机、引导思路的问题,是教师教学功力深和教学艺术水平高的表现。下面试析在提问技能的运用上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一、存在的问题1.问题的设计方面。①目的不明。表现之一,问题的要求不明,学生不知要答什么;表现之二,随意性大,“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问题致使学生懒于动脑。②针对性不强。由于学情不明,提出超过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③问题的难易度掌握不好。怕学生答不出,把“大”问题掰成几个“小问题”,结果出现问题过于零碎、过于容易、“不用跳就能摘到果子”的现象,这不利于思维能力的训练提…  相似文献   

1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它有自己的独立性,又与其它学科之间有着唇齿相依的关系.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将化学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工具,通过计算(结合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视为化学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如何将化学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笔者认为:掌握重要的数学方法是将化学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依据.本文结合具体实例阐明数学方法在化学解题中的运用.1.变更问题法在解答某些化学问题,根据问题的结构特征和内在规律,利用简单化原则,把问题适当变更,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最终解决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王永忠 《湖南教育》2006,(12):13-13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动力,而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要抓住思维这个“魂”,要以问题为载体,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只有有了恰当的问题情境,才能促使学生认真地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探索问题情境的优化设置是值得每位教师研究的课题.我认为,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优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的选题主要指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往往关注当地社会发展和生活环境的热点、焦点,关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问题,关注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站在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最前沿,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它不拘泥于形式,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实际,根据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综合程度和研究方式,灵活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研究性学习类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活动。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学生能提出问题,特别是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因此,教师要注意把数学问题活化,注重创设问题的情境,  相似文献   

20.
现实的联系     
历史教学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精神,《历史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历史课“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很多中学历史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积极体现这一课程理念,在讲授历史问题时注意联系现实问题,包括联系当前国际局势的问题、现实社会问题、实际生活问题、学生思想问题,等等,力图为历史课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