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牛靖超 《成才之路》2013,(20):78-78
诗歌以丰富的情感真实生动反映生活,因此诗歌具有表情性。诗歌是诗作者对客观现实的形象的反映,因此诗歌具有反映生活的形象性。诗歌是铿锵悦耳和谐动听的韵歌,因此诗歌具有音乐性。诗歌是高度浓缩的精炼的语言艺术的精华,因此诗歌具有语言的精炼,生动,形象性。诗歌的外在形式是分行排列的,因此诗歌具有结构美、层次美、图画美、建筑美。结合诗歌的这些特点,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努力创设情  相似文献   

2.
诗歌翻译是有难度的.很多因素造成了诗歌的可译性限度,但对此限度有一些调节机制.从诗歌翻译者和诗歌这两个方面分析了诗歌可译性限度的调节机制.为了做好诗歌翻译工作,诗歌翻译者可以阅读大量的诗歌作品,充分认识中西诗歌的差异,可以认真地学习诗歌翻译理论,可以不断地在诗歌翻译工作中总结经验和技巧,还可以向国内外同行借鉴和学习.诗歌中的典故、陌生意象在异域读者头脑中是一个逐渐积累、逐渐被认知的过程.一些优秀的诗歌要在世界上广为流传,也离不开诗歌翻译工作.诗歌的可译性限度受到这些因素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在诗歌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欣赏诗歌思想内容时仅注重诗歌本身的内容,也就是诗歌句意,而对于与诗歌相关的一些内容考虑较少,比方说,诗歌所处时代的风貌,诗歌作者的生平及创作风格,诗歌前面的“序”以及诗歌作品的思想性等等。其实要想准确地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必须要注意以上的这些问题。下面我将以古典诗歌为例,谈谈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诗歌是文学体裁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文学形式,简单的诗歌包含了丰富的内涵。人们往往通过诗歌来抒情,言志。诗歌中最为重要的是意象和韵律的处理。但在翻译时,读者是否能够顺利的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怎么进行诗歌翻译。诗歌翻译与别的文学体裁不同处是,诗歌不仅仅讲究内涵更多的是诗歌的韵律、诗歌中的各种修辞以及意象的如何处理。本文从诗歌意象、诗歌内涵、以及诗歌的修辞等方面入手来谈谈诗歌翻译的相关策略。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观点对于诗歌的翻译。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对诗歌兴趣不高,不能很好地对诗歌进行赏析;教师忽视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提出的要求;诗歌知识不成系统等问题。文章针对诗歌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诵读诗歌还要引导他们了解诗歌的内容、艺术手法与诗歌中的文化的建议,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诗歌教学。  相似文献   

6.
文学地理因素对于白洋淀诗歌群落的形成起着重要的背景作用。湿地背景催发白洋淀诗歌群落诗歌情怀,燕赵文化渊源确立白洋淀诗歌群落诗歌生命基调,地缘优势打造白洋淀诗歌群落封闭而开放的诗歌美学。  相似文献   

7.
诗歌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难点之一.教师应充分利用诗歌语言的音乐性这一特点,以朗诵训练为媒介开展诗歌教学.通过朗诵训练能够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让学生体悟诗歌中蕴涵的情感,增强学生的诗歌语感,朗诵还有利于对诗歌的背诵,提高诗歌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诗歌鉴赏是高考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诗词测试的重要形式。怎样鉴赏诗歌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对诗歌内容的把握无疑是重中之重,但诗歌的题目更是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精华所在,从诗歌题目透露的信息入手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更深刻的理解诗歌。所以,在诗歌鉴赏过程中,把握诗歌题目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对英汉两首诗歌的译文的分析,所分析的英语和汉语诗歌都是属于同一诗歌类型,即意象主义诗歌。通过对英汉诗歌译文的对比和分析,找出此类诗歌翻译的特点。这对我们诗歌翻译,无论是汉语诗歌英译,还是英语诗歌汉译,都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颖 《湖南教育》2007,(11):30-31
熟悉阅读诗歌的策略,重构诗歌意象,感悟诗歌意境,是诗歌教学的重要目标。诗歌阅读教学的过程是诗化心灵的过程:探究诗歌文本。直观诗歌意义;感受诗歌情景,孕育诗歌意象;感悟诗歌真情,进入诗歌意境。  相似文献   

11.
周韫 《广东教育》2009,(11):33-35
[诗歌与诗歌形象] 高尔基曾说过:“在诗歌作品中,第一位重要的是形象。”鉴赏古典诗歌亦当如是。的确,诗歌因形象思维尽显风流,诗人借诗歌形象抒情言志。形象是诗歌的基础.没有形象诗歌就没有办法表情达意。  相似文献   

12.
王芳 《考试周刊》2012,(35):19-20
中国诗歌批评理论中的诗言志、诗言情及意境说,既可解读中国诗歌作品,又可赏析英文诗歌。美国乡村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简洁的语言风格、质朴的诗歌主题恰好契合了中国诗歌道法自然、诗言情的美学思想。本文运用中国传统诗歌批评理论解读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从中国诗歌美学的角度欣赏西方诗作,从中体会中国诗歌美学框架中英文诗歌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3.
文章提出将武侠小说中的诗歌与英美诗歌相比较,通过寻找共同点,阐述了武侠小说中的诗歌可被借鉴于英美诗歌教学中的地方,论证二者的相互作用,得出在诗歌发言人和写作手法两大方面问题上,武侠小说中的诗歌可为英美诗歌教学过程所用的结论,化简了英美诗歌教学中的繁琐过程,亦可激发学习者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意象是诗歌情感的重要载体,因此,在诗歌鉴赏中,对诗歌特定意象中深厚意蕴的充分了解和分析,决定着我们对诗歌的抒情脉络、主题甚至言外之旨的把握.无论是解读诗歌还是引导学生鉴赏诗歌,教师都应注重结合意象的蕴涵来进入诗歌、探究诗歌.  相似文献   

15.
从古至今,中国诗坛创造了许多奇迹: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是奇迹,它们高耸于文学的高原之上;白话进入诗歌是奇迹,它拓展了诗歌的空间,开始了诗歌的新纪元;朦胧诗是奇迹,它打破了诗歌的封闭状态,丰富了诗歌的艺术手法;口语进入诗歌也是奇迹,它解构了诗歌的传统主张,开启了诗歌的新生之门。20世纪80年代中期,诗歌形态与诗歌精神发生了很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古代诗歌教学,本文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从了解诗歌创作背景、读懂诗歌大意、赏析诗歌意象、品味诗歌语言、分析诗歌表达技巧五方面,阐述了古代诗歌教学的方法,总结了古代诗歌阅读和鉴赏的要领.  相似文献   

17.
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枝璀璨的奇葩。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感受诗歌的意境是诗歌鉴赏的基石。感受诗歌的意境,不仅让学生了解诗歌中情与景的和谐统一,又触摸到诗人的心灵。本文围绕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意境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刘启英 《考试周刊》2011,(66):10-11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鉴赏诗歌的语言是鉴赏诗歌的关键。诗歌语言往往精炼传神、言简意丰、音韵和谐.因此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鉴赏诗歌的遣词造句、韵律格式、诗眼,还要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进而提升语言的鉴赏水平。针对诗歌语言的特点和鉴赏要求.作者结合几个例子,试从诗歌语言鉴赏的考查形式和解题技巧等方面加以阐述,以突破鉴赏的瓶颈。  相似文献   

19.
诗歌教学教什么,诗歌教学如何教,这既关涉教学内容,也蕴含教者对教育教学目标的理解。在诗歌教学中,应加强诗歌基础知识的教学,教给学生一些阅读诗歌的基本知识;强化诗歌解读方法的教学,教给学生一些解读诗歌的基本方法;注重诗歌审美能力的培养,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相似文献   

20.
王文钰 《考试周刊》2007,(32):31-32
在诗歌教学中,欣赏诗歌思想内容时应注重诗歌本身的内容、诗歌所处的时代的风貌、诗歌作者的生平及创作风格、诗歌前面的"序"、诗歌作品思想感情的多样性及诗人创作风格个别性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