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郑天挺教授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他认为历史研究和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研究一样,也有一个科学方法问题,要从自然科学的研究中找出可以用之于社会科学的规律。过去,爱因斯坦曾告诉他的学生三句话:一、因果律不能颠倒;二、时间不能倒过去;三、将来不能影响到现在。凡是搞科学研究的人都  相似文献   

2.
“读史无用论”曾盛极一时,但笔不敢苟同,笔认为,研究历史也有目的,目的是将过去的真实予以新意义或新价值,以供现代人活动之资鉴,以今人的口气去说,就是历史研究为现实服务,读史,既要启其心智,又能学以致用,这才是史学研究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回答     
1931年,中学生杂志社向鲁迅提出一个问题:"假如先生面前站着一个中学生","(先生)将对他讲怎样的话,作努力的方针?"鲁迅回答道:"先生我回问你一句,就是:我们现在有言论的自由吗?假如先生说'不',那么我知道一定也不会怪我不做声的.假如先生竞以'面前站着一个中学生'之名,一定要逼我说一点,那么,我说:第一步要努力争取言论的自由."  相似文献   

4.
学生学习的常用方法,在各个学科中有着共通之处,但又有着各自的学科特点。从历史知识的学习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离不开“讲”和“听”。听,有会听与不会听之分,尤其是历史课有着过去性、故事性和概括性的特点,会听与不会听的问题较之其它学科更为突出。例如讲《赤壁之战》,人人都听  相似文献   

5.
<正>刘欢和黄渤有一个共同点,两位学的专业都不是自己现在从事的职业,但两位都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很高的成就。当我讲历史的时候,有人就会问:"你不是搞音乐的吗?术业有专攻,你搞音乐的讲什么历史?"我就跟他说:"对不起,说我搞音乐也不对,我在清华大学读的是无线电专业,我是学雷  相似文献   

6.
学生德育问题是老问题、大问题,在任何时候人们都强调德育的重要,都有许多人为之进行实践和研究;德育问题又是新课题、难课题,学生德育总是面临许多新问题,总是难以达到预期的要求。德育工作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不能说没有成绩,但收益不佳;不能说没有体会,但经验单薄。我们不  相似文献   

7.
在历史教学中 ,我们对学生不仅要注意基础知识的教育 ,而且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现在 ,许多老师和学生有这样一个误区 ,认为学习历史就是背会、记会 ,忽视了对历史内在规律性的教与学。下面就这个问题结合一些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不仅要重视历史知识的故事性 ,而且要重视其内在规律性。许多学生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多讲些历史故事 ,把历史和故事等同起来。其实 ,历史是一门科学 ,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 ,不能把历史简单地理解为讲故事、说笑话。历史知识需要记忆 ,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融会贯通。现在有许…  相似文献   

8.
侠与法都是人类追求自身自在自为的生活进行的设计,他们的存在,从本质上言,都是人类不断探索和争取自由的历史产物,从自由的维度透视二者,它们存在着很强的契合性。但在各自的发展中却渐行渐远,究其因亦是二者对自由问题上的差异所致之必然归宿。当今,侠作为历史存在物虽已消亡,但对法治的自由追求之路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为什么要了解日本的历史教科书?抑或说,为什么要研究日本的历史教科书?并非仅仅是为了"记住过去"。卡尔说:"我们只有根据现在,才能理解过去;我们也只有借助于过去,才能理解现在。使人能够理解过去的社会,使人能够增加把握当今社会的力量,便是历史的双重功能。"过去是现在的投影,在今天——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的时候——我们为了和平的目的了解和研究日本的历史教科书。  相似文献   

10.
<正>过去,我们的应试教育就是"双基"扎实,学生的个性、创新能力不够,表现在作文上是千篇一律,生搬硬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在作文教学中不管是提倡自由表达,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还是要求学生习作要有些新意,其实都是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或创新意识,但我们现在有些教师怕讲得太多会束缚学生思  相似文献   

11.
萨特被誉为“战后西方最有影响的人物”,自由观和责任说是萨特哲学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萨特哲学有“自由哲学”之称,我国理论界对萨特思想特别是对他的自由观的讨论为数甚多,其看法也很不一致,这些讨论和看法对于理解和掌握萨特哲学的精神实质很有积极意义,但我认为这些讨论和看法都有一个共同倾向:一是大多数人没能从萨特思想的流变过程中对其自由观作整体性的把握,执其一端而不及其余;二是没能把萨特的自由观与责任说联系起来研究,实际上二者是难以分割的;三是没有注意寻找萨特哲学作为一种历史思想与现实的结合点,也就不能正常地吸收其优秀成份.鉴此,对其思想有重新审视的必要.本文力图在把握萨特思想脉胳的基础上对其自由观和责任说作些探讨,以求一得之见.  相似文献   

12.
明代奇才冯梦龙说过:“智有大人之智与小人之智。知小人之智,一是可洞察其奸而以为防;二是君子择取机变,出奇可为大用。”可能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东方出版社最近出版了王政挺主编的《中外诡智机巧集鉴》。现将此书中的一节选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对于数学课堂教学,过去我一直有这样一些看法:课要讲得愈细愈好,不仅课文中的定义、定理、法则和解题时应注意的事项要讲,就是过去教学中所发现的学生学习这部分教材时出现的大大小小的错误,不跟学生讲一讲也不放心。再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一定要让学生尽多地见识一些不同类型问题的解法,所以给他们多补充讲授一些各种类型的例题也是不能少的。又觉得讲新课必须从旧课引入,那么在讲课前总少不了要进行复习提问,与新课有关的要问,与本节课无关的也得进行复习,同时学生在作业中的毛病和错误也得在下一节课上新课前进行评讲。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课后作业题目总得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4.
钱理群教授曾说过:"我们批评过去的应试教育有很多问题,‘知识一大堆,文本不着边’,这是一种遮蔽。而我们现在有另一种形态的遮蔽,我们有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形式主义的东西,说难听点,就是各种各样的‘表演’。恰好这种‘表演’使学生不能直面文本。  相似文献   

15.
《学习之友》2009,(7):5-5
1931年,《中学生》杂志社向鲁迅提出一个问题:“假如先生面前站着一个中学生”,“(先生)将对他讲怎样的话,作努力的方针”?鲁迅回答道:“先生我回问你一句,就是:我们现在有言论的自由么?假如先生说‘不’。那么我知道一定也不会怪我不作声的。假如先生竞以‘面前站着一个中学生’之名,一定要逼我说一点,那么,我说:第一步要努力争取言论的自由。”  相似文献   

16.
师:上节课下课时,老师曾经给同学们留了一个观察作业:自然界里哪些地方有水?现在谁来讲一讲。 评:这个作业布置得很好,可以说为这节课定下了基调。但具体来说怎样布置?要达到什么要求?可以研究,这将在以后说到。  相似文献   

17.
对高等教育收费和公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公平是历史的和相对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要害不在于免费还是收费 我们不能只是一般地考察制约教育公平的各种因素,历史发展的事实是:在不同历史阶段会有不同的教育公平问题,现在我们所面对的是过去从未有过的一些问题.有人讲我们的教育是不是越来越不公平了,没上学的人抱怨、上了学的人也抱怨、老百姓抱怨、官员也抱怨,谁都不知道症结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8.
在某校一次全体教师会上 ,校长对学校常规管理作了安排 ,遭到非议 :现在都讲科学管理 ,你怎么不讲科研讲常规 ?在一些人眼里 ,现在要搞好学校工作 ,只要抓好科研就行了 ,常规么 ,抓不抓无所谓 ;更有甚者 ,他们对抓常规讳莫如深 ,自己不愿说 ,更不希望别人做 ,要是听见谁在讲常规 ,他们就说你思想保守 ,因袭守旧 ,缺少创新精神———不是要打破常规么。我认为 ,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我们不能把常规和科研割裂开来 ,更不能把它们对立起来 ,厚此薄彼 ,二者只取其一。只有在抓好常规的基础上高屋建瓴搞科研 ,学校工作才能搞好。查《现代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19.
在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今天,我们需要有新的史学著作和新的历史教科书为教育新一代服务。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号召,为我们进行历史教育的全面改革,也为我们编写新的教科书指明了方向。就历史学科来说,“面向现代化”,就是要面向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我们要从历史学习中吸取建设的经验教训。但是我们过去的历史,主要是写阶级斗争。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固然要写,固然要讲,但不能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怎样治国,才能把国家建设好;怎样用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讲一些好,还是少讲一些好?这个问题,在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声中,又被提出了。有些同志,过去在课堂上讲得偏多,现在要减轻负担,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提倡多讲了,思想还扭不过弯来。他们说:学生的知识是教师教会的,只有教师多讲一些,学生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