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面加强教育战线的精神文明建设北辰教育战线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其精神文明的内涵,主要是指德育,即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品德教育,还包括机关作风建设、师德教风建设以及职业道德和教育形象等。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党和国...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预备队,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他们一生的为人之本,做事之道,而且还关系到我们民族兴衰成败。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实践问题,应当引起社会的重视,特别是中学政治教育战线上园丁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师德建设: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德建设,即所谓教师道德建设,主要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当然也包含着教师本人作为公民所应注意的公民道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则是我们教育战线特别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
学习了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担负着特别重要的责任一段话,深感我们肩负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新一代的责任何等重大。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教育战线和各条战线一样,经过拨乱反正,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变。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了学校的政治思想工作,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五讲四美”活动,使广大青少年的精神面貌发生很大变化。但是,由于十年内乱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影响,要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少年儿童,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新一代,我们面前还摆着艰巨的任务。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党的任务,是各条战线的共同任务。”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完成这项任务。根据我校  相似文献   

5.
重视和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盖国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要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良品质。”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场所,在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未来是属于青少年的,若干年后,我们的党和国家,还能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这一代青少年的政治状况和思想水平。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历史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因此,我们要花大力气把中小学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阵地,把青少年培养成为“理想远大、道德高尚、语言文明、行为规范”的高素质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在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战略中,教育居于重中之重的地位。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看,教育本身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对其它方面的建设起着基础性、关键性的作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从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看,学校的职能是育人,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场所,这正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应当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应该起到示范、形象和表率作用。首先,学校应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学校…  相似文献   

8.
国家教委在关于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通知中指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要以师德建设为重点,这是非常正确的。师德作为职业道德,它的重要性是由教师职业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所决定的。教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执行者。学校教育的任务是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能不能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代“四有”新人,具有较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前途。因此,教育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教师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肩负着重大的历…  相似文献   

9.
充分发挥学校在特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深圳市教育局局长廖槎武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强调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青少年学生的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圳教育十多年改革和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二大确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正确纲领,提出了新时期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和战略重点,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现在结合教育战线的情况,谈谈我们初步学习的体会。光明的前景粉碎“四人帮”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战线的状况发生了根本性  相似文献   

11.
浅议中小学的精神文明建设邹文回中小学肩负着培养“四有”新人的重任,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地位的前沿阵地。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那么,怎样才能搞好中小学的精神文明建设呢?教师思想...  相似文献   

12.
抓精神文明建设促素质教育推进自治区教委副主任余瑾教育战线如何更好地、全面深入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如何把精神文明建设与教育改革发展结合起来,并推动教育改革向深层次发展,真正实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  相似文献   

13.
精神文明建设是学校的一项战略任务□赵连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青少年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如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的,青少年的思想道...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基础工程。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给予爱国主义教育以重要位置。他指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闭幕会上讲话时也强调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为了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抓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是学校教育。成人高师是培养中学教师的摇篮,是教育工作的“母机”。所以成人高师学员的爱国主义教育问题也必然成为一个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最近发表的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以下简称“谈话”),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关于教育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文件。这篇谈话虽是由发生在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身上的几起个别恶性事件而引发的,但江泽民同志由此而深思和阐发的许多重要的思想内容,对教育战线乃至全党和全社会各条战线的工作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这篇谈话虽然讲的是有关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这一老话题,但谈话中阐述的许多新思想和新内容,为我们进一步深入认识和切实解决这一课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思路。江泽民同志的这…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为了把我们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必须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提高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要使我们的青少年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相似文献   

17.
朱敏 《教育探索》2001,(3):59-59
一、政治教师的职责定位   政治教师职业从来就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政治教师是从事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是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骨干力量。因为思想政治学科实际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法律等方方面面的专业知识,所以,政治教师角色及其课程教学不应该被未经专业学习和训练的人随意承担。   邓小平曾这样告诫教育战线尤其是学校的德育工作者:“我们要大力在青少年中提倡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英勇对敌的革命风尚。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于马列主…  相似文献   

18.
谈职校德育工作●李仁勇范辉林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要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育优良品德”。强调“特别要教育好青年、教育好后代”。职业学校是培养社会...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教育的几个途径田璋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学校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有着特殊的作用,学校是进行爱国王文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如何担负起这一重任呢?一、完善组织领导各级各类学校...  相似文献   

20.
学校是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广大青少年集中在各级学校里接受正规的、系统全面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也就是全面系统的接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教育。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在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教育中肩负着十分光荣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