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今天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未来有一天微信的支付用户一定会超过支付宝的用户。这就是马云的焦虑所在。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主题叫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自媒体,第一块先分谈移动互联网时代,第二块谈自媒体。互联网在中国已发展了20年,这20年我们每个人都进入了数字化时代。这个时代给我们带来太大的变化。我们说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话可能比较空,比较虚,我们从几个比较实的地方、从硬件部分来说。  相似文献   

2.
正伴随着中国互联网20多年的发展,中国互联网公司对保护版权、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识也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在2013年年底,优酷土豆与多家视频网站和影视公司组建了反盗版联盟,对净化互联网环境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1994年,一条64k专线将中国连接到了万维网,我从硅谷来到了北京;1997年—1998年以图文为主的第一代互联网商业网站兴起;2005年-2006年,宽带时代来临,视  相似文献   

3.
辰目 《传媒》2014,(13)
正《传媒》编辑部为纪念中国互联网发展20年策划组织编发了一组文章,给了我们不少重要的信息:上世纪80年代是全球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时期,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互联网的诞生期、起步期,1994年4月20日,中国国家计算机与网络设施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接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由此中国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这是一个十分值得纪念的重要的日子!旋即,中国互联网开始了它的媒体化进程,由传统媒体网络化、互联网自身媒体化,到自媒体的迅速崛起,一直到移动自媒体时代的全面来临。  相似文献   

4.
2009年.以Twitter为代表的“微博客”再度让互联网舆情呈现了全新的特点。《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中列出的“由互联网曝光的20件网络热点事件”中,有两件就是由“微博客”作为载体引发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通信业随着3G的应用发展,进入了一个移动互连的全新时代。我们只要随时随地轻轻一按手机,就能"一网联通天下"。现在,随着3G技术的迅速普及和产业链各方的推动,互联网已经从电脑走向手机及其它移动设备,从办公室、书房、网吧走向口袋和手掌,以手机为代表终端的移动互联网,正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消费模式和商务模式.也日益深刻地影响着经济和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陆薇 《传媒》2019,(4):75-77
网络文艺不是传统文艺在互联网生态中的简单延伸,而是一种"互联网+"时代的"新文艺",从不断受批评到蓬勃发展,网络文艺改变了传统文化生态,引领着时代潮流,因而更需要我们用全新的观念、全新的思路去认识与诠释。  相似文献   

7.
1994年4月20日,中国与国际互联网相连的64K网络信道开通,中国从此进入互联网时代。先是Web1.0时代,网民聚集在网上互动,版主成为话题组织和引导的关键。随着博客、播客、掘客、维客、微博客、轻博客等"自媒体"形式的出现,网络进入Web2.0时代,网民可以成为信息的采集者和发布者,传统的传者和受着的单向关系被打破。  相似文献   

8.
《传媒》2014,(8)
正@栾春晖: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影响一直被广泛关注,从最开始作为一种全新传播介质、全新传播渠道的形式闯入我们的生活,到今天以"去中心化""脱媒化"接近颠覆性的方式对传统媒体产生深度影响。今天,传统媒体人只有确立互联网认识论、价值观,并将依据这种认识论、价值观所推导出来的行动决策执行下去,进化出互联网基因,才能够找到适应媒体"气候"和"生态"变化的核心竞争力,度过这一个转折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9.
《兰台世界》2015,(Z2):76-77
<正>纵观互联网的发展历程,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主机时代,20世纪80年代的个人计算机时代,90年代至2000年的互联网时代,以及2010年以后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而移动互联网,就是移动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继承了移动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改变了被传统互联网海量信息"压迫"和"奴役"的状态,对信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能随时随地从"口袋"中掏出自己最需要的信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正以极其惊人的速度在发展。一、网络环境下企业档案信息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青年记者》2015,(3):42
今天,2015年的第一缕阳光温柔地洒在您的脸上,亲爱的读者,送到您手上的,是一份全新的成都晚报。这份报纸承载了59年城市的历史,承载了59年市民的厚爱,在波涛汹涌的互联网时代,经历了嬗变和涅槃,正昂首阔步,踏浪而来。新的一年,成都晚报带给您的,是新闻碎片化时代,我们的深度观察和思考;是人来人往的喧嚣都市,文字的民生回归和社区温情。这份新闻纸,还远远不止这样。在信息化分分秒秒的今天,随着这全新的新闻纸亮相的,还有成都晚报社区新媒体矩阵的闪亮登场。我们的移动社区新媒体——微成都新闻客户端已经正式上  相似文献   

11.
何剑波 《青年记者》2014,(2):109-110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每一名互联网民,只要拥有一个小小的账号,都可能成为一个媒体,通过大众观看、分享、发帖、转载,成为新闻的发布者和传播者。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人类的传播活动大踏步向前发展,一个全新的以个人传播为主的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其典型特征就是"微"。以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为代表的"微"传播媒介将颠覆传统大  相似文献   

12.
正互联网治理从1994年中国接入互联网那一天就已经开始,20年来,互联网治理从稚嫩走向成熟,从摸索走向创新。当下,互联网治理已上升到国家战略,以下笔者对其20年发展历程进行阶段分析。互联网治理阶段研究现状20年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来说太短暂,但对于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发展以及治理来说是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2014年2月,研究机构we are social发  相似文献   

13.
李鹏 《声屏世界》2014,(1):61-62
正媒体碎片化时代的特征"大众传媒已不复存在"。这是美国广告协会首席执行官鲍勃.利奥狄斯(Bob liodice)的一句预言。今天,这句话正在逐渐变成现实。随着移动互联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急速普及",媒体碎片化"的特征已显得愈加明显。一般而言,报纸、杂志、电台、电视都是传统媒介,其后是互联网,然后是以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互联网时代是以门户网站为中心的时代,这个时代基本上沿袭着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随着App、微博、微信等技术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段丽娜 《新闻窗》2012,(2):103-104
改革开放30年,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电影等现代传媒发展迅猛,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个人电脑普遍接入互联网,将新闻和信息的流通带入一个全新阶段,中国的"新媒体时代"也随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标志是中国向全社会开放,互联网的接入以及各类数字新媒体开始大量进入民众家庭。  相似文献   

15.
正1994年中国与国际的64K Internet信道开通,标志着中国互联网的正式诞生。以后的20年里,互联网在中国的土壤上飞速生长,变革着各行各业传统的运作方式和思维。在传媒领域,自1995年中国国内第一份中文电子报刊《神州学人》的出现,传媒业开始遭遇互联网,经过漠然、注意、疑惑、烦恼、恐惧、敬畏之后,现在已进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拥抱融合阶段。传媒业20年沧海桑田,一切的核心便是重新定义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将原本因时空局限性而分散、孤立的个体通过互联网这一纽带串起来,每  相似文献   

16.
1994年4月20日,一条国际专线跨越太平洋,成功地实现了我国计算机网络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联接。从此,中国开始迈人信息网络化时代。十年后的今天,我国第一本面向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领域的杂志《网络传播》诞生了,尽管这只是时间上的巧合,但它确是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个人电脑普遍接入互联网,将新闻和信息的流通带入一个全新阶段,中国的"新媒体时代"也随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互联网以及各类数字新媒体开始大量进入民众家庭.  相似文献   

18.
付玉 《新闻爱好者》2012,(17):18-1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自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应运而生。以微博、社交网站为代表的自媒体正以其独特的优势改变着大众传统的人际传播模式,新的媒介时代不仅带来了人际传播的即时互动分享、传播跨越时空界限等现象,而且也给大众的人际交流与沟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加速扩张,正在对传统纸质媒体形成巨大冲击,一场重塑生存形态的传媒变革正在拉开序幕。在这场变革面前,在新媒体给传媒领域带来无穷变数的新时期,平面媒体为了今天的生存,它必须努力竞争市场份额;为了明天的发展,它必须预先竞争机遇份额。于是,一种全新的媒体应运而生,这就是深受关注的多媒体.从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转型,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的中国,同时也进入到了一个网络技术为主的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作为全新的信息传播途径和传播平台,已经被公众广泛熟知与熟练运用,新媒体的传播效力将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