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人性问题是伴随着人对自己的发现而提出来的。近年来人性这一内容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强调。由于新闻媒体与人的众多权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相关性,人性内容在新闻作品中变化明显。本文试从代表中国新闻界最高水平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探寻人性在媒体中的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2.
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体现了国内优秀新闻报道的哪些典型特征与发展趋势?有什么样的"硬伤"会影响奖次或与获奖失之交臂?本刊特邀请两位评委为读者解读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代表了年度国内各媒体新闻报道的最高水平,体现出多元化传播时代国内优秀新闻报道的典型特征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脚步,舆论监督不但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而且已日益显示出其巨大的威力。新闻舆论监督是以新闻传媒为主体所实施的舆论监督,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转型期的一些问题不断显现,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日益得到党、政府和人民的重视。这一点在我国新闻界共同认可的全国综合性最高层次奖——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得到了体现。在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大前提下,不少舆论监督佳作也成为获奖作品。  相似文献   

4.
陈健 《新闻传播》2005,(10):30-32
中国新闻奖自1990年开设后,迄今已评了14届。从本质上说,每一次评奖的标准都是一种指挥棒,指引着新闻媒体努力的方向,而在评奖中脱颖而出的作品,则准确地体现了社会改革开放和与时俱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网络类参评作品共计53件,获奖作品25件。如何评价这一届中国新闻奖网络类参评作品整体情况?徐芳清:整体而言,本届获奖作品精品多、质量高,充分展示了全国新闻工作者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工作成果,尤其涌现出不少增强"四力"要求、体现"走转改"精神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6.
战争同人性密切相关,特别是战争的残酷性往往把人性推到了极端.考察三国之争与人性之间的关系,一定要把人性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紧密地联系起来,要以此双重的视野与双重的纬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在翻阅第8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集的时候,一篇题为《母亲的脚和父亲的腰》(原载《中国船舶报》1997年4月11日)的三等奖杂文作品吸引了我。当我仔细阅读完这篇获奖作品后,我就琢磨:为什么这篇800字的短文能一下把我吸引住呢?原来是这篇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范敬宜在为《山河壮丽人多情》一书作的序中写道:“新闻作品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达到的是什么?总结几十年走过的新闻道路,我终于抽象出来两个字:感染。十多年前,一位普普通通的  相似文献   

8.
李虹 《新闻世界》2011,(9):15-16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代,网络媒体表现出强大的影响力。网络评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所体现的道德伦理观,在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新闻奖的网络评论奖历届共25件获奖作品的内容分析,旨在探析网络媒介的伦理新特点和现象,说明网络评论的传播伦理和担负的社会责任是相统一的。  相似文献   

9.
多数情况下,能否获奖并不是作者写新闻时所考虑的,但获奖作品大多会有相同特点,这一特点,我认为是一科新闻的锐度,也就是有直抵人心的力量.很幸运,2009年2月,在采写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晒晒166个公章》时,我们在这方面下了些功夫.无论是在确定着眼点,还是在行文方面,都力图能够体现新闻的锐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0.
在刚刚揭晓的第15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河南石油报》记李士剑的报告学《冰糖葫芦酸又甜》荣获二等奖。这是本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惟一来自企业报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为寻觅好新闻陷于旷久的冥思苦索之中。一日雨骤,阻于家中。忙中挤闲,静下片刻,细细翻读近几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一丝流荧从字里行间闪亮起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不少的篇目源于不为人所注目的凡人琐事!这可真是费尽脑汁无觅处,豁然开朗竟在随手间。信手翻下去,几个比例跃然纸上: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24件,其中《140万双袜子的命运》、《49%大于51%的启示》、《罚要依法》、《投资不增,成本不升,效益提高缘何而来》等6篇,源于凡人琐事,占四分之一。二等获奖作品55件,粗数有《麦收何必搞仪式,小麦  相似文献   

12.
第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第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于6月下旬东晓。获奖作品生动地展现了年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时代画卷,显示了我国新闻工作者在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中,努力提高新闻工作水平的可喜成绩。中国新闻奖是我国综合性的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去年是...  相似文献   

13.
第七届中国新闻奖揭晓由中国记协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已揭晓。170件新闻佳作榜上有名,其中特别奖2件,一等奖19件,二等奖56件,三等奖93件。中国新闻奖是我国综合性的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本届获奖作品集中反映了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  相似文献   

14.
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正式增设了国际传播奖项,获奖作品充分反映了我国媒体在国际传播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体现了我国新闻工作者为打造国际传播力,唱响中国声音、弘扬中华文化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评析 各地媒体、各种媒体都十分重视先进人物的宣传。给先进人物的报道以重要、突出的地位,这是社会主义传媒区别于西方传媒的根本特性之一。为什么要大力宣传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许多人很明确,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有一些人不甚明确。后者的表现如:不热心于宣传先进人物,而热衷于宣传大款大腕大明星;报道中模糊人物的先进性;孤立地、片面地宣传先进人物,忽视了党的领导或贬低了群众;人物报道中有意无意地宣传了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重读第十届中国新闻奖…  相似文献   

16.
监督和被监督始终是一对矛盾。这是由人性的特点和监督的特点所决定的。 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在不同的人身上、不同环境下表现的方式不同,比较突出的是形形色色的占有欲。这种占有欲一旦与权力相结合,一旦得到特权的推动和庇护,便会膨胀起来,假如失去外部的强力监督,往往会扭曲人性。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团体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7.
信息速递     
事件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8月28日揭晓。来自全国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和新闻网站的287件作品获奖,其中特别奖2件,一等奖44件(含新闻名专栏),二等奖89件,三等奖152件。评出的获奖作品以新闻为载体充分折射出2006年全党全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显著进步。获奖作品展示了2006年全国新闻界贯彻落  相似文献   

18.
亢海玲 《声屏世界》2012,(12):17-19
在历届中国新闻奖电视评论类获奖作品中,尽管所涉及到的事件主题千差万别,论证方法多种多样,论证结果也各有不同,但在运用形象化的表现手段上无不体现着逻辑思维的力量,如对选题的把握、声像的选择与运用、片中点评、解说等。这些作品体现出的共通之处就是社会学思维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崔士鑫 《青年记者》2009,(24):60-61
西藏日报社推出的《雪域边线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获得了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报纸系列报道的一等奖。能够获得中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的一等奖,在西藏日报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从获奖作品属于完全独立采写、刊播的角度上讲,这也是西藏新闻界历史上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20.
我们生活在这个充满经济变革气氛的社会中,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成员,我们对这一切深有感触。但是具体到我们的职业对我们的要求,即用新闻照片来表现种种经济现象和变化时,却时常显得力不从心。这是中国新闻摄影界面临的问题。今年6月在上海进行的第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奖作品中几乎没有经济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