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小读者》2008,(7)
我的同桌小敏买了一双很漂亮的鞋子。我也准备买一双。放学回到家,我就找母亲要钱买鞋子,母亲却不给,找父亲,父亲也不给。我气得饭都不吃就去了学校。  相似文献   

2.
数鞋子     
我的同桌小敏买了一双很漂亮的鞋子,我也准备买一双。放学回到家,我就问母亲给钱买鞋子,母亲却不给,问父亲,父亲也不给,我气得连饭都不吃就去了学校。因为心里有气,我上课老是走神,作业也写错了。下课后,班主任问我是不是病了,我说没有。班主任过来摸摸我的额头,说我的脸色不好,快去校医那里看看。我说:“老师,我真的没病,只是心里不痛快。”老师问我有什么心事,能不能告诉她。我和班主任挺好的,就把爸妈不给钱买鞋子的事告诉她。班主任说:“原来是这点小事呀。”我说:“事情不大,可真够气人的。小敏家里那么穷,父亲下岗,母亲擦鞋,可她的父母二活没说就掏钱给女儿买鞋子。  相似文献   

3.
我的同桌小敏买了一双很漂亮的鞋子,我也准备买一双。放学回到家,我就向母亲要钱买鞋子,母亲却不给,向父亲要钱,父亲也不给。我气得连饭都没吃就去了学校。  相似文献   

4.
我渴望父爱     
从我记事起,身边只有母亲。在家里的相册中,也总找不到父亲的身影……从幼儿园到小学,每当上学或放学,别的孩子都有父亲接送。看着他们拉着父亲粗大的手,或靠在父亲宽厚的背上时,我是多么羡慕啊,多么希望我也能像他们一样!但是现实总让我不解,父亲,你在哪里啊?回到家,母亲早已准备好了丰盛的晚餐,而我却并不显得快乐,原因自然是餐桌旁总是少一个“人”。用餐时,我几乎都不说话。母亲似乎也知道我心里想什么,只是不停地往我碗里夹菜……有时,母亲因工作忙常不能回家,而我则会习惯性地拿出母亲买好的方便面来煮。手里端着热气腾腾的方便面,我…  相似文献   

5.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家境贫寒,父亲从来没有送过我什么礼物。我也不敢奢望得到什么有一天,父亲摸着我的脑袋说:“孩子,明天你就10岁了,爸爸送你一件礼物——你想要会么?”这一问问到我心里去了,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想要双皮手套。”家乡冬天比较冷,我体质又不好,手上年年长冻疮,手背肿得像个熟萝卜,要是有一双皮手套该有多好啊!父亲稍稍愣了一下,就答应了:“好,明天爸就给你买。”第二天,我果然如愿以偿,得到了一双暖融融的皮手套。当我蹦蹦跳跳跑去让母亲看时,母亲却轻声责备我了:“你真不懂事,怎么可以要这么贵的东…  相似文献   

6.
父亲显然一愣,举起的拳头就愣在半空中。我心里有胜利的喜悦在欢腾:我终于可以直视父亲了!一从小,我的记忆里,镌刻的是对父亲的惧怕,那惧怕里甚至带着恨。母亲也是怕父亲的,父亲嗓音一高,母亲立即噤了声。  相似文献   

7.
北漂的父亲     
父亲在北京做水电工,跟着一个装修公司四处给人装修房子改水改电。我在北京读书。快放寒假的时候,我准备找父亲商量买票的事情,我想和父亲一起回老家过春节。打父亲的手机,打不通,我心里有些慌,不知道怎么回事。于是,我就给  相似文献   

8.
父亲显然一愣,举起的拳头就悬在半空中。我心里有胜利的喜悦在欢腾:我终于可以直视父亲了!从小,在我的记忆里,镌刻的都是对父亲的惧怕,那惧怕里甚至带着恨。母亲也是怕父亲的,父亲嗓音一高,母亲立即噤了声。  相似文献   

9.
自行车     
“你买吧,你买吧!”父亲气急败坏地将自行车一扔,头也不回地出去了。今年父亲打工回来,让老板给骗了,心情极度不好,多次找介绍人索要工钱没有结果。今天必定又没戏。但父亲第一次生如此大的气,还因为我。本学期学习成绩优秀,屡次考试皆大欢喜。骄傲任性的我,认为陪伴自己多年的老驴——自行车年纪太大了,也该下岗了。于是向母亲提议,买辆新自行车。母亲向来对我百依百顺,虽然家里出现“经济危机”,但仍是满口答应。晚上,母亲同父亲商量此事,父亲坚决拒绝,二老差点儿吵起来。当时,我对一向疼我的父亲有了怨言。第二天一早,母亲仍坚决地带我去…  相似文献   

10.
大一的第二学期即将开学了,我开始收拾行李,母亲也忙着给我洗涤、熨烫被服之类的东西.然而就在忙碌的时候,忽然传来外公病重的消息.由于捎信的人也是辗转受托,颇有些语焉不详.母亲不清楚外公究竟处在一种什么状态,心里加倍地担忧着急,于是决定远赴数百里外的娘家去看望外公.母亲同时又惦记着我的出行,因此临走时再三与我约定:先去探望外公,过两天后就赶回来,一定要由她亲手给我准备行装(从中学开始读寄宿起,每次开学都是母亲细致地给我准备,哪怕是父亲插手她都是不放心的).待我答应了一定会等她回来后,母亲这才放心地离去.  相似文献   

11.
要是它会拿筷子,我得给它准备板凳了一群鸡在路边的竹子栅栏里闭目养神,我咳嗽一声,它们都没动,像见过大世面似的。"谁家的鸡啊?"我回家问母亲。母亲说:"咱家养的啊。"父亲挖地,它们就分成两群,父亲面前一群,身后一群,都想找虫子吃。结果,父亲扬不起锄头。父亲说:"你们到一边玩儿去,我要挖地嘛。"它们不听他的,依然在那里细心地啄,弄得尖嘴上都是泥。父亲索性放下锄头,坐下来卷一支烟。那群鸡也好奇,偏着脑袋看,一只鸡朝卷烟纸啄了一下,烟丝全撒在地上。父亲恼了,大声喊母亲,要她把鸡唤回家。  相似文献   

12.
温柔的原谅     
黄小平 《小读者》2010,(12):15-15
小时候家里穷,活计又多,父亲不在家,母亲一个人忙里忙外。有一次,母亲给我10元钱,让我去买东西。当我玩够了,想起母亲的吩咐,翻遍口袋却找不到那10元钱,只好怏怏地回到家。  相似文献   

13.
悲哀的玩具     
依然不记得年龄,只知道是小时候罢了。 父亲在野外忙,母亲在家里忙,剩下的只有老祖母,她给我说故事,唱村歌,有时听着她的纺车声嗡嗡地响着,我便独自坐在一旁发呆。 我也常到外面去玩,但总是自己个儿。街上的孩子们都不和我一块游戏,一个人踽踽地沿着墙角走回家去,“他们不和俺玩。”这样说着一头扑在了祖母的怀里。祖母摸着我的头顶说:“好孩子,自己玩吧。” 父亲老是那么阴沉,那么严峻,仿佛历来就不曾看见过他有笑脸。母亲虽然是爱我——我心里如是想——但她从未曾背着父亲给我买过糖果。实际上说来,那时候也就只有祖母一个人是爱我的,…  相似文献   

14.
周末回到家,父亲一个人在阳光下晒橘皮和金银花,我随口一问:"我妈呢?"父亲停下手中的事,对我说:"怎么一回来就找你妈?"我一时语塞,因为心里自然而然地觉得,父亲母亲总是待在一起的。父亲是一名赤脚医生,在镇上颇有名气和好口碑。他医术高超,"服"他的药方的人特别多。  相似文献   

15.
假币·真情     
在我十二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母亲的离去,给整个家笼上了阴影。每个人心头都结着一份苦痛,历经多年,集而不散。母亲看病拉了一屁股饥荒,父亲的账本上,密密麻麻,有十好几页。父亲不说话,除了下田干活,还要忙着做饭,剁鸡食。初中毕业我考上了一所师范学校,父亲骑自行车送我到车站。父亲说:“我不送你到学校了,有伴儿,不用慌。”父亲排队买半价的学生票,递到我手里,嘱咐几句,就匆匆地骑车走了。事后父亲写信,说开学那天应该送我到学校,那样心里才踏实些,顺便看看我们的学校。沉默少言的父亲,频频来信,有时信很短,可每次写信,父亲都要提到这件…  相似文献   

16.
学费     
“你想好吧!考上考不上,咱家都是拿不出钱的。”父亲叹息着说着这些话。母亲则在一旁忙着干自己的活,显得也很无奈。“嘭”,我使劲地关上门,到自己的房里一个人发呆,也把泪水往心里咽。我开始恨他了,没想到父亲竟然在我将参加中考前说这番话!我太恨我的父亲了!晚饭间,显然与以往大不一样。父亲只顾一个人坐在火旁吸闷烟,母亲也不唠唠叨叨的了。一切显得很平静,但每个人心里却很不平静。我只埋着头吃饭,吃完饭就一个人气冲冲地去做自己的事。  相似文献   

17.
慈母泪,有化学分析不了的高贵且深厚的爱存在其中。从父亲突然咽气的那一瞬间,从母亲悲怆的哭声里,从我和妹妹惶惶然的目光里,从邻里怜悯的脸上,我就有了这样一个念头——给母亲找一个像父亲一样的好丈夫,给我和妹妹找一个像逝去的父亲一样好的父亲,找一根顶梁柱来支撑起这个已倾斜的家,支撑母亲那万念俱灰的心。我不敢想象,母亲那瘦弱的身躯怎么能去卖血,又怎么能撑起这个困难的家!那些日子里,我多么想念父亲啊,多么渴望有个像父亲一样的人来分担一下母亲的困苦。我曾隐晦地开导过母亲,她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再不就是没完没了地讲继父的种种…  相似文献   

18.
自豪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1975年一个炎热的夏日,那天母亲突然病故,病因不清,当时她才36岁。到了傍晚,一位警官来我家拜访,询问父亲是否同意医院从母亲眼里取下角膜。我在客厅外面听到这话,心里大吃一惊,觉得医生真残忍,竞然要将我亲爱的妈妈进行分割,把器官给别的人。我再也忍耐不住,噙着热泪冲进了客厅。14岁的我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为什  相似文献   

19.
读懂父爱     
很久以前,我不懂得父爱,对于父爱,我感觉麻木。小时候,父亲在我眼中属于重男轻女的那一类。听母亲说,我一出生,父亲就没有抱过我。我听了后,一言不发,内心深处埋藏着对父亲的怨恨。我上小学时,父亲对我还是十分冷淡,从来不与我讲一句话。即使我取得好成绩,他的目光却仍是那样冷漠。在生活中,我与父亲形同路人。在我心里,父爱是如此地淡薄。记忆深处有一个让我难以抹去的画面。那年春节,我与父亲、母亲一同到父亲的好友家吃饭。吃饭时,父亲的好友提到我,父亲的回答却是:“她读书一点儿也不努力,学习很差。在别的方面也没有…  相似文献   

20.
父爱如杉     
母亲生我时难产死了。那一年父亲只有23岁,还走个毛头小伙子。母亲去世以后,父亲没有再娶,后来我曾问他为什么不给我找个后妈,父亲笑而不语,昏黄的眼晴里温情四溢,我猜想,他在思念母亲。常常可以从邻居们口中听到我记事以前父亲的艰辛养育:我饿了,没有奶水,就哭。父亲先是熬米汤,一口一口吹凉后喂我。偶尔我会刁嘴不喝,父亲就抱着我串乡走户,去找刚刚生了孩子的女人讨奶。我两三岁的时候很顽皮,父亲要下地干活,于是把我托给左邻右舍赋闲在家的老人们看管。可他又不放心,在地里干着干着就跑回来,看看我没事,才又回去。这样来回跑,误工又误时,有人劝父亲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