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梁漱溟一生研究人为什么活着这样一个深奥的人生哲学课题。最终,他得出结论:"人的一生要解决三个关系。首先是,人和物的关系;再次是,人和人的关系;最后是,人和内心的关系。"他研究这个课题,与他的父亲有关。1918年11月7日,父亲60岁生日前夕,问在北京大学当哲学讲师的儿子:"这个世界会好吗?"儿子回答说:"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父亲说罢离家,三天后,自沉  相似文献   

2.
<正>梁漱溟、(美)艾恺:《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作者简介梁漱溟(1893年-1988年),中国现代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上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期间,为国事奔走,谋求国内团结。基于中国社会和文化特殊性分析乡村教育理论并实践,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大儒。他对中国与世界的深刻洞见,时至今日余音犹响。梁漱溟的一生,经历山河的数次改朝换代,经历国家无数的动荡变革。对梁漱溟一生的研究,几乎就是对近百年中国社会变迁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1918年的一天,著名学者梁漱溟与父亲谈起关于欧战的一则新闻。"世界会好吗?"父亲问道。他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然而三天之后,父亲投水自尽。从此,梁漱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这个世界会好吗?转眼近百年过去,"一战""二战"早已成为尘封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正1918年11月初,梁济60岁生日前夕,为了准备给他祝寿,家人要进行大扫除。他因此到朋友家小住,说生日那天回来。11月7日,梁济问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正在北京大学当哲学讲师的儿子回答说:"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梁济说罢离开了家。三天后,即1918年11月10日,梁济自沉于别墅附近的"净业湖",即今天北京的积水潭。  相似文献   

5.
<正>梁漱溟是现代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位风格独异而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他的文化哲学以其阐扬和复兴中国儒家文化的努力而闻名遐迩,这使其成为中国现代“新儒家”的先驱者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奠基人。梁漱溟文化哲学思考的主题,是中国的历史出路与人生的价值意义的统一问题,他由此而深深陷入了“现代化”与“儒家人生”的困厄之中。梁漱溟的思想矛盾,最深刻地体现了现代化之时代大潮中古典中国儒家文化的反应及其困境。  相似文献   

6.
张光茫 《生活教育》2011,(12):63-63
梁漱溟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国学大师,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他一生追求两个问题:一是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另一个是人生问题,即人活着为什么。他率真的个性影响了他自己整整一生。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年代,梁漱溟受到了来自执政党方面的严厉批评和大规模的社会批判。对此,梁漱溟以自省力、独立性、平淡心、使命感坦然面对。以自省力去除抵触之心、委屈之情;有独立性方能于风浪中不动摇、不失自我;持平淡心方能随遇而安、顺其自然;怀使命感方能超越“小我”而通达“大我”之境。据此,梁漱溟在挫折面前实现了人生境界的升华,也给我们展示了“最后的儒家”所具有的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8.
冯友兰的人生哲学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他在前期提出了以欲望为基础的中道说,对人生取一种现实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态度,既不否认人的欲望,亦不任其放纵泛滥,提倡一种以欲望调和为原则的合理的人生观。冯友兰在早期还对梁漱溟的"人生三路向说"既有吸收,也有批评。两人虽然都承认欲望对人生的作用,但梁漱溟以消灭欲望为人生之最终目的,而冯友兰以欲望的持中调和为人生之理想。  相似文献   

9.
1918年的一天,著名学者梁漱溟与父亲谈起关于欧战的一则新闻。“世界会好吗?”父亲问道。他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然而三天之后,父亲投水自尽。从此,梁漱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1918年的一天,著名学者梁漱溟与父亲谈起关于欧战的一则新闻。"世界会好吗?"父亲问道。他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然而三天之后,父亲投水自尽。从此,梁漱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梁漱溟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漱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20世纪新儒家的开山人物。他的文化学术思想理论主要包括哲学思想、文化思想、教育思想和新儒学思想等几个方面,而文化哲学思想是梁漱溟思想理论的核心内容。他一生关注的是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其全部的文化学术思想理论与实践实质上都是围绕这个问题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12.
情志教育是与知识教育根本不同的一种教育。与知识教育相比,梁漱溟认为情志教育更是根本的,其目的是着眼一个人的全生活而领着他去走人生大路。梁漱溟把情志看作生活本身,把情志教育看作对生活的调顺和培养。梁漱溟的情志教育主要包含情感教育与道德教育。梁漱溟通过对情志教育之论述,向现代教育提出了相当重要的课题,同时提供了重要的解答思路。  相似文献   

13.
人生的三个关系有人问梁漱溟先生,人生应该怎样度过。面对这样一个宽泛的问题,梁漱溟先生说道:人的一生主要要解决三个关系,而且这个顺序不能错。第一要解决的是人与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史上,梁漱溟以特立独行而著称。终其一生,他坚持独立思考,表里如一,不趋炎,不附势,不妥协,不畏惧,是一位真正的大儒。程思远先生对梁漱溟的评价是:潜心行学,一代宗师;探索人生,无所畏惧。1941年,梁漱溟在香港创办《光明日报》。当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梁漱溟等人  相似文献   

15.
叶雷 《生活教育》2012,(23):88-89
时间如白驹过隙,梁漱溟已是一个历史人物。官方对梁漱溟的定义是:中国现代著名思想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记忆中的梁漱溟,曾经被贴上了"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只能起"反面教员"作用的有着"花岗岩脑袋"的"反动分子"的标签;今天人们怀念他,还因为他是新儒家的开山鼻祖,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梁漱溟的一生充满着传奇,他的毕生围绕着两大问题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16.
梁漱溟赞成本然的知行合一论——情意之知和情意发动之行的合一。他在吸收克鲁泡特金的本能说、柏格森的生命冲动说等的基础上,发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和致良知说。梁漱溟对知行合一论的诠释主要采取功夫论的进路;他劝人致知践行,实质上是在教导一种功夫,而不仅仅是教授一种认识;从默会知识论的角度看,他对情意之知的理解带有默会整合的向度。但梁漱溟也有偏失之处,他相对忽略了知解之知与行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沉默了三十年后,八十年代初,梁漱溟发表了《东方学术概观》及《人心与人生》等著作。1987年春,他登上中国文化书院的学术讲坛,再次宣讲他二十年代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的观点,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是整个世界文明的走向。这件事在学术界引起了格外注意。尔后,出版界陆续重印、出版了他的主要著作。中国文化书院在1987年秋为纪念其从事教育科研七十周年,召开了“梁漱溟思想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他的人生经历及其思想观念引起了较多的人的重视、注意和研究。这里仅就他的东西文化观作一点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梁漱溟一生与佛家有着甚深的因缘.在青年时期,他借助佛家来消解人生的苦闷.他后来执教北大、从事乡村建设运动,以及在抗战中奔走国事,在积极入世的同时,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强烈出世的心态作为底蕴.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受到了错误的批判和斗争,佛家思想对这位迟暮之年的老人发挥着精神柱石的伟大作用,使之忍受了那些无情的批斗.在他人生的最后十年里(1978-1988),佛家思想则成为他最终的文化认同.梁漱溟先生与佛学的特殊因缘为我们理解佛教在人格塑造方面的重要作用提供了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19.
布莱克的数学试卷或读书报告从没有得过好分数,班上同学说他笨,他也不争辩。他确信人家是对的。因为他什么事情也做不好,9岁的布莱克已经对生活丧失了信心。珍妮特是个过胖的五年级学生,她没有朋友,外号叫胖猪。大家对她说话时都模仿著名动画片中猪的声音嘲笑她。珍妮特恨这个世界,也恨自己。有一次,一个七岁男孩给心理学家理查德·埃·加德纳博士写了一封信: 亲爱的加德纳博士: 有个男孩骂我是海龟,真烦死人了。我知道他是指我的样子,大概是因为我的嘴唇长得难看,上帝恨我。  相似文献   

20.
还未来得及达成为之孜孜不倦的“为农民服务”理想.我的老师.刘老石.就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他曾付出赤子衷肠的世界.离开了他倾注平生心血、像亲人一样爱护的学生们。在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老师是我们工作上的上级.他总是做我们的救火队员.不会因为我们的过错而责怪我们,在老师看来.“你们都还要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