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科技编辑领域内,从近期经历的部分事例,探讨编辑学的形成和发展,初步涉及建成现代编辑学应包含的内容和与相关的信息科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青年编辑开展编辑学研究的必要性,从研究习惯的培养、研究基础条件的培育等多个侧面,总结了青年编辑在日常工作中开展编辑学研究的体会,认为青年编辑成功地撰写编辑学文章与申报基金课题,需要日常锲而不舍的积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勤学多思。通过承担编辑学研究工作,不断提高青年编辑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从纯网络期刊构建模式的探讨启示,据文献报道我国网络期刊已达8000余种,而这些均是网络编辑工作的结果。网络期刊的编辑出版的实践已积累了大量的编辑经验,需要总结提高。同时,从网络科技期刊的编辑特点出发,已有的有关科技期刊编辑学的一些规律已不能用来完全解释这些特点,需要探讨新的编辑活动的规律。因此,有必要探讨网络(科技)期刊编辑学的学科建设,特别是网络期刊编辑学的学科框架,以期推动网络期刊编辑学的早日诞生。  相似文献   

4.
科技期刊编辑学学科框架的构想及评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完善现有的科技期刊编辑学学科框架,在对现有各种编辑学著作中学科框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科技期刊编辑学学科框架的构想,并对其进行了评论和介绍.新框架把编辑学学科(理论)体系从三个方面(编辑理论、编辑史、编辑工程(或编辑过程))扩大到五个方面,增加了编辑社会环境、编辑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两方面.在科技期刊编辑学学科属性,即定位方面提出了两种方案:大传播学--编辑学(并列的有出版学、新闻学)--科技期刊编辑学;科学技术学--科技期刊编辑学(并列的有科技传播学、科技出版学、科技新闻学).列出了整个科技期刊编辑学学科框架的内容,共10编,40章的名称.学科框架具有下列特点:深刻阐明了科技期刊发展(或创新)与科技发展(或创新)的关系、突出编辑过程(工程)中的四个亮点(深入第一线组稿、同行评议、国际合作出版、网络(数字)出版)、体现了时代特征(现代化和国际化)、提出了科技期刊评估方法和知识产权保护方法、发掘科技期刊特有的编辑规律等五个方面.同时,提出了在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深入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展望.本研究可为进一步完善科技期刊编辑学的学科建设增砖添瓦.  相似文献   

5.
我国科技期刊编辑成才与培养中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针对我国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青年编辑的素质和现状,就如何加快培养青年编辑和编辑学研究生提出了具体实施和诸条建议,并就培养更高学历的编辑人才和设立相关考核制度提出了措施。  相似文献   

6.
介绍和评述了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领军人物游苏宁先生最新编著的《编辑哲思与践行》一书及著者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全书共五章,分别为恪守初心、砥砺前行,末技探究、日益精进,编辑哲思、办刊秘籍,百年老店、立德树人,学界泰斗、业界楷模。该书汇集了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近30年编辑学研究的代表性论文106篇,不仅是我国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学研究的思想集萃,也忠实记录了这一中国医学期刊航母的发展与实践历程。  相似文献   

7.
阐述学术期刊编辑学的界定,剖析了编辑策划、编辑审编和编辑规范的内涵,总结了学术期刊编辑学在《物理学报》和"CHINESE PHYSICS"两刊编辑活动中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首先对"编辑"一词进行了解读和界定,分析了编辑工作的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技能性等六个方面的职业特性;提出的"编辑学者化"和"学者编辑化"是新形势下编辑工作对编辑个体的素质要求、技能要求和共性要求;最后对"编辑学者化"和"学者编辑化"实现途径,进行了八个方面的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确立正确编辑观对编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认为编辑观在编辑学研究中始终处于统摄、纲领和灵魂的地位,所以确立正确的编辑观,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这些原则包括哲学原则、理论与实践统一原则、批判与继承的原则和编辑学本质统一的科学原则等。  相似文献   

10.
1987年3月5日,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成立。2007年12月23日,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在北京举行了庆祝建会20周年大会,刘振兴院士到会祝贺,并代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在会上宣读了贺信。贺信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