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园是社会的一个层面,社会中存在的种种权利与义务之争在校园中也有所表现,所不同的是由于行为主体身份的特殊性,其纷争也体现出不同的特点。笔者认为,校园维权案件以行为主体的不同为标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学校内部的校园维权,顾名思义,它是指发生在学校内部,行为主体是校内成员的校园维权案件。二是学校外部的校园维权。它是指发生在学校成员与社会其他行为主体之间,主要由学校成员对他人侵犯自己的权利所做出的救济行为的维权案件。本文中,笔者只对第一类校园维权案件进行讨论。学校内部的行为主体主要由校方、教师、学生三…  相似文献   

2.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3.
校园暴力同学校的历史一样久远,是在学校实施正常管理和教育职能期间,发生于校园内部及其周边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非学校人员对学校师生所实施的暴力行为,属于社会暴力的一种。随着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逐步升温,校园暴力事件对青少年、他人和社会带来的危害日益严重,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学生、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各自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探索怎样的校园保护体制来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是现阶段解决校园暴力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维权行为包括了大学生作为教育法律关系外的一方与其他法律主体发生的维权行为和大学生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中的一方与学校、教师、学生之间发生的维权行为。大学生们在“为权利而斗争”的同时,也要“认真地对待权力”,维护国家赋予学校管理的权力,这是学生应履行的义务,需要“为权利而尽责”,实现权力与权利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校园文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它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校园文化是相对于课堂文化而言的,是隶属于学校的亚文化,而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这个群体全部存在方式的总和。大凡校园内的所有物质设施和所有文化活动统属校园文化,它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空间物化形态,是校园文化的表层结构。精神文化是学校行为主体共有的价值取向、道德归属、思维方式、文化思潮等意识形态及共创的精神氛围,是课堂文化和课外文化的总和。它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国家用一系列的教育法律法规肯定了教师的重要地位,要求对教师的权益予以保障。《义务教育法》规定:“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国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然而现实生活中教师的权益受到侵犯的事件却屡见不鲜,由此引发的纠纷及案件也日渐增多。保护教师的权益,社会、学校乃至政府部门都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同时每一位教师也应提高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了解维权依据,熟知维权途径,掌握维权方法。这对于教师依法治教、依法执教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要维护自己的权益一定要熟知教师权利包含哪些内容,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姚俊廷 《教育》2013,(14):42
宪政体现为法治基础上的权力限制和权利保障。民主、法治和人权是宪政的基本要素。尽管,大学章程是"学校宪法"的说法只是一个形象化的类比,但宪政所具有的限权、维权和法治理念,对学校章程制定与运行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厘清不同决策主体的权限范围要厘清学校内部不同决策主体的权限范围,首先要明确学校内部不同事务  相似文献   

8.
牟峰 《中国培训》2009,(4):60-61
校园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是指对校园可能发生的危机性事件的预防性危机管理方案。校园危机性事件一般指发生在校园内与学校成员有关的,在事先未预警的情况下突然爆发的,可能严重威胁到学校的正常教育秩序并可能带来不良后果的事件。  相似文献   

9.
和谐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是以师生为主体,以教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基本活动场所,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大学校园学生伤害案件主要包括四类:第一类是指由于学校教职工的作为或者不作为所导致的学生伤害案件;第二类是指由于学生自身或者学生相互间的作为或者不作为所导致的学生伤害案件;第三类是指由于除学生或者学校教职工之外的其他主体所导致的学生伤害案件;第四类是指由于上面所提到的两方或者两方以上主体的作为或者不作为共同导致的学生伤害案件。美国相关部门在处理大学校园学生伤害案件时遵循的基本程序是:判定大学是否对案件承担责任;是否属于大学免责的相关是由;大学需要承担何种责任;赔付的标准是什么。美国大学校园学生伤害案件的类型化以及其在判定大学的法律责任时的基本程序,对于理清我国大学在校园学生伤害案件中的法律责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情感管理在学校人际关系中的地位和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和精神交往过程中,由个体的个性进行调节,并以情感上的满意与否为特征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体或群体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学校管理中的人际关系是指学校内部组织成员之间,以及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长之间,为了实现学校管理目标所形成的信息传递、思想沟通与情感交流的关系。学校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它受社会的发展、学校组织的变革、学校成员的角色关系特点、个性因素及所属群体、集体等影响因素的制约。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对人际关系进行管理。人际关系的管理是指根据一定的科学原则,对人际关系进行调控,以达到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它是存在于学校范畴里的一种文化现象。校园文化一般分为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由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共同形成了学校的独特风格,它是一所学校办学特色的外在表现。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导向、教育、凝聚、激励等功能,是学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的存在有它的两面性,即传统的一面和发展的一面,每所学校都有不同的校园文化,都存在着长期积累的比较稳定的育人因素,这种稳定的因素是学校声誉的一部分、学校教育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影视业、报刊、网站等的发展,校园这块原本是“净土”的地方也受到影响,校园内也开始发生打架、斗殴等恶性案件。这些案件的发生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学生的学习,也影响到学校的声誉,更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下面就对校园犯罪进行一下分析。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维权行为包括了大学生作为教育法律关系外的一方与其他法律主体发生的维权行为和大学生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中的一方与学校、教师、学生之间发生的维权行为.大学生们在“为权利而斗争“的同时,也要“认真地对待权力“,维护国家赋予学校管理的权力,这是学生应履行的义务,需要“为权利而尽责“,实现权力与权利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它是存在于学校范畴里的一种文化现象。校园文化一般分为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由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共同形成了学校的独特风格,它是一所学校办学特色的外在表现。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导向、教育、凝聚、激励等功能,是学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6.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责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是行为主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社会角色分内应做之事。它与义务范畴不同,是一个更具普遍性质的概念,它表达了平等地对待行为主体的那些要求;而且它具有更为具体的性质,因为它提示了给行为主体所规定的行为内容——应该做什么。从性质上看,责任是由契约的责任和道德的责任构成的;从行为主体的社会角色看,责任具有多样性,作为家庭的一员,有家庭责任;  相似文献   

18.
陆亚红 《学子》2014,(4):52-53
正校园暴力是指蓄意地运用躯体的力量或权利,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损伤、死亡、精神伤害、发育障碍或权益的剥夺,这些事件一般发生在校内、上下学途中,学校组织的活动及其他所有与校园环境相关的暴力倾向行为。我校处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根据笔者长期从事的调查了解到,近年来我校所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频率较高,这些事件一旦发生往往后果严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维权行为包括了大学生作为教育法律关系外的一方与其他法律主体发生的维权行为和大学生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中的一方与学校、教师、学生之间发生的维权行为。大学生们在“为权利而斗争”的同时,也要“认真地对待权力”,维护国家赋予学校管理的权力,这是学生应履行的义务,需要“为权利而尽责”,实现权力与权利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一些教材和文章把学生在校期间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笼统地称为学校事故,这一概念虽然简要,但含义比较模糊,应该称为学生在校受伤害事故。它可以分为健康事故、权利事故、关联事故和混合事故等。健康事故是指学生身体健康受伤害的事故;权利事故是指学生的法律权利如人身、财产权利被损害的事故;关联事故是发生在非在校期间,但与学校有一定联系的事故,如参加学校规定的晚自修,路上发生事故,学生在校受到不正确的对待,在校外自杀、自残等;混合事故是指在身体健康、学生权利等多方面同时受到侵害的事故。本文主要讨论通常被称为学校事故的身体健康受伤害的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