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几种不同的机制砂对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制砂中的石粉增加混凝土的早期开裂倾向,要加强早期养护;机制砂对于混凝土的干缩具有正负效应:当石粉含量较小时,负效应占优势,干缩率随石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石粉含量超过一定值时,正效应占优势,干缩率随石粉含量的增加有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2.
以温度、聚丙烯纤维(PP纤维)掺量为试验参数,通过试验研究PP纤维掺量对高强人工砂混凝土抗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强人工砂混凝土中掺入PP纤维可以显著改善其抗爆裂性能;在试验参数范围内,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掺入1.5kg的PP纤维能够显著提高受火后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而在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掺入2kg PP纤维能够有效减少受火后混凝土的质量损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稻壳灰和人工砂在轻质油棕壳混凝土中部分替换水泥和细骨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期望得到力学性能较高的轻质混凝土。方法:1.将不同比例的稻壳灰(5%,10%,15%和20%)替换水泥和100%的人工砂或石粉替换沙子,研究它们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2.研究不同替换比例的稻壳灰(0和15%)和人工砂(0,50%和100%)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综合影响。结论:1.在15%的稻壳灰替换水泥和100%人工砂替换沙子的情况下,最大抗压强度为51.49 MPa;2.替换比例为15%稻壳灰和100%人工砂的组合表现出最好的力学性能,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和杨氏模量。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的变化规律,对低水胶比和20%矿渣掺量下配制C35的机制砂混凝土进行试验研究.试验数据表明:配置机制砂混凝土需要提高砂率,砂率一般宜大于38%;机制砂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较天然砂混凝土低,但后期增长较快;相对于天然沙,要更加重视对不同批次机制砂的质量检测;适当提高高效减水剂的掺量可以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骨料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石灰岩碎石和页岩陶粒作为粗集料,天然砂和花岗岩机制砂作为细集料,设计了4组C40强度等级、不同集料的自密实混凝土进行试验,得到了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工作性能方面,粗集料为页岩陶粒的自密实混凝土优于粗集料为碎石的自密实混凝土,细集料...  相似文献   

6.
采用钢纤维混凝土(SFRC30)配合比设计对双牌水库溢流面工程进行改造.在试验分析钢纤维品种、掺量对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工作性能影响的基础上,选择SFRC30混凝土所用钢纤维的品种和合理掺量.并对SFRC30的力学性能、干缩性能、抗冲磨性能等进行试验,结果表明:SFRC30的性能较基准混凝土有较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由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低于普通骨料混凝土,再生骨料的使用一直没有被广泛普及。为了提高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物理性能,本文提出了利用高炉矿渣砂制造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高炉矿渣砂的使用将能够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冻融损伤性能。在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中的抗冻试验方法的基础上,使用液氮进行快速冻融试验,对经处理的低等级再生粗骨料和高炉矿渣砂混凝土的泌水性能、抗压强度和抗冻融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经处理的低等级再生粗骨料和用高炉矿渣砂替代50%或30%的破碎砂的混凝土有优良的泌水和抗冻融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多年工程实践和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论述了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步骤。并根据《钢纤维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38:92)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56-96),考虑钢纤维掺入混凝土基体后,其拌合物的性质及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其配合比设计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有关参数的职值也有所不同,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供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国标GB/T14 684-93 建筑用砂》修订的主要内容和依据及其对建筑业的影响。提出了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人工砂这一新砂源 ,砂产品分类及执行好砂试验筛改制  相似文献   

10.
透水砖是指由透水混凝土材料制成的砖。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主要由骨料、水泥和水拌制而成。在工程实践中,要求其既有较高的强度又要有良好的透水性,在保证强度的同时还要考虑透水性,本次试验的目的是找到一个满足两者的最佳配合比,分析砂率及材料用量对透水砖强度和透水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与其早龄期自干燥收缩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预测不同配合比混凝土的早龄期自干燥收缩,为高性能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的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与其早龄期自干燥收缩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预测不同配合比混凝土的早龄期自干燥收缩,为高性能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的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本钢高炉重矿渣的化学成分及物理力学性能,介绍了用高炉重矿渣替代天然砂石作骨料配制C30以下混凝土技术,通过试验及现场应用证明,效果良好。此项研究为矿渣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开辟了冶金工业固体废弃物重新再利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关于如何利用工业废料—铅锌尾矿砂,制造混凝土和空心建筑砌块。该砂的细度模数 M 为0.4。如此的超细砂铅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带来了很多困难。通过大量试验得出了超细砂的配合比。同时应用造壳理论我们还获得了超细砂混凝土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了砂率、石子级配以及搅拌与成型工艺对透水混凝土主要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砂率和石子级配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利,但同时对透水系数有着负面的影响;机械成型对混凝土强度有益而对透水系数有影响,但影响不显著。合理解决这些问题能为配置高性能透水混凝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强钢纤维混凝土进行试验,分析了钢纤维体积率与中强混凝土强度增幅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砂率不同,对混凝土的增强效果不同;随着钢纤维体积率的提高,中强混凝土抗压和抗拉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抗拉强度则是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以黄桷湾特大桥为工程背景,选取轴压比、梁墩刚度比、系梁布置形式及柱肢混凝土强度等级为设计参数,应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构造了20座三跨对称桥梁计算模型。研究E1地震作用下钢管混凝土双肢格构墩连续梁桥主要控制截面参数地震响应,探讨各设计参数对钢管混凝土双肢格构墩连续梁桥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全桥进行优化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轴压比对地震作用下结构内力和位移有一定影响,建议控制在0.15~0.25;梁墩刚度比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较大,控制在4.08~10.90时结构的内力分布更加合理;核心混凝土的强度在C40~C50时取值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按照河南省西南部的水系分布,依据JGJ52-2006,对河砂资源丰富地区的混凝土用砂进行采样,采用快速碱活性试验和砂浆长度法相结合的检验方法对样品砂进行碱活性测试.指出了该地区不同区域河砂的碱活性状况:大部分河砂碱活性测试合格,少数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潜在碱活性.采用掺加粉煤灰的方法对对存在潜在碱活性的砂进行集料的活性抑制试验.指出了粉煤灰不同掺量对砂的碱活性抑制作用,并提出了工程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介绍特细砂混凝土在甘肃巴家咀水库溢洪道施工建设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特细砂混凝土的特性和配合比等特点,并闸明了在施工中混凝土泵的选型、输送中的问题,给施工单位为混凝土泵送技术在特细砂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