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高校思政理论课的信仰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应重点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材教学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受国内外社会环境变化、教师素质、大学生思想观念变化等因素影响,"原理"课信仰教育的效果不够理想。加强"原理"课信仰教育应该抓住当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深陷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低迷,马克思主义理论重新受到重视的契机,加强教师自身修养,坚定教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夯实教师的理论功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原理"课的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后真相"现象在我国社会日趋明显和突出。在"后真相"时代,真相变得无关紧要,这种现象对当代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不利于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树立([1])。因此,教育者应当通过增强网络舆论的引导力量,培养青年独立思考能力和理智判断的能力,加强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并使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还要关注当代青年的需求,净化网络环境等,以此来解决在"后真相"现象下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状分析,提出了改进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对策建议:转变教育观念,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的;优化社会环境,展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提高大学生信仰选择能力,引导他们正确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信念是当前大学生信仰的主流,然而"90后"大学生则出现信仰危机现象,信仰呈现多元化、突出功利化、面临世俗化。文章通过对大学生信仰危机的成因分析,提出大学生信仰教育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营造信仰教育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审丑与审美是辩证统一的,丑依附关而存在,而在当代中国的网络文化情境中,网络审丑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文化的商业化、精神文明建设滞后导致的信仰缺失以及网络的推波助澜使得审丑文化大肆泛滥。作为现代信息主要受众的大学生,他们正处于信仰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一方面要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要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审美辨别能力。同时,大学生自身应自觉学习新的网络条例和法律法规,依法文明上网。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安顺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的相关实地调查,分析了安顺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并提出了安顺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路径.培育路径主要包括:进一步改革我校思政课教学制度,营造良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校园环境;净化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社会环境;发挥家庭教育的良好作用,营造良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家庭环境;加强大学生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高校,网络日益成为舆论生成的策源地、舆论传播的集散地、舆论交锋的主阵地.通过对网络舆情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现状的分析,来探讨影响当代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因素,并提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价值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一些大学生在金钱和权力面前或迷失自我,或沉迷于自我的短暂快乐,理想信念丧失,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析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路径,提出"要读懂马克思主义;要践行马克思主义;加强党课教育;开展专题讲座"等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信仰是对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制度以及社会主义理论必然的坚信与敬仰,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及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无比热爱.受历史和文化的影响,藏族群众基本信仰藏传佛教,这对西藏大学生社会主义信仰教育造成了一定的障碍.针对现阶段西藏宗教的民族性、群众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特点,加强西藏大学生社会主义信仰教育,应着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大力加强宗教知识教育;利用和建设网络载体;提高社会主义信仰教育队伍的政治理论素养;发展社会实践教育;营造育人环境等.  相似文献   

10.
德育课堂是高职院校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阵地。针对当前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状,探索网络环境下高职德育课堂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以期形成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高职德育教学模式,提高对高职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