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文学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到80年代中期以来文学对于传统的人性观念、人的生存价值的怀疑,这种对于“人”的重新认识对90年代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写实小说、王朔现象、《废都》现象的内在实质都在于放弃了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突出了人的生存本身的意义,这种强调生存本身的意义的态度在沉溺于人的感性生命之中的“身体写作”中得到了同样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孔子重视"周礼"原因之一,在于其中蕴含着他对理想人格的设想,其理想人格将道德、知性和毅力相结合,从而完成了"为己"与"安人"的衔接,这种人格设计对个人的尊严和人生的价值的关注,体现了孔子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以及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思考。这些超越性的追求对促进我们当今转型期社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1980年代的文学,在四个方面对整个新时期文学作了奠基:价值观上,经历了从人道主义大写的人到存在主义小写的人的探索,颠覆了"当代文学"的"政治文学"体系;方法论上,经历了从本质的人到现象的人、从古典思维到现代思维的革命,建立了新的艺术叙事体系;体制论上,经历了从体制的人到市民的人的嬗变,实现了作家队伍的非体制化与文学形象市民人格重建;传播论上,实现了从文学的人与传媒的人的变异,实现了从文学选择到传媒选择,勃起新的文学-传媒体系。在此意义上理解,80年代文学是异于前此"政治文学"的新时期、新世纪文学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4.
"内圣外王"和"兼士"分别是儒墨的理想人格,儒墨毕生的生命活动都是在践行这两种人格所涵涉的价值理念,儒墨两家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将个体的生命融入到社会群体生命中。由此,儒墨的理想人格本身也就具有了社会价值的意义,从而使儒墨在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实践中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儒家内圣外王和墨家兼士人格的践履不仅仅是各自一种生命方向或生活方式的追求,同时还是他们各自生命价值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5.
从社团流派角度考察,高晓声、方之、陆文夫三人是"探求者"文学社群的中坚人物。出于对文学艺术的执著探索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他们提出了在生活中不断探索的文学主张,"文革"中因此罹难。新时期复出文坛后,其创作心态处于知识分子文化、底层民间文化及革命话语表达这三种创作心态错综复杂的隐痛之中,这三种创作心态也正是一代作家由对于文学精神以及道德理想的执著不懈的追求生成,所以他们的创作具有"辛辣、糖醋、苦涩"的特征。他们以强烈的"探求"意识创作的小说参与了"文革"话语的终结和文学制度的重建,这种参与主要是作为"底层"对于文学精神的执著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执著于文学精神的底层表述是当下小说创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徐梅 《现代语文》2006,(10):85-86,94
文学说到底是人学。中国古代文学始终闪耀着人学的光辉:它关注、探索人的自我存在的价值、生命存在的意义;它追寻着一种理想而完满的人生境界。即使在人的生命最脆弱不堪的战争和政权交接的年代,这种对自由审美的人生境界的追求仍未中断,甚至更显强烈!  相似文献   

7.
《淮南子》认为真人、至人和圣人分别为上世、中世和末世的理想人格。这些理想人格是不同时代的产物,各具特征,但也有着共性,就是他们都清心寡欲,清静无为,注重养心和养性。真人、至人尤其是圣人的这种人格特征和精神追求,对于当今的官员廉政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诗意栖居"是人类的生存理想,然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却使人越来越远离这一理想。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应该改变人的意识,改变旧有的环境教育模式,大力发展生态美育。生态美育对改变人类以物质生存为中心的生存方式,提升人生精神境界,进入人与自然的精神和谐,具有独特的作用。生态美育的根本意义是对人生存境界的提升。这种提升具体表现在:使人由单一和谐走向人与自然、社会的整体和谐,由暂时的、一过性的快感享受走向持续的、长久的美感体验,由注重单一结果走向生命过程美的追求。广泛开展生态美育,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诗意生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80后文学"在2004年开始瞩目文坛,极具轰动效应.尽管它体现出营养不良的某些病症,也不被主流所认同,但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出现在文坛是毋庸置疑的."80后文学"的出现自有它特定的文化土壤,探讨这种文学现象出现的文化背景和生成机制也是颇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正>教育生活不仅是伦理的,还是审美的。值得追求的教育生活需要教师主体走向生活的细节深处,去日常体验、累积经验,理解生活世界中的人和事实本身。马克思说:"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人的生命活动特殊性体现在不是一般意义的"生存",而是要追求这种生命存在及其生活的意义。教师情怀的生成源自生活,又超越生活,以教育生活为慎思和审美对象,呈现的是教师职业生活道德化情感意志力和审美化追求心灵力量,进而生成热爱教育、守望教育、享受教育职业精神和人格境界。  相似文献   

11.
作为教育思想的目的指向或最终归宿,理想人格是人生价值观的最终归宿,其为教育规定了高远的目标和人性改造的发展方向。自从孔子在《论语·宪问》中提出"成人"概念,对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加以描述以来,中国古代哲学家便开始对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格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并对其最终实现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做出了种种尝试。作为我国古代哲学及教育关于人的培养的终极目标,理想人格的提出对于丰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意义重大,而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也是中国传统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12.
"双性同体"概念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是作为一种文学的理想境界提出的.中国当代女性写作在制度化的"男女平等"中起步后,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女性意识提升、90年代的女性意识掘进,也带着"双性同体"的理想进入了"她世纪".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诗歌"是中国当代诗坛特有的文学现象.通过对其思想意义、文学意义和文化意义三方面的探讨,可以看出80年代"大学生诗歌"作为特定时空背景下出现的诗歌群体,它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国新时期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丰富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左翼革命文学以"革命话语""接着说"的姿态对五四新文学进行合理承传和修正,它非但不是对"人的觉醒"的五四人性启蒙精神本身的否定,而且是充分肯定其价值性的追求,是中国现代文学追求人的解放的一种现代性话语策略与转换.在革命话语的背后,文学家们所热衷的恰是革命与生俱来所携带的叛逆性和人的精神自主性,体现的是左翼革命文学所追求的人文理想.  相似文献   

15.
刘强 《现代语文》2008,(5):54-55
年轻的"80后作家"用他们的文学创作热情和独特的创作模式,造就了"80后文学"这一特殊的文学现象.然而,当下年轻的作家们纷纷选择转型,声称要向"80后"告别,成为当下"80后文学"的新的独特现象,如何客观理性看待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有其特定的原因、深刻的内在变化和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哥儿形象是夏目漱石人格追求、人格理想的产物。它体现了正直公义、自由自在、超然无累的人格思想,寄寓了作者“则天去私”的最高人生境界,反映了作家对人类理想的生活态度和人自身的不断解放、不断完善的追求与探索。  相似文献   

17.
莫霞 《现代语文》2007,(11):112-113
众所周知,汉语以"哥"指"兄",然而,在广西有些农村,却有以"哥"指称父亲的用法,这种奇怪的现象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表现的极为明显,之后日渐式微,80年代之后出生的人,几乎很少运用这种称谓来称呼自己的父亲了,但在一些偏僻的山区,这样的亲属称谓语仍有残留.  相似文献   

18.
《论语》中的"君子"人格是儒家积极倡导、努力追求的理想人格。儒家认为"君子"应当以"仁"为本、以"礼"为质,具备重义轻利的品质、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诚信的价值观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它能提升国民的精神境界、完善国民的人格,尤其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和人格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各种文化力量通过话语建构人的身份,人因此被割裂为各种身份,但人在被建构 的同时也是能建构的,人能建构的是人格,愿意建构的是理想文化人格.文化诗学重视文学 话语与人的生存的相互建构,文学话语对人建构的不是身份而是人格,散文话语与理想文化 人格是一种相互建构的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文学的存在有了最充分的理由,因此,只要存在着身份与人格的张力,文学就不会消亡.  相似文献   

20.
"淡"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雅文化中极为重要的审美倾向。它孕育于道家哲学之中,以道家的"清净无为"思想为基础,体现了道家淡泊、崇尚飘逸的人格追求。经过魏晋玄学的发展而成为一种审美文化,从此显示了魏晋士人独到的人格审美理想魅力。至此,"初发芙蓉"之美得到崇尚,为后世美学思想的发展及人格审美理想的追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