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主要表现在准备活动、基本技术技能、身体素质练习、结束部分四个方面,运用游戏,其关键在于如何让人们认识到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益;使游戏成为学生的"良师",老师的"益友"。  相似文献   

2.
刘勇 《体育教学》2012,(6):66-67
设计思路:本课结合一年级的学生爱交往、喜欢游戏活动的特点,整堂课以游戏为载体,步步递进,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成四列横队集合。在"导入与准备"阶段,先以"小手变变变"的游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通过"欢乐巴巴掌"让学生对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激发起学  相似文献   

3.
<正>一、"走迷宫"(一)游戏目的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发展学生变换方向的能力。(二)游戏方法如图1所示,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个小组。在游戏前,学生将所有彩棒竖立在圆圈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发现,游戏教学时"两极"现象时有发生,即在一个游戏中,有些学生忙得不亦乐乎,乐此不疲,有些学生则在场地中被"晾着",成为板凳队员。如传统的"丢手绢"、"贴人"等游戏,有的学生经常  相似文献   

5.
<正>一、游戏激趣,寓教于乐,引领学生学习技术1.技能教学游戏化。即将技术教学内容寓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既学技术又陶冶情操的目的。如,学习篮球的运球技术,可在操场上放置多个大小不同的呼啦圈,让学生逐个到每个呼啦圈中运球,达到规定的运球数量,才能做投篮练习,  相似文献   

6.
<正>"剪刀、石头、布"游戏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项活动,特别是在各项游戏比赛开始之前,学生都喜欢用这游戏来确定输赢,然后由赢的一方先有选择权,这游戏一般都是用手势来决定胜负的。笔者结合这项游戏进行游戏升级,让学生用双脚来代替双手。学生  相似文献   

7.
<正>一、主题内容要鲜明体育游戏的主题要鲜明,与教学内容相吻合,能为教学的主教材服务,让学生在参与游戏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涉及教学内容,或对主教材内容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一、拓展"捕鱼"捕鱼"属于民间儿童游戏,由于规则简单、玩法易懂,该游戏适合集体开展,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游戏之一。在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学生们很喜欢玩这个游戏。但是,由于受班级人数较多导致游戏的安全性较差、通过游戏所能达成的目标范围相对较小等因素的  相似文献   

9.
顾翔 《中华武术》2013,(5):12-14
在当前学校体育教学中,课堂中的体育游戏编排要着重发挥活动性、竞争性、娱乐性,以更好地提高它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体育教师要真正以体育游戏为平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课堂内容慢慢融入学生的思想中去。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中在"玩"中接受新知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各项体育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体育游戏在编排时一定要有注意事项,要使学生在特别安全的情境下进行游戏,以免在课堂上学生自身发生不必要的意外伤害。  相似文献   

10.
<正>一、"纵叉巧练碰脚尖"(一)游戏目的提高学生的纵叉能力。(二)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两人。在游戏前,学生脚尖碰脚跟与另一名学生面对面站立,并且两人的前脚尖相碰。  相似文献   

11.
<正>一、游戏名称"弹钢琴"二、游戏目的锻炼学生的上肢、肩背、胸部、腰腹部的肌肉力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精神,发扬学生的集体智慧。三、练习方法将学生以7人为一组分为若干组,教师创设情景让各组进入场地。练习开始前,先让各队进行集体讨论,选择熟悉的曲谱或  相似文献   

12.
一、游戏目的1.发展学生快速奔跑能力和灵活性。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进取、集体主义的精神,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拓宽学生思维,增强环保意识。二、游戏背景有些地区植树只管种不管活、不保护,导致了资金的浪费,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植树观念。三、游戏准备划起始线、往返线,相距30m,在各队行进路线上每隔8m处,让各组一个人扶一竹竿站立。四、方法把游戏者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鸣笛后,各组排头跑出,接替第一个扶跑竿人,该扶竿人迅速跑去接替第二个扶竿人,依次类推,最后一个扶竿人,跑到往返线后迅速跑回击起始线上的同学手掌…  相似文献   

13.
<正>一、"单腿撑编花篮"(一)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提高学生的身体平衡性,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意识。(二)游戏方法如图1所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名学生,并围成一个圈。在游戏前,第一名学生把腿搭在手腕处,第二名学生把腿搭在第  相似文献   

14.
《体育师友》2015,(4):56-58
采用体育游戏进行教学,越来越多的得到一线体育教师的认可和青睐,但是不少体育教师心存"为什么这么好的游戏我无法组织到我想要的效果?""看别人做得很好,为什么我一组织就乱成‘一锅粥’了呢?"的困惑。经多年观察得出:不是有好游戏就能上好体育课。要想在游戏教学上游刃有余,需要体育教师用心积累游戏教学的知识、经验和方法。文章从知、会、行三个方面论述体育游戏的特点、作用、组织教学和教法。让体育游戏教学成为操场亮丽的风景,也成为学生喜欢的"奶"和"蜜"。  相似文献   

15.
将体育游戏进行改编,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从形式、规则、方法、名称上创编成适合自己学生、适合自己课堂教学的"新"游戏。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有些游戏适合低年龄,有些适合大点的学生;有些适合男生,有些更适合女生。发挥好体育游戏作用,能带给学生欢乐,学生在活动中更爱学乐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小学体育运动技能学习的目标之一是"初步掌握运动基本技术",就是要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组合和成套的技术动作。这一学段不要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运动技能的教学要"游戏化""趣味化"。如何让学生有兴趣地学习体育基本技术,是一个需要我们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小学段基本技术的梳理、游戏的设计、游戏的运用等的阐述,真正实现体育游戏为技术教学服务的目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正>"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回忆起小时候曾玩过的游戏——"丢手绢"。该游戏是低年级小朋友的最爱。但是,如果把这个游戏让中年级、高年级的学生去玩,他们一定会说:"老师,这也太幼稚了吧!"那么,这么好的一个游戏,如何拓展才能使其成为中年级、高年级学生喜欢的游戏呢?对此,笔者提出了如下游戏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应以游戏为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选择教材应以学生喜欢学习的内容为主,把"健康第一、立德树人"放在首位,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应提倡以游戏为主的快乐体育的教学方法,改变"繁、难、偏、旧"重复和偏重知识传授的教学弊端,是推行国家新课程标准教学的重要方法和举措。游戏是一项在一定游戏规则的约束下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的体育课教学,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学中能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快乐地运动、思维、健身,是当代体育课教学的追求,也是小学体育课教学和大课间活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正>一、"机器人走"(一)游戏目的培养学生身体的协调性。(二)游戏方法如图1所示,将全班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组,每组两个车胎。在游戏前,每组排头学生双手各持一个车胎,同侧脚分别踩住轮胎  相似文献   

20.
<正>一、指导思想本节课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通过爱国教育与军事题材的融合,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从而让学生在足球比赛、游戏活动中享受乐趣、提升技能。教学设计遵循动作技能结构化,强调运动强度和密度,让学生在观察、自主、互动、尝试和挑战的过程中掌握技能,体验成功的乐趣。同时,通过设置情境化游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由易到难的运动技能,养成积极主动、文明有礼的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