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国家藏书机构不断完善,私家藏书兴盛,并与官家藏书相互融合;佛经翻译促进寺庙藏书发展;纸张书本正式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佛经翻译和道教思想的兴盛等成为魏晋南北朝的藏书特色。  相似文献   

2.
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藏书的兴起阶段。汉地佛教在西汉哀帝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浮屠经》是第一部成文的汉泽佛经。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汉明帝在洛阳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佛教寺院——自马寺,佛教寺院藏书便随即产生。那时白马寺等寺院已有藏书形态出现,并具备了一定数量的藏书,  相似文献   

3.
试析魏晋南北朝的私家藏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魏晋南北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国家分裂,战争频繁,社会混乱的时期,但民族融合,宗教盛行,社会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也在不断地进步,处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的私人藏书也得到一定发展,写本书与私人著述的发展直接推动了魏晋南北朝私人藏书  相似文献   

4.
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图书出版事业的迅速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即佛经的翻译丰富了出版的内容、译经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本国僧侣的撰著、伪经的大量造作增加了佛教作品的内容、西方绘画艺术在中围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黑暗、社会最混乱的时代之一,但这一时期的私家藏书事业却发展很快。文章从私家藏书发展的原因、特点、途径以及历史贡献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浅析魏胥南北朝时期的私家藏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黑暗、社会最混乱的时代之一,但这一时期的私家藏书事业却发展很快。文章从私家藏书发展的原因、特点、途径以及历史贡献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隋唐私家藏书继魏晋南北朝私家藏书之后有了新的发展。民族统一,国家昌盛,文化教育事业的空前发展,这是图书事业得到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隋唐私人藏书主要分布在长安,洛阳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私家藏书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藏书蓬勃发展,藏书家人数众多,藏书量前所未有,藏书活动内容丰富,学术成果异彩纷呈。藏书家们颇具人文精神,他们将自己的藏书对外开放,允许借阅,并补充官藏,这在当时及后世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佛教信仰极为兴盛的时期.到了南北朝时期,当时南、北两大都城洛阳、建康城(今南京)内外,都分布了许多佛寺.从东晋仓皇在南方立国,到无论是国家或者是整个民间社会的经济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的梁朝,佛教文化也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使本时期城市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北朝藏书整理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由统一到分裂,再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时期,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就在这种频于战事的时期,藏书事业仍在缓慢的向前发展。官府藏书起伏不定,但对佛道经典的收藏乃是这一时期的特色。私人藏书分布较广,其中心逐渐南移。官府私家不仅重藏,而且重整理与利用,藏以致用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衡阳寺观藏书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明生 《图书馆》1996,(1):71-73
本文以全国佛道藏书的发展历史为线,结合衡阳地区部分佛寺道观藏书的古今实际,就其发生、发展和影响诸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和人种交流带动了图书的国际流通,图书既有输入也有输出,但这个时期图书的国际流通基本上是单向的,一方面中国从国外主要是天竺输入佛经,另一方面中国向国外主要是朝鲜和日本输出儒家经典和佛教文献,国与国之间图书的双向传播尚未形成。  相似文献   

13.
李博 《兰台世界》2006,(15):62-63
琅琊是临沂古时的旧称,秦朝统一中国后建36郡,临沂就属于当时的琅琊郡。自古以来,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琅琊郡已经是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当时的颜氏家族、王氏家族、诸葛氏家族在全国文化发展中已经占有了重要的地位。当时琅琊的文化高度发展带动了藏书事业的发达,标志就是当时在琅琊出现了一个著名的藏书家群体。本文拟就临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藏书家及其特征作一简单分析介绍:1.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古代临沂文化最繁荣的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政权更替频繁,战争连年不断,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错综复杂。但是动荡不安的年代却是形成沂蒙人才…  相似文献   

14.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佛教信仰极为兴盛的时期。到了南北朝时期,当时南、北两大都城洛阳、建康城(今南京)内外,都分布了许多佛寺。从东晋仓皇在南方立国,到无论是国家或者是整个民间社会的经济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的梁朝,佛教文化也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使本时期城市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5.
转轮藏又称转轮经藏、转法轮藏、经轮藏。实际上就是能够转动的收藏经文的书架。印度并无这种藏经形式,而是中国人的自创。传为南北朝梁人傅翕(x墿)所创。也可以叫做一个转动的图书馆,一般来讲,一座寺院内也只有一架转轮藏。这里的藏书已不再以阅读为目的,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成为一种佛教的仪规。真正的佛经还要另建藏经阁或藏经楼来储放。佛教经书是备受佛教僧侣及其他信众顶礼膜拜的佛教三宝中法宝的具体表现形态,是佛教信徒必须随身携带的。伴随寺院在中国建立,寺院藏书也就诞生了。当然寺院藏书主要是佛教经书。为了使佛教教义得以广…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私家藏书,向有优良传统。在以简牍为书的先秦时期,《庄子·天下篇》即有"惠施多方,其书五车"的记载。东汉以后,纸墨之用渐广,书之流通渐速,逮之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我国古代私家藏书的第一个高潮,涌现了如晋张华、范蔚、梁任昉这样藏书达数千卷至万馀卷的大藏书家。唐宋时,随着雕板印刷的发明与逐渐广泛使用,书籍的生产与流通加快,私家藏书更是蔚然成风。在宋代,有的私家藏书甚至逾十万卷,形成了我国古代私家藏书史上的又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17.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征战不休、门阀森严,疏远仕途、厌恶世俗的士人越来越多,他们崇尚玄学、醉心清谈、寄情山水、放浪形骸,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境界,佛教的东渐为他们精神上的遨游提供了更大更新的空间。这种时代的精神特点反映在艺术上,一方面是佛寺、佛窟和壁画大量出现,从敦  相似文献   

18.
隋唐时期的佛教藏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对佛教经本的翻译、抄写,对大量经本的整理汇集,政府与寺院对佛教经典的收藏,寺院藏书的管理与贡献等方面,较系统地评介了隋唐时期佛教藏书的概况。  相似文献   

19.
古代私家藏书措理之术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私家藏书自春秋战国之际产生、发展到清代,积累了丰富的藏书经验。早在汉代就有关于河间献王私人征书的记载,魏晋南北朝时则有许多文献记载反映藏书家抄书、聚书、校勘藏书的事迹。到了唐宋时期,藏书家收书保管的意识越来越强,比如已注意到收藏正副本的作用,唐人柳仲郢所藏必三本,上本色彩华丽用作镇库本,副本作为经常阅读之用,次本则是子弟课业的读本;北宋的王钦臣也是采用这种办法来确保图书的留存。随着图书事业的发展,宋代出现了郑樵的文献学理论《通志·核燃略》,他分析了历代典籍散亡的原因,说明搜访典籍的必要性,并…  相似文献   

20.
杨越 《大观周刊》2012,(27):24-24
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过程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原型态小说可谓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总的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小说大概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我们能从这个时期的小说中窥探当时的社会风气、政治状况和人物风貌。后世的唐传奇,甚至元杂剧,明清小说都受到这个时期小说的影响。所以,学习和研究魏晋南北朝小说是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典籍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