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众多抗击非典的报道中,《“让我听听女儿的哭声”》(原载《邯郸晚报》2003年4月29日一版,作者肖丹)脱颖而出,先是被河北省委宣传部评为抗击非典优秀作品,后获河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抗击非典新闻作品一等奖,之后又摘取了全国抗击非典优秀作品奖。我一直在想,这篇在当时并未引起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语:非典突如其来,危及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在严峻的考验面前,党和国家领导人悉心指挥日夜操劳,白衣战士舍生忘死冲在一线,新闻记者深入采访写史存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终于赢得了抗击非典的阶段性胜利,举世为之赞叹。非典是一场灾难,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抗击非典是一场考验,锤炼和升华了民族精神。我们的新闻队伍在空前的遭遇战中得到了锻炼。“记者也是战士”,“关键时刻还是要看党报”———读者发自肺腑的评价,是对党报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赏。非典终将过去,明天更加灿烂。本期《前沿关注》讨论“从抗击非典的报道看党报如何高出一筹”,让我们一起回顾那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从中汲取进一步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3.
非典是一场灾难,更是一场考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党报担负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山西曾一度是疫情的高流行区,而山西日报社与太原市第一家接治非典患者的定点医院仅一街之隔,被人们戏称为“疫区中的疫区”。在严峻的考验面前,山西日报社全体总动员,以昂扬的精神和良好的姿态积极投身于抗击非典的报道战役之中,高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主旋律,高奏团结一心抗非典的“同心曲”、“正气歌”,高奏万众一心抗非典、迎难而上促发展的“两手抓”大合唱,凸显了党报在非常时期…  相似文献   

4.
5月12日,中直团工委、中直青联授予勇敢深入抗击“非典”最前沿采访,在报道中做出突出成绩的10名中直新闻单位优秀新闻工作者“中直青年五四奖章”。得知这一消息,我们立即约请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记者李士燕、新华社国内部“新华视点”采编室记者黄全权撰写文章,谈他们在一线采访的感受和体会。编发这组文章,我们激动不已。在严峻的考验面前,他们无所畏惧,迎难而上,显示了党的新闻工作者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崇高情怀,谱写了“记者也是真正的战士”的壮美诗篇。他们是党和人民所信赖的新闻队伍的骄傲,是全国80万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榜样。历史将永远铭记:2003年春季,在中国,在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面前,有这样一批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闻记者走向抗击“非典”报道的第一线……  相似文献   

5.
陈佃 《视听纵横》2003,(4):34-37
若干年后,如果我们回想起来,公元2003年注定是与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性疾病——非典型性肺炎(非典)联系在一起的。在这场“抗击非典的人民战争”中,人们不难发现大众传媒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面对事关国家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大危机,国内主流媒体从最初的集体失语到发出声音再到全方位的报道,有人评价媒体经历了另一场“非典型”的运作机制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在众多抗击非典的报道中,《让我听听女儿的哭声》(原载邯郸晚报4月29日一版,作肖丹)脱颖而出,先是被河北省委宣传部评为抗击非典优秀作品,后获河北省新闻工作协会抗击非典新闻作品一等奖,之后又劲势冲向全国,一举取了全国抗击非典优秀作品奖,受奖于中宣部和中国记协,这在全国地市级媒体中属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7.
今年春天,非典突来,举国上下均投入到抗击非典的战役中,西南铁道报在成都铁路局党委领导下,迅即将抗击非典作为重大战役报道来抓,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超前策划。据不完全统计,从4月11日到6月30日,西南铁道报先后编发抗击非典的各类稿件450余篇(幅),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7月,还被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全省新闻界抗击非典新闻报道先进集体”荣誉符号。近日,全国防治非典指挥部给成都铁路局发来感谢信,感谢路局和本报对全国抗击非典工作给予的大力支持。我们认为,能取得佳绩,主要是在这次宣传报道中做到了:一、报道…  相似文献   

8.
延频  林晓鸿 《今传媒》2003,(4):57-58
为了配合抗击“非典”斗争的深入开展,许多文化单位和文艺家不甘落后,积极行动起来创作反映抗击“非典”斗争的文艺作品,开展相关的文艺活动,声势之大、阵容之强是过去没有过的。中央和省市报刊纷纷以《为抗击“非典”放歌》、《抗击“非典”:文艺为国人打气》、《“非典“时期文化关注什么》等为题,对此作了一系列报道。读了报纸上已经  相似文献   

9.
2012年7月21日,河北省保定市西部山区涞源县、涞水县、易县等地突降特大暴雨,发生自1963年以来最大洪水。 面对灾情,保定市广大干部群众奋起抗洪抢险。《保定日报》编辑部在总编辑许顺兰带领下,整合人员力量,抽调骨干记者组成报道组,紧急奔赴灾区一线。在10余天的抢险救灾报道中,《保定日报》综合运用消息、通讯、特写、系列...  相似文献   

10.
在众多抗击非典的报道中,《让我听听女儿的哭声》(原载《邯郸晚报》2003年4月29日一版,作者肖丹)脱颖而出,先是被河北省委宣传部评为抗击非典优秀作品,后获河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抗击非典新闻作品一等奖,之后又劲势冲向全国,一举摘取了全国抗击非典优秀作品奖,授奖于中宣部和中国记协,这在全国地市级媒体中属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11.
在中华大地上,抗击“非典”被作为最近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新闻传媒连续地追踪着“非典”在全国乃至全球的每一微小变动。面对“非典”——人类前所未闻的疾病难题,自然,医务工作者成为抗击“非典”的先锋。  相似文献   

12.
国外新闻界有一种说法,把灾难性事件称为“记者的节日”。的确,今年的非典疫情是全人类的灾难,记者有关非典的报道也引起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我也对如何过好这一“节日”有了深切的体会。 由于笔者一直担任深圳商报非典报道的主要采写任务,在非典高发的四、五两个月里,笔者采写了  相似文献   

13.
2003年春天,首都北京一个非同寻常的季节。随着非典疫情的爆发、蔓延并逐步得到有效遏制与控制,首都北京的这个春天充满了坚韧、顽强与壮烈。我们采写的长篇通讯《决战在没有硝烟的战场———北京全面抗击非典型肺炎纪实》(见5月31日《人民日报》),记录了这段历史,记录了非典疫情曾给这座城市带来的危难、恐慌和悲壮;记录了这座城市抗击非典斗争的坚韧、顽强与壮烈;记录了因为抗击非典的斗争,而在这座城市凝聚的党心、民心、军心和蕴涵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伟大民族精神。报道在社会上尤其是在北京…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长张积慧日记———对抗非典难忘那46个日日夜夜山东全力支援北京抗击非典站在抗击非典最前沿———记中国工程院士、广东省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钟南山决战在没有硝烟的战场———北京全面抗击非典型肺炎纪实抗击非典———香港昂首踏过荆棘路非常时刻的勇士———献给奋战在抗击非典一线的护士们用生命谱写的白衣使者赞歌———记在抗击非典中以身殉职的人民的好医生邓练贤战友,请绕开我倒下的“雷区”抗击非典:让我们共同面对非典无情校园有爱———记北方交大368名学子被隔离的14个日日夜夜处非常…  相似文献   

15.
李蓓 《新闻记者》2007,(7):42-43
从2003年的“非典风波”、去年的“多宝鱼事件”直到今年4月的“龙凤汤圆风波”,公共卫生危机报道对医药卫生专业记者已不再陌生。在此类关乎人的生命健康权利的报道中,是仅仅充满激情地采写新闻.还是以一种更为审慎的全局意识理性而冷静地引导舆论?如何正确处理两者关系,把握好公共卫生危机报道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白瑞雪,女,1977年生,语言学硕士。2002年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在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从事军事新闻采编工作至今。参加了“两会”、抗击“非典”、“神五”“神六”飞行、“和平使命-2007”联合军演、党的十七大等战役性报道和华益慰、方永刚、济南军区“铁军”师、宁夏军区给水团等重大典型的报道,采写各类稿件上千篇,  相似文献   

17.
郭军 《记者摇篮》2004,(7):47-47
2003年的春夏之交。非典疫情侵扰着中华大地。面对疫情,全国人民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英明、正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无硝烟的战争。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沉着应对.共战非典。作为祖国钢都的鞍山,如何打好这次报道战役,是对我们编辑、记者自身素质的考验,也是对我们贯彻落实。三贴近”思想精神的一次检验。  相似文献   

18.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不宣而战,在我们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肆虐横行,大多数行业都遭受了损失,作为图书发行主渠道的新华书店也不例外地经历了一次严峻的考验。虽然现在抗击“非典”的战役已告一段落,但是由此凸现的问题却发人深省,使得人们再次将目光聚焦到一个  相似文献   

19.
今年 3月下旬以来 ,我们经历着一次严峻的考验 ,举国上下共抗“非典”。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审慎选择的命名 ,“非典”是严重的呼吸道综合症 ( Severe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萨斯 )。“非典”来势汹汹。这种突发性的传染病是社会公众共同面对的一场危机 ,呼唤社会各界更好地信任、合作、协调 ,从而化解压力、保持稳定。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分支系统——图书馆行业 ,我们在站稳立场、坚守岗位的同时 ,SARS突发的警示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首先 ,突发的天灾使我们更重视民主与科学。民主的重要内涵之一 ,是信息的公开性。在不损害国…  相似文献   

20.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场突发性的“非典”事件面前,社会各界人士都经受着一次重大的精神考验。单从职业的角度来看,被誉为“白衣天使”的医务工作者理所当然地首当其冲,紧随其后的就是用笔、话筒和摄像机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进行“零距离”报道的新闻工作者了。在抗击“非典”第一线,新闻工作者与医务工作者一样,秉承着崇高的职业精神,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