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前不久 ,网上流传的一则“虚拟新闻”(大陆、香港、台湾和美国四家媒体对一位老妪在街上摔倒后的不同报道 )令新闻业界同仁感慨不已。其中美国媒体的报道突出了老妪摔倒后 ,要求美国政府对她摔掉的门牙予以 1 3亿美金的赔偿。这一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数字信息 ,是其它 3家媒体所缺少的。而几乎在同一时期发生在中国的非典事件中 ,中外媒体记者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对疫情统计数据信息关注程度的差异 ,则不但验证了以上“虚拟新闻”中所揭示的中外媒体新闻报道价值取向的差异 ,同时也看出了我国媒体记者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主流媒体社会动员和舆论引导能力的生动展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流媒体是维护公民知情权的重要社会力量,发挥着信息主渠道的作用,这一点在此次抗击非典报道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凡能公开发布的信息就决不隐瞒和拖延,一时尚无结论的也坦诚告知社会。此番做法受到了公众的普遍好评。突发事件报道中主流媒体的观点与态度直接影响到公众对问题的认识与情绪。在此次抗击非典报道中,主流媒体保持了应有的理性与热情,基本做到了决策果断,调度有序,报道适时适量适度。积极的议题设置,既符合客观实际,又代表公众意愿,展示了高水平的社会动员和舆论引导能力。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在考验主流媒体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同时,也检验着采编人员坚持“三贴近”的实际效果。那些坚持一线报道的新闻工作者是值得敬重的。他们用手中的笔和纸、镜头和话筒记录下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向人们讲述着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感人故事。实践证明,坚持“三贴近”原则,我们的新闻报道就能鲜活而富有生气。主流媒体此次抗击非典的报道总体是成功的,必将在我国新闻传播史上留下熠熠生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日本主流纸质媒体《日本经济新闻》《朝日新闻》《读卖新闻》对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对其报道内容与报道版面予以分析讨论,不同报纸的不同报道倾向提醒我们,应关注中外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意识形态倾向。  相似文献   

4.
几个月来,“非典”肆虐。这场突如其来的严重灾害,改变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 尽管对“非典”疫情的完全控制尚需假以时日,但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法制化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这种与媒体运作规律接轨的行政方式,为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新闻传媒的深化改革提供了必要和宝贵的机遇。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经成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最为广泛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2003年的"非典"不同的是,当下的舆论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视媒体因为新媒体的发展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近些年来还出现了不少唱衰电视媒体的声音。但在此次疫情报道的媒体大军之中,电视媒体却是大放光彩,权威、科学的声音不断通过电视媒体发出。本文通过分析央视、卫视、地面频道在此次疫情报道中的具体做法,研究电视媒体的传播效能,并结合具体事例分析疫情报道的媒体融合手段。  相似文献   

6.
3月24日的《温州都市报》以《(非典时期的爱情)并非爱情》为题登载了一则消息,报道了浙江温州籍男模陈某给媒体来电,称在荷兰第47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获奖的一幅《非典时期的爱情》摄影作品存在着严重失实,侵犯了他的名誉权。他就此已向法院起诉,要求作赔偿精神损失,恢复其名誉。  相似文献   

7.
张芷菡 《今传媒》2016,(4):74-76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各类媒体都越来越重视宏观经济新闻的报道.其中围绕GDP的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状况的报道,是宏观经济报道的核心内容.笔者选取《人民日报》《新京报》《每日经济新闻》三家报纸媒体,结合新闻框架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这三家媒体分别在2014(1月)、2015年(1月)、2016年(1月)对上一年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报道框架进行分析,以探讨不同媒体面对同一事件在建构现实过程中的差异及原因.  相似文献   

8.
抗击非典的战斗还在继续,媒体的非典报道也在走向深入。本期论坛回顾了过去一两个月来的新闻实践,读者从中可以得到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9.
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新闻媒体经历了一场新闻大战。新华网、人民网和新浪网等以新闻见长的网站,以其独特的优势使其在突发性新闻报道中独领风骚。一、反应快速灵敏,报道实时迅速。在广东省出现非典疫情的前期,除当地部分报纸间或报道过这一严重的流行性传染病外,许多受众只能从因特网上了解这一病情及发展。而自中央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防治疫情后,因特网上有关非典的报道更是铺天盖地。而因特网由于具有信息容量大,在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能做到实时发布,再加上网络短新闻滚动发稿的优势,更可以对整个事件进行真正的追踪报道。查阅国内一些著名的新闻网站,关于  相似文献   

10.
新闻观察     
《青年记者》2012,(10):43
当前,一些媒体在新闻表达和版面设计上推陈出新,但在强调独立性的同时,忽视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请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乔新生教授的《新闻媒体的独立意识与责任意识》。凶杀案件报道不时在媒体上出现,这类报道有哪些问题应该引起注意呢?请看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刁琳昊的《凶杀案件报道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03年6月24日,是值得北京乃至全国人民记住的日子。这一天,世界卫生组织郑重宣布:从即日起解除对北京的旅行警告,并将北京从“近期有当地传播”的“非典”疫区名单中删除。世卫组织官员尾身茂博士称“这是中国抗“非典”斗争和整个世界抗“非典”斗争的一个里程碑”。 从4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等介绍中国内地最新的非典型肺炎疫情起,两个多月以至更长的时间以来,有关“非典”的话题成为全国人民最关心的话题,有关“非典”的新闻也成为几乎所有媒体报道的“重中之重”。各类媒体以最快捷的速度发布最新疫情,以最充沛的热情报道医护人员及各行各业抗击“非典”中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抗击非典新闻作品评选揭晓,《保定晚报》的系列报道“面对非典的考验”(共7篇),荣获“河北省新闻宣传战线抗击非典斗争优秀作品”奖。作为参与这项报道任务的记者,每每回想起采写这组报道时的日日夜夜,感触很多。2003年4月18日,保定市确诊首例非典患者。此后保定市共发现非典患者32名,全部是输入型(即从外地患病后回到保定)。非典疫情的特殊性和保定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把抗击非典的宣传抓紧抓好。回顾采写“面对非典的考验”的经过,我们的主要体会是:要充分发挥地方媒体优势,紧密联系实际,调动各种手段,将新闻报道做…  相似文献   

13.
一个冠状病毒出现在深蓝色的画面上,并迅速向四周蔓延。随即,跳出一行白色的字“中华民族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白字渐去,屏幕上出现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看望医务人员的图片,他们面带着笑容,充满信心。“同舟共济战胜非典”八个金黄色粗体大字闪进画面,镶在图片上———这是人民网制作的抗击“非典”大型专题《同舟共济战胜非典》的动漫形式标题。《同舟共济战胜非典》从4月份推出两个多月来,这一设计独特新颖的专题标题,陪伴着网友走进人民网抗击“非典”报道库中,寻觅自己需要的信息。这一规模宏大的新闻专题,凝聚和体现着人民网编…  相似文献   

14.
黄怀 《东南传播》2020,(12):132-133
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对公众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可能引发社会恐慌。对承担着舆论引导职责的主流媒体来说,如何做好抗疫报道,是对其组织指挥水平和新闻队伍素质的重要考验。本文以《厦门日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为例,探讨地方党报如何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发挥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舆论引导作用,推动党心民心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15.
国外媒体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段时间,非典占据了国内各大媒体的重要版面和时段,随着疫情发展变化,国外许多媒体也把SARS事件作为报道重心之一,非典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事件。分析不同国家媒体对非典这样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原则和方法,可以给我们今后的公共卫生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众多抗击非典的报道中,《让我听听女儿的哭声》(原载邯郸晚报4月29日一版,作肖丹)脱颖而出,先是被河北省委宣传部评为抗击非典优秀作品,后获河北省新闻工作协会抗击非典新闻作品一等奖,之后又劲势冲向全国,一举取了全国抗击非典优秀作品奖,受奖于中宣部和中国记协,这在全国地市级媒体中属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主流媒体“非典”报道的检索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典”,不仅考验着民众的心理素质,显现着政府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亦警醒着媒体。本文以北京、广东两地部分主流媒体为对象,检索这些媒体自2月10日至4月30日对“非典”事件的报道,希望能为进一步的分析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新闻报道力求客观、真实,摈弃主观的倾向性色彩,这一观点一直被西方传媒奉为理论圭臬,也常常是其用以衡量、攻击其它国家新闻制度的工具。早在20世纪初,客观性原则已被作为西方新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西方某些媒体却难以遵循这一准则,其报道总是笼罩在浓烈的议程设置之下,尤其是在国际报道中,它们往往按自身意识形态的标准,对他国的内政横加干涉。今年上半年,在对我国非典疫情的报道中,西方某些媒体又一次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最初中国非典疫情的传出,并未引起西方媒体的过分关注,因为当时伊拉克战事正酣。当伊拉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方媒体在疫情期间报道中的融合发展,并收获凝聚各界人心、提升新闻传播的真实性、提高传播内容的可读性及激发基层潜能四项疫情报道的成效。自疫情发生以来,各地方媒体通过多种途径紧张而又有序地报道着,在提高媒体报道水平的同时,又增强了服务群众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众多抗击非典的报道中,《让我听听女儿的哭声》(原载《邯郸晚报》2003年4月29日一版,作者肖丹)脱颖而出,先是被河北省委宣传部评为抗击非典优秀作品,后获河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抗击非典新闻作品一等奖,之后又劲势冲向全国,一举摘取了全国抗击非典优秀作品奖,授奖于中宣部和中国记协,这在全国地市级媒体中属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