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学》2023,(1):51-52
<正>同学,玩剧本杀吗?剧本杀是一种新兴的桌游活动。玩家在游戏正式开始前,会拿到一份专属于自己的单人角色剧本。玩家在游戏中要做的,就是扮演自己所选中的角色,在游戏中破解谜题,完成任务。相较于狼人杀等传统桌游,剧本杀作为一种推理桌游,具有更丰富的演绎环节和更大的发挥空间,为参与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娱乐体验和社交氛围,因而备受年轻人青睐。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交游戏剧本杀的盛行,剧本杀游戏主持人(DM)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服务职业。剧本类型的多元化为玩家带来了全新的游戏体验,也使得DM的情感劳动变得更为复杂。在情感本剧本杀游戏中,DM通过自身的情感劳动帮助玩家与游戏角色之间建立情感联系,成为连接玩家与游戏角色的“情感中间人”。研究发现,在实践机制上,DM通过时空控制来营造故事氛围,并以角色的配对、建立、巩固和维护来激活角色体验;在实践特征上,DM的情感劳动具有生成性、能动性与透明性特征,是串联起物理时空与剧本时空、游戏玩家与游戏角色之间的“情感中间人”。这一视角揭示了DM情感劳动的底层逻辑,凸显了行动主体在劳动时间、劳动对象和劳动方式上的高度复杂性,显示出DM以自身为媒、在提供短暂体验为主的内在化情感满足中的高度灵活性。  相似文献   

3.
剧本杀游戏以一个推理剧本为基础,通过多个玩家的发散,共同构筑出一个新的虚拟空间。这一虚拟空间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又是如何令玩家为之着迷的,这些问题可以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进行多角度、更全面的解读。列斐伏尔提出空间是空间实践、空间表征、表征空间三者的辩证统一,剧本杀游戏创造出来的暂时虚拟空间符合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4.
"剧本杀"游戏风靡一时。立足大学生这一群体,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对"剧本杀"游戏进行分析解构,可以发现"剧本杀"游戏具有游戏性、交互性、沉浸性等特点,同时它对大学生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与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与"剧本杀"游戏的面向群体具有一定的重合度,从对"剧本杀"游戏的分析解构中,也可获得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相似文献   

5.
刘巍 《家长》2023,(28):11-12
<正>少年爱上剧本杀不回家河北保定市15岁少年陈刚(化名),平时内向,不爱和同学、朋友交流。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邀请参与了一个剧本杀游戏,没曾想,这一“杀”竟然“杀”上了瘾,他不但把所有空闲时间都用来玩剧本杀,后来更是连课也不想上了,瞒着家人逃学,到处去玩剧本杀,本市的剧本“杀”完了,就去邻近的城市再“杀”新的剧本。再后来,陈刚甚至不愿回家,不吃饭、不喝水,只喝可乐,晚上不睡觉,沉浸于剧本角色不能自拔,最后出现了精神混乱,经常一个人自言自语。不得已,家长带着他到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儿少精神科就诊。医生检查评估后告诉家长,陈刚患上了厌食症、抑郁症和严重营养不良等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前,剧本杀以独特的沉浸式体验备受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追捧。在此形势下,“红色剧本杀”将红色教育和剧本杀相结合,将内容与形式有机融合,深刻诠释“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三因”理念,创新思政教育路径。将“红色剧本杀”融入思政教育,利用沉浸式的游戏体验营造思政教育独特的情景空间,将思政教育内容传递形式优化升级,以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为充分发挥“红色剧本杀”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在把握人才成长规律基础上,文章从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实践逻辑三个维度深入探索思政教育模式,通过创作剧本内容、打造符合思政教育需求的剧本,创新剧本形式、提升“红色剧本杀”教育意义;创立教育模式,构建“红色剧本杀”教育模式,以更好地发挥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7.
赵现珍 《家长》2023,(28):13-14
<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娱乐方式。80后这代人学生时代的娱乐是任天堂游戏机、打台球、听磁带,看《读者》《当代歌坛》《青年文摘》等杂志;现在的孩子则喜欢玩手游、追综艺、剧本杀。但无论时代的车轮如何滚滚向前,娱乐方式如何日新月异,只要家长善于发现,引导得当,孩子都能从中得到放松、缓解压力、结交朋友。家长与其每天为孩子玩什么、跟谁玩,怕孩子误入歧途而担心,不如放下姿态,抱着好奇和学习的态度,和孩子一起娱乐,既能知道孩子整天想什么,又能为孩子把关,对孩子进行正面引导,让孩子真正从娱乐中获益。以我本人为例,最初我是一个不知道剧本杀为何物的“小白”,可现在我已经成了孩子眼中的“顶级玩家”。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剧本游戏教学法的内涵,分析剧本游戏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价值,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探索剧本游戏教学法运用于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教师自觉提高运用剧本游戏法施教的水平、注重剧本游戏教学法的开发与应用、多渠道拓宽剧本游戏素材来源。  相似文献   

9.
崔薇 《文教资料》2008,(4):11-12
戏剧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不仅需要优秀的剧本,还必须经过舞台演出和观众接受才能实现其价值."沈汤之争"触及到了戏剧的本质及其价值定位问题,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围绕剧本的文学价值与表演价值问题而展开的.从二者的主次关系、接受群、艺术感染力和传播的角度来看,剧本的表演价值应高于其文学价值.剧本的创作是为戏剧服务的,其根本目的是可以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戏剧.  相似文献   

10.
<正>在以往幼儿园开展的戏剧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表演的剧本大多由民间故事、绘本或儿歌等改编而来,且通常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剧本蓝本由教师主导,倾向选择幼儿熟悉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绘本或者童话故事,剧本来源单一;第二,剧本的创编过程基本由教师单独完成,忽视了幼儿的主体地位,没有调动幼儿参与表演的兴趣,导致幼儿成为表演的“提线木偶”;第三,尽管教师会有意识地鼓励幼儿自主创编剧本,但在活动过程中,由于戏剧教学素养的缺乏,教师难以判断幼儿提出的哪些想法才有价值、适合融入剧本,也不知如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创编。  相似文献   

11.
网络游戏直播现今可谓耳熟能详,但是很多人在欣赏主播精彩的电子游戏竞技时,却常常忽略了背后涉及的著作权问题。理论上玩家操作游戏产生的动态画面,符合著作权法上的独创性要求,属于"视听作品"。玩家操作游戏的行为对游戏动态画面的产生不具有独创性贡献,著作权应归属于游戏开发者。网络主播游戏直播的行为落入"著作权人拥有的其他权利"的控制范围内,理论上构成侵权。但是从社会整体利益的高度考虑,网络游戏直播行为可认定为构成对原作品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2.
《作文与考试》2024,(6):12-13
<正>热词一:NPC文学“NPC特征:只在别人先发起对话后开口;刷我好感可能会获赠礼物;建模潦草……”近日,诸如此类的帖子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受到广泛关注。这些帖子把人称作游戏中的NPC,即指不受真人玩家操控的非玩家角色。普通人平凡的生活与网络博主晒出的精彩生活对比所产生的落差感,是“NPC文学”兴起的原因。这种落差感的落脚点在于对他人丰富多彩生活的一种羡慕,抑或是对自己平凡普通的一声感叹。  相似文献   

13.
《高中生》2007,(17)
高二的时候,每当聚会时,我们都喜欢做一种游戏:每个人写一张纸条交给主持人,然后主持人宣布这些纸条各属于谁,再由此人依照纸条的要求去表演。那天,是我18岁的生日。晚上,我买了些零食,在学校的礼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对教育游戏的广泛关注,教育游戏软件逐渐应用于学校和企业培训,成为快乐学习、有效学习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外都在致力于开发教育游戏软件的构思,并提出游戏剧本的设计是开发教育游戏的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9,(88):37-39
如今,戏剧教学逐渐成为语文教学失落的一角,日渐式微。目前剧本教学有四种"非语文"的现象,依次为:剧本教学成为"讲经说书课";剧本教学成"表演课";剧本教学成"表演艺术欣赏课";剧本教学成"大杂烩课"。必须探讨剧本教学有"语文味"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即"教什么"。一是学习通过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的手法;二是学习通过对话交代往事的手法;三是学习通过舞台说明交代背景的手法。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教育要求以有益于幼儿的成长为中心,在符合教育理念的前提下,让幼儿体会到教育的有趣。其中,童话剧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主要是通过童话故事来对剧本进行改编,然后让幼儿用语言、表情以及动作等方式根据自己对剧本的理解进行诠释,总的来说是一种用表演方式来进行的游戏,可以极大地提高幼儿的表现力。主要从童话剧的表演出发,研究在表演中如何提升幼儿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幼儿园的表演游戏大多依托教师提供的优秀文学素材作为剧本,教师的指导重点主要放在帮助幼儿记忆故事、模仿对话和动作上,“谁演得最像”、“谁说的和故事里一样”等成为评价幼儿表演水平的标准。实际上,异化了幼儿游戏,反映了教师对游戏、游戏与教学的内在关系的认识和理解的偏差。  相似文献   

18.
相对于语文教材中叙事、记人类作品,剧本这一独特的体裁属于小众化问题,零星地散落于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虽然数量不多,所占比重不大,但剧本在教材中所承载的教学价值却不可小觑。剧本的教学对于历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文学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就需要从剧本的文体特点入手,为提升剧本的教学效益奠基。提出要借助整体感知,在梳理中发展概括能力;依托表演形式,在入境中发展朗读能力;聚焦内在冲突,在体悟中发展理解能力;发挥范例价值,在创编中发展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游戏中非玩家控制角色(NPC)设计自动寻路算法是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首先模拟多目标游戏地图作为实验平台,然后以路径长度、路径安全程度和对游戏角色的耗费为评估目标,提出了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经过实验验证,算法虽然比A*算法实时性差,但其对地图全局有很好的把握,在多目标环境下,其得到的路径存在明显的全局最优。  相似文献   

20.
正大班表演游戏的剧本很多都是源于优秀的文学作品,理论上看,它应当深受大班幼儿的喜爱,但当你深入了解时,你会发现真正投入表演的幼儿为数不多,表演游戏的功能未得到真正体现。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目前大班幼儿表演游戏存在的问题1.表演道具匮乏或数量不足、单一,游戏空间狭小。多数大班表演游戏均存在道具匮乏或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