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治国 《内江科技》2007,28(1):35-36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数词成语及复合词,进而展示了英汉语数词在使用频率、构词能力和语用意义方面的异同,揭示英汉数词互译过程中的困难并解释其原因,分析了归化(adaptation)、直译 解释(literal translation explanation)以及转换(transfer)三种翻译策略在翻译数词习语时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童龄 《科协论坛》2007,(9):215-216
归化和异化翻译的讨论仍存在一些误区,最明显的是将归化与异化翻译等同于直译与意译,将文学策略和文化的意识形态同语言的策略和翻译的技巧等同起来,从而将关于归化和异化的讨论拉回到传统和经验的讨论之中,这样做有碍归化和异化翻译研究的发展。本文将从跨文化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的归化和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运用语用学理论来探讨中英礼貌用语的翻译策略。首先笔者分析了中英礼貌用语的四方面语用差异,进而提出了基于语用学理论的三条翻译策略,以期对该领域的翻译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刘励  刘珊 《中国科技信息》2007,(10):220-221
幽默带给人们欢笑,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翻译幽默,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操不同语言的人们互相之间得以分享幽默。好的幽默翻译,不仅应当译文地道,而且能够准确地传递其中的文化信息,使译文读者理解幽默的内涵。本文首先探讨了幽默翻译的目标,即语用等值,以及关联理论对幽默翻译的启示。并将幽默分成普遍幽默,文化幽默和语言幽默三种情况。通过分析英汉互译的幽默实例,着重论述了注释和归化两种翻译策略。这两种策略在幽默翻译中是可行和值得提倡的。无论使用哪种方法,使译文读者理解幽默内涵是幽默翻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康顺理 《科教文汇》2012,(7):126-127
近年来,翻译界对归化和异化的讨论很多。异化归化孰优孰劣的争论由来已久,其中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在分析常见翻译实例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归化异化两种策略的亮点和不足,旨在探讨两种翻译策略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翻译中为达到语用等效,译员必须在接受自然语言信息的过程中通过语境来寻找信息的最大关联.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规模不断地扩大,作为国际化语言表达的标志——英语的标识语越来越引起关注。当前标识语的不规范现象,极大影响着我国对外交流的形象。分析了标识语的文本类型,及造成标识语翻译失误的文化差异,指出标识语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活动,必须在语用翻译的原则下进行,并列举了标识语的语用翻译的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交际中的汉英翻译语用失误成因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泽萍 《中国科技信息》2007,(17):265-266,268
翻译是两种语言的交流,但这种交流的背后是一种文化的接触和碰撞。因此,它可被视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在翻译中,由于语言使用者受到母语规范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制约和影响,生硬套用母语的一些表达方法,便容易导致交际的失败,即语用失误。本文通过实例分析,对比多个译文文本,探讨两类语用失误,即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所产生的原因,并简明扼要的提出避免该两类语用失误的方法,从而保证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钱丽光 《科协论坛》2007,(6):180-182
翻译策略是翻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人们探讨翻译策略,通常会用二分法来谈论直译与意译、显性翻译与隐性翻译、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异化翻译与归化翻译等概念。本文着重对异化翻译与归化翻译进行探讨,追溯其根源,弄清其概念,并举例说明其所指。  相似文献   

10.
浅谈习语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秋芬 《科教文汇》2009,(11):246-246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的两种策略。本文介绍了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的内涵,并对这两大策略在习语翻译上的体现进行了阐述与例证。在习语翻译上要考虑其文化特质,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语用翻译理论作指导,以《红楼梦》中称呼语的翻译为例,阐明在翻译称呼语时必须注意文化、关系及语境等方面的因素,才能达到语用等值,翻译出既符合原文的用意、又符合译文习惯的语用等值翻译的文本。  相似文献   

12.
浅析模糊语的英汉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茜 《科教文汇》2008,(8):175-176
本文从模糊语的构成特点及语言的模糊性特征入手,通过对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的分析,提出了英汉翻译中针对模糊翻译信息进行处理的直译,意译,省略,补充,归化几项技巧,从而能准确的把握和再现源语的模糊蕴含,完成翻译的语用等效。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模糊语的构成特点及语言的模糊性特征入手,通过对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的分析,提出了英汉翻译中针对模糊翻译信息进行处理的直译,意译,省略,补充,归化几项技巧,从而能准确的把握和再现源语的模糊蕴含,完成翻译的语用等效。  相似文献   

14.
阎琦  宋倩 《科教文汇》2007,(3X):195-195,197
翻译是译者以两种文化为背景诠释原著的过程,这实质上也是文化的转换和传播过程。本文从文化差异和交流的角度探讨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问题,并指出归化与异化是个动态的问题,具体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杨巧南 《科教文汇》2007,(2X):94-94
在翻译中为达到语用等效,译员必须在接受自然语言信息的过程中通过语境来寻找信息的最大关联。  相似文献   

16.
周佳  刘玲 《科教文汇》2010,(23):124-125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策略。本文在讨论字幕翻译的特点之后,拟以电影《东邪西毒终极版》的英文字幕为例,通过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结合实例,着重分析了这两种策略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和意译(free translation)这两种翻译方法的取舍是翻译界长期讨论的话题.事实上,在不同文体的翻译过程中,直译与意译是一种互补的关系.本文通过对跨文化意识在翻译中不可或缺的阐述,以及语用预设及语用会话涵义对中餐菜名翻译的引导作用的分析来透析直译与意译在中餐菜名翻译中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郑秋萍 《内江科技》2006,(1):107-107,102
本文通过举例说明采用以译语读者为中心的归化翻译策略可以减少不规范英语的产生,提高对外宣传品的翻译质量,从而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规模不断地扩大,作为国际化语言表达的标志——英语的标识语越来越引起关注。当前标识语的不规范现象,极大影响着我国对外交流的形象。分析了标识语的文本类型,及造成标识语翻译失误的文化差异,指出标识语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活动,必须在语用翻译的原则下进行,并列举了标识语的语用翻译的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梅  董梅 《科教文汇》2007,(5X):170-170
归化与异化是一组相对的翻译策略,不仅涉及语言层面,更深入于文化层面。翻译富含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时,应当合理应用这两种策略,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