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酸雨正常雨水的pH值约为5.6(这是由于溶解了CO2的缘故),酸雨的pH值小于5.6.酸雨中的酸度主要是由硫酸和硝酸造成的,它们占总酸度的90%以上,其余为一些弱酸.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过程.一般认为酸雨是由于大量含硫燃料的燃烧,排放的SO2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造成局部地区大气中的SO2  相似文献   

2.
酸雨是环境污染的公害之一,目前我国酸雨区占国土面积的40%,其中西南地区、中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长江以南受酸雨危害最严重。重庆是我国酸雨危害最严重的城市,现已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常雨水偏酸性,pH≈5.6。人类活动把大量硫和氮的氧化物排入大气中,它们被雨水吸收后形成了pH<5.6的酸雨。煤炭中含有硫元素,煤炭燃烧产生SO_2。我国的煤炭含硫量较高,又是一个燃煤大国(煤炭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5%),因此,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硫、二氧化硫、硫酸型酸雨等是九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中的绿色化学教育内容,它们在教科书中呈现的教学方式多样:化学实验、活动与探究、资料卡片、实践活动等。本文设计了一个符合化学新课程理念和目标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中国酸雨控制区酸雨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全国74个酸雨监测站点2004-2006年降水-pH数据,通过ArcGIS空间插值,模拟酸雨pH空间分布,根据酸雨"两控区"方案,提取酸雨控制区的酸雨pH空间分布,进行GIS空间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酸雨严重区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长江以南广大地区,酸雨强度沿长江向西北和东部有扩大趋势,四川盆地酸雨区已与华南酸雨区连成一片;3年间,pH<5.6的酸雨范围相对研究区面积比值由56.73%扩大到73.11%,pH<4.5的严重酸雨区由2.15%扩大到10.41%,2006年增幅最大;不同等级酸雨范围扩大趋势明显,酸雨污染趋于严重.  相似文献   

5.
我国酸雨区面积在迅速扩大,约占国土面积的 40% .本文从化学角度论述了我国酸雨的形成过程和特点,阐述了酸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和危害,进而提出了我国酸雨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模拟酸雨对土壤酸化及杜仲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一个生长季中,在1100mm酸雨淋溶下,pH 3.5~5.6酸雨对土壤pH值及根系生物量影响不大,而pH 3.0及2.5处理组根系生物量分别降低12.5%和43.4%。同时,土壤A l∶C a值与杜仲总生物量无显著相关性,酸雨pH值与杜仲总生物量及绿原酸、桃叶珊瑚甙和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短期胁迫下,酸雨对杜仲叶的生理生态效应是导致杜仲生长和药用有效成分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而酸致土壤酸化除强酸雨(pH 3.0、2.5)外,其余酸雨处理对其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大气环境问题目前困扰全球的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有三个 ,即酸雨、全球气候变暖和臭氧层破坏。1 酸雨 主要讲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酸雨的界定 ,即PH值小于 5 6的雨、雪、霜、雹等大气降水。第二是酸雨中的无机酸主要是指哪些。第三是酸雨的成因与分布的内在联系。第四是酸雨的越境污水与大气运动的关联问题 ,如美国与加拿大、中国与日本、英国与北欧之间 ,等等。第五是我国酸雨的危害近年来逐渐加重 ,污染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 30 %以上 ,主要出现在南方地区 ,但有北移的趋势 ,其成因必须考虑到我国的能源结构 ,金属冶炼企业的分布 ,南…  相似文献   

8.
酸雨及某些有毒气体对作物的影响 ,已有一些相关报道 ,但机动车尾气作为复杂混合成分之一对作物的危害性 ,尤其是机动车尾气和酸雨共同作用下作物受到的影响 ,国内外目前尚极少见报道。酸雨严重的地区往往又是经济发达、交通繁忙的地区 ,常常受到酸雨和机动车尾气的双重污染。因此 ,研究酸雨和机动车尾气在混合作用下的污染作用显得更有意义。本实验通过人工配制模拟酸雨和收集机动车尾气 ,以单独及混合的不同方式处理苗期白菜和菜心 ,通过对各项生理指数的分析 ,发现pH 2 .5、pH 3.0的酸雨及 0 .1%和 0 .5 %的机动车尾气在单独作用下均对菜苗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机动车尾气和酸雨混合的抑制作用又尤为显著。pH4 .0和pH 5 .0的酸雨单独作用 ,对菜苗不造成危害 ,对生长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pH 4 .0的酸雨一旦和机动车尾气混合用 ,则对菜苗生长产生显著抑制作用。说明受酸雨和机动车尾气作用下的菜苗 ,对机动车尾气中有毒物质的抵抗力大大减弱 ,对酸雨的忍耐力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9.
人类发现酸雨是在1872年。联合国于1977年承认它属于全球性污染问题,与"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一并称为当代人类面临的三大灾难性的环境挑战。一、酸雨的概念及来源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大气中含有一定的二氧化碳,降雨时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形成酸性很弱的碳酸,因此正常的雨水呈微酸性,PH值约为5.6~5.7。在1982年6月的国际环境会议上,国际上第一次统一将PH值小于5.6的降水正式定为酸雨。酸雨中的酸绝大多数是车辆和工业排放的氮氧化物等酸性物质。  相似文献   

10.
人们普遍认为,天上落下来的雨雪是非常纯洁、干净的,其实不然。近年来,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大量的矿物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排放出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污染物,溶于降水中,形成了酸雨。目前,我国的很多城市,如重庆、贵阳、南宁、武汉、上海、杭州、西安、承德、青岛等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酸雨,我国的酸雨区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0%。酸雨对人类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酸雨会使河流湖泊呈现酸性,严重威胁鱼类等水生物的生存;酸雨可毁灭土壤中的细菌和微生物,使土壤板结,养分流失;酸雨会损坏植物叶子的表面保护层,降…  相似文献   

11.
早在 18 72年人类便发现了酸雨。联合国于 1977年承认它属于全球性污染问题 ,1982年 6月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还专门召开了国际会议。当前 ,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一并被认为是当代人类面临的三大灾难性的环境挑战。一、酸雨的概念界定在正常情况下 ,由于大气中含有一定的二氧化碳 ,降雨时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 ,形成酸性很弱的碳酸 ,因此正常的雨水呈微酸性 ,PH值约为 5 .6~ 5 .7。在 1982年 6月的国际环境会议上 ,国际上第一次统一将PH值小于 5 .6的降水 (包括雨、雪、霜、雾、雹、霰等 )正式定为酸雨。酸雨中的酸绝大…  相似文献   

12.
有关酸雨的内容高中教材是这样叙述的: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这是由于溶解了二氧化碳的缘故),酸雨的Ph小于5.6. 我们认为"5.6"为实际测定值.本文将通过计算得出正常雨水的理论Ph,与实际测定值做一比较.  相似文献   

13.
张静慧 《化学教学》2002,(12):20-2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②使学生了解酸雨的形成及其化学机理 ,酸雨造成的危害和酸雨的主要防治方法。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及归纳和阅读能力。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心社会的思想 ,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 ,坚定学生为建设和保护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努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 酸雨的形成、危害和防治。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化教学设备教学方法 讲述、启发、讨论、阅读教学过程[导言]我们知道 ,地球表面包裹着一层厚厚的大气 ,厚度约为 2 0 0 0km。大气是自然环…  相似文献   

14.
乐山大佛基岩酸雨影响评价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酸雨的作用下,大佛砂岩的风化剥蚀作用很强烈,为定量研究酸雨对乐山大佛基岩的影响,实地采集了乐山大佛基岩及乐山酸雨样本,搜集了大量相关资料,进行了模拟酸雨试验。研究表明,乐山大佛早期的新鲜基岩,在长期的风化剥蚀作用下,由外到内形成了粉末层—硬壳层—风化层—新鲜基岩层,这一完整的表层层次结构。这种层次模式是由岩石表面逐渐递次向岩石内部发展的。通过模拟酸雨试验还发现,乐山大佛基岩,在最近30年酸雨的作用下,风化剥蚀作用强烈.,平均剥蚀速率在0.2克/小时·平方米左右,总计被剥蚀厚度约2厘米。提出了应更高度警惕酸雨对乐山大佛裸露基岩的破坏,进一步深化对乐山大佛裸露基岩保护的相应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安静 《中学生数理化》2004,(1):59-61,58
一、选择题 L在滴有石蕊试液的碳酸钠溶液中,加人过量盐酸,加盐酸前后溶液的颜色依次为(). A.紫色、红色B.红色、蓝色C.蓝色、红色D.红色、无色 2.下列各物质分别久置于敞口的容器中,其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A浓盐酸B.浓硫酸c.NaZeo3·loHZo D.NaoH固体 3.正常雨水与酸雨的差异是(). A.正常雨水显中性,酸雨显酸性B.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5 .6 C.正常雨水不含杂质,酸雨含杂质D.正常雨水降在农村,酸雨降在城市 4.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由铜离子造成的,而不是硫酸根离子引起的,他设计的下列实验步骤中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贵 《考试周刊》2008,(48):220-220
一、什么是酸雨雨、雪、雾、雹和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pH小于5.6的,统称为酸雨。酸雨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自从20世纪50年代英国、法国出现酸雨以后,酸雨的范围逐渐扩大到世界各国。近年来我国上海、四川、贵州、湖南等地也降过酸雨。酸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有关酸雨的内容高中教材是这样叙述的: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这是由于溶解了二氧化碳的缘故),酸雨的Ph小于5.6.   我们认为“5.6“为实际测定值.本文将通过计算得出正常雨水的理论Ph,与实际测定值做一比较.……  相似文献   

18.
丽水市区位于浙西南腹地,市区所在地莲都区土地总面积1 502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28.5%,丘陵占45%,平源占26%.以丘陵山地为主,四周群山起伏,中部低落.工业欠发达,而酸雨污染却比较严重.现以该区域降水常规监测资料为基础,对酸雨污染状况进行分析,并对酸雨成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根据环保的监测,研究河池市金城江区域企业燃用煤与产生二氧化硫的关系及其形成酸雨污染的原因.通过收集1996~2005年河池市环保局金城江城区空气二氧化硫监测结果,降水监测统计资料数据,企业燃煤耗量数据等进行降水酸度计算和分析,发现金城江城区周边企业废气二氧化硫排放量占河池市工业企业废气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比率在50%~97.8%之间,企业煤耗量逐年上升,平均年增幅为26.7%,1996~2005年金城江城区空气二氧化硫监测结果均处于超标状态,1985~2004年城区酸雨发生率为20.9%~83.4%.由此得出结论:金城江城区酸雨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区域企业二氧化硫的大量排放,而企业用煤(高硫煤)耗量增加是主要的根本原因.要改善环境,防治酸雨,必须控制工业废气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并采取脱硫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全球气候变暖、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资源和能源消耗过快、土地沙漠化严重、水资源缺乏和水污染严重等。目前全世界约有11亿人口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中。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的13%~20%将面临严重水荒。全球已有900万公顷土地寸草不生,12亿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