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班会背景:学生步入高中,对新校园、新班级有强烈的陌生感。归属感的缺失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不少负面影响。班会目的:通过主题班会,消除学生对新环境的陌生感,促进师生相互认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班级凝聚力,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班会过程:1.导入金秋九月,阳光灿烂。我们这些青春洋溢的青年从四面八方走到一起,走进这个班集体。从此,我们生活的轨迹便有了一段同行的日子,我们的心就有  相似文献   

2.
樊迎光  冯俊丽 《考试周刊》2011,(85):232-233
文章介绍了高校主题班会存在的个别问题,并进行了分析。从班会主题选取、班会设计、班会总结三方面论述了辅导员如何开好主题班会。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阐述了农村中学美育的现状,然后叙述了在农村中学主题班会中渗透美育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在农村中学主题班会中渗透美育的策略,包括明确班会主题、丰富班会形式、精心设计班会内容、确保学生全员参与、完善班会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4.
班会作为中小学课程安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教学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价值.虽然班会由来已久,但其仍存在内涵不清、外延不明等问题,导致中小学班会常常流于表面或走向异化.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理论视域整体阐释中小学班会,即从本体论上考察班会如何存在、对其基本属性进行分析,从价值论上澄清班会的教育价值,从认识论上明晰班会的变革取向,对加深教师对班会的理解,切实发挥班会的育人价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主题班会是高职院校进行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载体。基于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主题班会从三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精心规划主题班会内容、精巧设计主题班会形式、精细管理主题班会过程。  相似文献   

6.
辅导员设计主题班会要遵循计划性、教育性、针对性和创新性原则,精选主题班会的内容,精设主题班会的形式,精细主题班会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田丽霞 《班主任》2014,(2):66-68
正要开好主题班会,首先要确定主题;主题确定下来之后,就要考虑班会的形式了。那么,主题班会的形式有哪些呢?1.教师主导式这是最传统的班会形式。班主任根据班级情况,就某些问题召开班会,给学生们讲道理、提要求、布置任务。班会以班主任讲解为主,学生互动参与为辅。这种班会的优点是主题鲜明、效率高,不足是形式单一  相似文献   

8.
主题班会是班集体建设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学校和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窗口和主渠道。本文就班主任如何有效地组织开好主题班会进行分析、思考,从班会主题的确定、班会的教育性以及班会成果的巩固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了班主任如何开好主题班会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扭转班主任不愿开班会、班级干部不喜欢开班会、学生怕开班会的局面,我仿照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的模式对班会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全面改革,精心构思和运作了本学期的班会,受到了全班学生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0.
主题班会是中学班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解中学主题班会开展的情况,提高主题班会开展的实效性,对广东省梅州市的237名中学班主任和679名中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梅州地区中学的班主任和学生对主题班会都有正确的认识,且能有效开展主题班会,但仍存在学生主动参与度不高、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准备不足、班主任缺乏总结反思意识、班主任缺乏开展主题班会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中学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一、心理班会的内涵及特点(一)心理班会的内涵心理班会又可称为心理辅导班会或心理主题班会,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以心理健康为主要内容的班会课,教师运用团体辅导、心理剧和心理游戏等形式,重视学生在班会过程中的体验,并对体验进行概括、总结和分析,最终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陈建军 《教师》2012,(11):8-9
高校主题班会教育是大学生德育开展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可当前高校主题班会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题班会教育要以人为本,要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就必须对主题班会进行系统化建设,在发挥学生创造性基础上,实现主题班会动态生成,实现主题班会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3.
蔡寿 《班主任》2011,(3):48
班会是最为常见的集体活动。它是以班为单位召开的会议,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健康、行为习惯教育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常规班会和主题班会是班会最常见的两种类型。常规班会又称班务会,它是班主任对班级学生一周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高校主题班会"三化"创新研究是班会主题选择的系列化、组织过程的模块化、实施过程的项目化。将主题班会作为完整项目来整合,有利于学生自主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锻炼和团队意识培养。尝试改变传统主题班会设计思路,提升主题班会完整性、推广性和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5.
班会是班主任常用的一种活动形式,但对于班会诸多问题的理解,仍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本文结合一些实际案例,反思当前班会存在的问题,追问有效班会的本质,澄清开好班会的一些基本问题. 问题一:班会的意义是什么 班主任开展班会的状态可以用"熟悉的陌生"一词来比喻.之所以说"熟悉",是因为召开班会是班主任的一项日常工作,理应成为班主任的基本功.之所以说"陌生",是因为班主任对班会的理解不一,标准不一,为数不少的班会是模仿跟风.有专家评论班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无主题、无计划、无教育、欠科学、"大杂烩"、"歌舞会"、"群英会"、单一、包办、放羊等.  相似文献   

16.
范华凤 《文教资料》2014,(28):113-114
主题班会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可当前高校主题班会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高校主题班会的开展应该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前提,遵循学生成长的阶段性特征,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班会教育活动。丰富主题班会内容,创新主题班会形式,增强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主题月班会指在道德教育中,每月围绕一个主题对学生实施教育而组织的班会。我校从2010年初开始关注主题月班会的研究,创新主题月班会的形式和内容,通过主题月班会研究课、公开课等,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8.
一堂班会课能否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取决于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即在班会开展之前对班会内容的细心设计、在班会过程中的良好把控以及在班会结束之后进行的反思和总结等。班主任应当利用好主题班会,在班会实践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的班主任专业素养,对此进行分析,期望能够提供一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班会是班级会议的简称,是面向全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形式与载体。班会,还应是广义上的班会,它既包含课程表安排的班会课,又包括管理班务中约定俗成的班会和随机形成的临时班会。召开班会,要着力解决班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让学生的心灵切切实实地受到触动、启迪、鞭策、激励。这样的班会充满教育的智慧,显得格外有生气和灵动。  相似文献   

20.
在明确主题班会内涵、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从班会主题选择策略切入,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针对当代大学生不同阶段产生的发展需求,设计班会内容,辅以探究班会组织其他关键点,分析高校辅导员开展主题班会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