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高校体育"学分制”教学分组与评价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体育基础的差异和中学体育教学的薄弱导致的大学生"三基”学习水平较差,对高校传统体育教学和"专项选修”教学提出了改革的新课题.借鉴"学分制”教学管理的高校体育"学分制”教学分组与评价模式的提出旨在针对高校体育的实际进行教学改革,有效地实现高校体育目标,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实践证明这种分组教学模式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是切实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何运健 《体育与科学》2001,22(5):62-63,74
近20年来,体育教学改革实践中相继推出了按体能分组、按身体素质分组、按兴趣分组以及按专项分组等教学分组形式,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学生的个体差异问题,但都因其理论或探作上的种种缺陷而难以推广。“学分制教学分组与评价模式”借鉴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依据现代心理学对个体差异研究的成果,提出了处理体育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的行为策略,这是对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提出学校体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高校新一轮学分制改革情况下 ,高校体育教学必须在体育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成绩评定方面有所突破 ,以便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分制下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教学管理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雷 《四川体育科学》2002,(3):80-80,83
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科学管理模式,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必须顺应这个管理模式,并根据自身课程特点,进行学分制与学年制结合的体现“健康第一”教育思想的体育教学,使高校学生的身体得到终身练习、评估与受益。  相似文献   

5.
基于“项群训练理论”的体育课程教学是按照体育的项目特点进行分类组合而设计的一组课程内容体系。文章采用心理测试、比较实验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项群训练理论”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多重性。本研究提出的基于“项群训练理论”的体育课程教学是在“完全学分制”下结合项群理论的一种尝试,目的在于探索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成功模式,不断丰富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教学的难点在于有一部分学生身体素质极差,加之他们所处周围环境的特殊性造成了“体育差生”的现象。文章分析了“体育差生”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对其实行学分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育自主择班教学分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主择班教学分组是根据高等学校的育人目标、大学生的心理动因和高校生源 特点而设计的适合于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分组形式,实验证明,这种教学分组能 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自主性和主体性,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学习效果,并使学 生的体育意识得以增强。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校"传统型"与"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比较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6  
刘志敏 《体育学刊》2003,10(2):78-80
对我国普通高校“传统型”、“俱乐部型”体育教学特点进行比较研究。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体育教学改革出现的新事物,实施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与爱好。有利于保持体育教学和课外锻炼的连续性,有利于把大学生的体育教育过程延伸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近几年,我国部分高校结合本校的实际实施了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并收到较好的效果,它必将成为面向21世纪我国高校最具有生命力的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论完全学分制与大学体育课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教育部在高等教育教学制度“十五”期间改革方案中要求在三年内全面实施“学分制”,使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继“九五”期间提出的:“由竞技体育向健身体育转变”,“体育课向课外体育俱乐部延伸”所构建起来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又面临着新一轮围绕“学分制”的教学制度的重大改革。1.学分制的兴起早期学分制又叫选修制。起源于德国,而发展和改进是在美国。《辞海》解释说:“它以学分为计算学习分量的单位;学生读满一定数量的学分才能毕业;学分制是在选课制的基础上产生的”。现代学分制的主要特征是,每人自定一个…  相似文献   

10.
论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与大学生负性情绪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创新高校体育教学的又一核心问题。笔者拟透视“情绪”这一视角,来分析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情绪的影响,以求切准大学生带有社会性的整体情绪状态,来创新高校体育教学,以实现大学生身、心、群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科技进步的成果引入到体育教学改革之中,多媒体技术为体育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针对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现状,本文阐述了研制武术《初级剑术》CAI课件的设计思路、设计过程及其在教学中的实际效果。《初级剑术》CAI课件的引入将对武术选项课教学的现代化、科学化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学校体育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校体育结构,是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改革面临的严肃、认真的研究问题。学校体育要求教学从竞技化转向素质教育为核心。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缺乏理论的指导,教学过程缺失准确的定位。把学校体育标准构建纳入教学之中,确立切实可行的体育标准,实现学校体育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3.
施志香 《体育科研》2004,25(2):68-70
通过对崇明县登瀛中学2003届三(6)班进行教学改革实验研究发现初中体育课自编、自带、自锻的"三自"活动,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参与意识,发挥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对初中的体育素质、体育能力、体育意识、锻炼习惯和融洽师生关系,建立和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等诸多方面具有一定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咨询、归纳等方法探究浙师大公共体育教学改革,通过实施分项学分制教学改革实践和研究表明: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与爱好,有利于把大学生的体育教育过程延伸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自由度扩大,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运用献资料、调查访问和整体设计针对普通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整体改革,建立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高中体育课程体系,为普通高中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育专业教材建设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崇喜  郭潇 《体育学刊》2005,12(6):91-93
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需要面向未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造性人才,课程教材的改革是其核心内容.各个院校需要根据体育专业的特点,落实教育部启动的"质量工程",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目标导向,加强教材建设,更新教材设计理念,确立科学的编写规范和方案,推进教学内容、教学体系的创新,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7.
吕钶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4):484-487
体育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研究与高等教育改革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转移政策和发展方向不谋而合。因此,建构一个科学合理、程序严密高效的体育学研究生术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一项十分重要课题,对促进体育学研究生术科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个案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对该校建立的一套体育学研究生术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剖析。实践证明,其是一套科学、合理、适用、全面的体育学研究生术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为了响应"健康中国"的号召,教育部为此针对高中体育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需要对体育课程的教育进行全面改革。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体育而言,新的教育方式是"走班制",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更加调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走班制的教学模式的出现,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使学生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从而对体育课程有更浓郁的学习兴趣,推动教学改革发展。实践证明,"体育走班制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它是未来体育课堂的主流趋势。本文以当前高中进行"走班制"改革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并且提出解决办法,为其他进行的学校提供关于走班制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本主义"是素质教育改革持续推进的重要教学理念,对于当前高校开展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细致分析了"人本主义"对于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意义,重点阐述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着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科学有效的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策略,为全面有效提升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水平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