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期问题初303如图1,C、D为线段AB同侧的两点,以A为直角顶点,分别以AC、AD为直角边作等腰Rt△ACG、Rt△ADE;以B为直角顶点,分别以BC、BD为直角边作等腰Rt△BCF、Rt△DBH.证明  相似文献   

2.
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有公共边,我们可以把这个公共边作为“桥梁”,应用勾股定理建立两个三角形中边的关系.下面举例说明.例1如图1,已知:在△ABC中,AD⊥BC于D,求证:AB~2+CD~2=AC~2+BD~2.证明AD是Rt△ABD和Rt△ACD的公共边,由勾股定理得  相似文献   

3.
题目 求证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常规证法作等腰△ABC作底边上的高AD(图1),然后证明Rt△ADB≌Rt △ADC,从而证得∠B=∠C.  相似文献   

4.
题目 如图1,在Rt△ABC中,∠BAC=90°,AD⊥BC于点D,点O是AC边上一点,连接BO交AD于点F,OE⊥OB交BC边于点E.  相似文献   

5.
(1999年山东省初中数学竞赛)如图1,AD是Rt△ABC斜边BC上的高,P是AD的中点,连结BP并延长交AC于E,已知AC:AB=R.求AE:EC.分析:由已知AC:AB=R,可求出BD:DC的值.根据Rt△ABD∽Rt△CBA,Rt△CAD∽Rt△CBA,可得AB2=BD·BC,AC~2=DC·BC,从而求得(BD)/(DC)=(AB~2)/(AC~2)=1/R~2,所以(BD)/(BC)=1/(1+R~2),然后再求AE:CE的值.我们知道要求比值,一般需借助于平行线,  相似文献   

6.
<正>直角三角形的全等比一般三角形的全等多一种"HL"的判定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直角三角形判定全等的时候只要一条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就行了呢?下面给出几种合理的解释.证明一如图1,已知Rt△ACD与Rt△ABD的一组直角边和一组斜边对应相等,即AB=AC,AD=AD.将这两个三角形两直角边AD重合拼接成一个等腰△ABC,由等腰三角形性质可知当  相似文献   

7.
错了,老师     
暑假数学兴趣小组正常开课了 .一天 ,老师出了一道文字证明题“求证 :有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经过分析讨论 ,老师证明如下 :已知 :如图 1 ,△ABC与△A1 B1 C1 中 ,AB =A1 B1 ,BC =B1 C1 ,AD⊥BC于点D ,A1 D1 ⊥B1 C1 于点D1 ,且AD =A1 D1 .图 1求证 :△ABC≌△A1 B1 C1 .证明   在Rt△ABD与Rt△A1 B1 D1 中 ,AB =A1 B1 ,AD =A1 D1 ,∴Rt△ABD ≌Rt△A1 B1 D1 ,∴∠B =∠B1 ,又∵AB =A1 B1 ,BC =B1 C1 ,∴△ABC≌△A1 B1 C1 .老师证明时画的是锐角三角形 ,而我在分析时画的是钝…  相似文献   

8.
例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谈谈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做法,与同行探讨.1利用变式让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新见解在例、习题教学中,首先注重课本结论,其次让学生拓展题设和结论,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哪怕是点滴独待见解.例1求证:三角形一条边的两端到这条边上的中线或中线延长线的距离相等.(义务教育教材《几何》第二册第105页第8题)已知:如图1,AD是△ABC的中线,CF上AD,交AD于F,BE入AD,交AD的延长线于E.求证:CF—BE.分析易得Rt凸BED丝Rt凸CFD,“.CF一BE.启发同学们思考…  相似文献   

9.
题如图1,在Rt△ABC中,∠C=90°,点D在边BC上,AD=BD,若AB=8,BD=5,则CD=_______.  相似文献   

10.
《时代数学学习》2004,(6):41-42
1 .3 6.  2 .1 5或 1 7.  3 .正确 .  [提示 ]  ( 1 )先说明△ABE ≌△DCF;( 2 )再由△DCE≌△ABF得 AF=DE ,再说明△AEF≌△DFE ,有∠AFE =∠DEF .  4.( 1 )AE =CD .  [提示 ]在Rt△ACE与Rt△CBD中 ,AC =CB . 又因为∠EFC是直角 ,故∠BCD =90° -∠AEC =∠CAE . 可推得Rt△ACE ≌Rt△CBD .  ( 2 )BD =8cm .  5 .相等 . 理由 :连结BD、CE ,则在△ABD与△ACE中 , 因为AB =AC ,AD =AE ,∠DAB =∠EAC ,所以 △ABD ≌△ACE .故BD =CE ,∠DBA =∠ECA . 又在△ADC与△AEB中 ,因为AD…  相似文献   

11.
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 与其逆定理相结合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数与形的对应关系,体现了数学的数形结合思想.下面就其应用举例如下.一、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例1 已知:Rt△ABC 中,∠C=90°,AD、BE分别为BC、AC边的中线,AD= 2 10~(1/2),BE=5.求AB的长.分析:因为∠C=90°,AB是Rt△ABC的斜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2010,(6):46-48
791.在Rt△ABC中,AD是斜边BC上的高,E是AD的中点,射线CE交AB于点F,过B作BG⊥BC交CF的延长线于点G,EH∥CB交BG于点H.求证:∠EHC=∠EHF.  相似文献   

13.
如图所示,ABCD是直角梯形,∠A BC=90°,SA⊥底面ABCD,AD=0.5,求面SCD与面SBA所成二面角的大小.解法一延长BA与CD,交于点P,连接SP.过点A作AE⊥SP,垂足为E,连接DE.∵SA⊥底面ABCD,AD?面ABCD,∴SA⊥AD.∵AD⊥AB,SA∩AB=A,∴AD⊥面SAB,∴AE为ED在底SAB内的射影.∵AE⊥SP,∴ED⊥SP,∴∠A ED即为面SCD与面SAB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在Rt△SAP中,SA=AP=1,∴AE=2/2.在Rt△EAD中,tan∠A ED=12/2/2=22,∴∠A ED=arctan(2/2)点评无棱二面角的求解,关键在于如何寻找二面角的棱.很明显,在这个题目中,已经知道了…  相似文献   

14.
题目如图1,Rt△ABC中,匕八CB一’八刀一八B;(2)C〔)2=AD一BD;(3)政〕,刀D .AB. 证’:艺八CB~90。,〔刃土月刀, :’ Rt△ACD的Rt△(泪D的Rt△八刀C.900,CD土AB.求证:(1)月CZ=D一DB一C 一一.八C AD〔刃‘’丽一入乙’入万五〔刀DAB BCAD图1 :.八CZ一AD·八刀,CDZ~乃D·BD,孩二2~BD·八刀. 此题实际上是人教版《初中几何》第二册第226页例2的推广,旧教材把这个结论称为“射影定理”.近几年的中考题中,经常出现以本题结论为背景的题目,现举例如下. 例1如图2,BC是半圆O的直径,延长CB到尸,作尸A切半圆于A,AD上BC于D,…  相似文献   

15.
引例:如图,在锐角△ABC中,∠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作CD上AB于D,在Rt△ADC中,AD=bcosA,同理BD=acosB.  相似文献   

16.
原题已知AB=AC,CD⊥AB于点D,BE上AC于点E,BE与CD相交于点O,(1)求证:AD=AE.(2)连接OA、BC,试判断直线OA、B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提供的标准答案:(1)证明:如图1中,在△ACD与△ABE中,∵.∠ADC=∠A EB=90°,∠A=∠A,AC=AB,∴△ACD≌△ABE.∴AD=AE.(2)互相垂直;证明连接OA、BC,如图2,在Rt△ADO与Rt△AEO中,  相似文献   

17.
勾股定理是初中几何的一个重要定理,它主要是用于求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而其逆定理则是用于判定一个三角形中的某一个角是直角.由此看来,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在应用上有着很大的不同,然而却有不少的几何问题必须非要应用两者“联手”来解决不可,现略举几例说明.一、先用勾股定理再用其逆定理解题1.求证三角形中的某一个角是直角例1如图1,已知△ABC中,AD是BC边上中线,AB=AD=1,AC=5,求证∠BAD是直角.证明:作AE垂直BC于E.因为AB=AD=1,所以BE=ED.设ED=x,则BD=DC=2x,EC=3x,在Rt△AED中,由勾股定理得AE2=AD2-ED2=1-x2,同理在Rt△…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或~45。因而15。角也可以说是一个特殊角.可以构造下列图形求15“角的三角函数值(我们只求sin15”的值).如图1,在Rt凸ABC中,上A一3O”。延长CA到H,使AH一AB,则上D一15”,设BC—t…AB=AD=Zt,AC。/t,CD=HC+AD=(2十八)t.根据勾股定理BD一厅近万五图1是根据15”一2X3O”构造的直角三角形.还可以如图2进行构造.在Rt凸ABC中,zA—30“,AD是角平分线,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来求sin15。另外,15”一45”-30”或15”一60a-45”.因而又可以如图3、图4进行构造.如图3,在Rt凸ABC中,zA一ZB—45”,z…  相似文献   

19.
相似三角形应用广泛,尤其在计算方面有它的独到之处,它常起到几何与代数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作用。现举例如下:一、利用相似形求线段的长例1(如图1)在△ABC中,∠C=90°,D为BC上一点,若DE⊥AE,∠ADC=45°,DE∶AE=1∶5,BE=3,求△ABD的面积。解:在Rt△DEA中,设DE=x,则AE=5xAD=(5x)2+x樤2=樤26x在Rt△ADC中,∵∠ADC=45°,∴AC=DC=樤22AD=樤13x在Rt△BDE中,BD=32+x樤2=9+x樤2在Rt△BDE和Rt△BAC中,∠DBE=∠ABC则Rt△BDE∽Rt△BAC∴DEAC=BDBA,即x樤13x=9+x樤23+5x解得x1=2,x2=-92(x不能为负数,∴x2不合题意舍去)…  相似文献   

20.
原题(北师大版9年级下册)如图1中,∠C=90°,AE=40,AF=30,在Rt△AEF的内部作一个矩形ABCD,其中AB和AD分别在两直角边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