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万品刚  马守艳 《考试周刊》2010,(53):104-105
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各自具有其特点,在汉译英过程中确定主语至关重要.本文从汉语表达内容和英语语言特点方面谈谈汉译英过程中常见的确定主语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当前,大学生在英语写作、汉译英等方面普遍存在用汉语思维来表达英语的问题。对此,笔者从常见的三种英语思维方式入手,结合学生英语书面表达的实例,分析大学生英语思维方式缺失的现状。然后,从教学实践中提出转变课堂教学目标、改善教学实践方式、加强阅读理解训练三大教学策略,以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汉译英等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3.
英汉在否定的表达方面,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本文着重分析了英语肯定句中所蕴含的否定意义现象,并从五个方面进行归类例证,强调了“正说反译”在汉译此类句子的作用,为英语的“教”和“学”提供了大量的语言素材。  相似文献   

4.
否定在语言交际中能表达修辞效果,使否定语气加强或缓和以便更好地满足交际者的实际需要。英语否定修辞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委婉否定和加强否定,二者有不同的词汇手段和句法手段,因此,其汉译的策略也不同。  相似文献   

5.
英语和汉语渊源于不同的语系和文化,其句法各具特点.通过对比英、汉语的句法特征,以一句英语名言的汉译为个案,结合剖析有关英语句型汉译的方法,认为在双语转换过程中英语句子汉译的方法既要考虑各自的表达习惯,也应灵活多变、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6.
在英语中,句子的否定结构是一种十分重要并应用广泛的语言现象。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不大一样,两否定形式也是大相经庭。本主要阐述了英语否定转移的几种类型及其汉译。  相似文献   

7.
英语的否定句一般是通过否定词来体现的,但是在英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无否定标志的否定句,本文用大量的材料分别从词汇、结构和习惯表达三方面概述了这一语言现象,并对其汉译技巧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英语中许多肯定句含有否定意义,这些否定部分通常借助于含有否定意义的词,词组及习惯句式来表达。汉译时要正确理解其内涵,才能使译忠实于原。  相似文献   

9.
英语“隐性否定”的汉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否定”是英语语言中一种常见而又独特的语言现象。只有准确地把握其词汇意义,理解其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段才能进行有效的翻译。借用翻译原则来探讨英语隐性否定的汉译,我们能更深入了解这种语言现象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0.
英语学习者在理解和使用否定表达时,常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误解。对一些否定表达结构、含义和用法进行探讨、归纳,有助于英语学习者在实践中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英语,减少或消除失误。  相似文献   

11.
在英汉翻译中,正反译是常见的翻译技巧之一,英语里有些从正面表达的词或句子,译文中可以从反面来表达;英语里有些从反面表达的词和句子,译文中可以从正面来表达。  相似文献   

12.
英语否定句的种类较多.而且其表达的意思也相当复杂。由于英语和汉语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在对英语否定句进行翻译时要根据其不同的种类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上的差异、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以及文化上的差异,使得在一种特定语言现象——否定词——的使用上存在着不同之处。而汉语的习惯表达不自觉影响到了在英译汉这一一语言情景之中,形成了语言上的负迁移现象。本文分析了现象的成因,并对英语否定词的汉译总结并分类,基于负迁移形成的原因及种类,提出在翻译实践中需关注的细节,更准确地处理否定词的汉译实践。  相似文献   

14.
英语语言表达否定的形式有自身的特点,如否定的词语、句型、语法、甚至逻辑思维与汉语相比都有较大的差异。充分理解和掌握英语否定句的特殊表达可以避开否定句翻译的陷阱,译出文化内涵,满足目的语读者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5.
英汉在表达形式、词汇选择、句型结构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因此母语迁移中的负迁移对英语翻译的影响极大。学生翻译时大多生搬硬套,有的甚至歪曲语义。大学基础英语教学中有必要在教学活动中围绕教学内容增加翻译理论技巧的讲授及训练。同时要求学生大量诵读英语经典篇章,增强语感,熟悉英语的表达习惯和模式。还要帮助学生深入探究汉英在语言及文化方面的差异,并及时进行对比总结。  相似文献   

16.
英语写作是创造性地运用已有英语知识表达思想的一个过程,因英汉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这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汉语思维的表达方式。本文针对高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汉语思维常见的表现形式,阐述高中英语写作应如何避免汉语思维负迁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英汉翻译历来是中国学生的薄弱环节,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英语的句法篇章规律缺乏了解,从而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套用汉语思维模式。为此,从思维方式、词汇、句法、语法四个层面对母语负迁移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减少母语负迁移对英汉翻译产生干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假朋友”,即源语和目的语中形式相同或相似而意义却完全不同的词、词组、成语及表达方式等,是翻译和理解中的一大陷阱,常造成翻译和理解上的困难和混淆。英语学习者需特别留意隐藏在词汇及习语、比喻和否定的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假朋友,翻译时多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切忌望文生义,否则很容易造成翻译上的笑话。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翻译实践中,母语迁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母语负迁移,是指作为源文的母语和目的语之间在结构等方面所具备的差异性,会阻碍对目的语的准确翻译.本文从词汇、句法、篇章结构方面分析了母语对英语翻译负迁移主要表现,接着探讨了在英语翻译实践中避免母语负迁移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