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处于魏晋动荡时代的阮籍在政治、思想和生活上都是矛盾的,内心很痛苦,他以仕为隐,儒内玄外,弯而不屈,放诞全真,其人格具有悲剧性。他追求宁静却浑身焦灼,力图圆通却处处分裂,而焦灼、分裂的挣扎,开拓了中国知识分子自在而又自为的一方心灵秘土,标志着一种自觉的文化人格。  相似文献   

2.
论纳兰性德的矛盾人格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兰性德受儒家理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他的一生充满了矛盾和痛苦,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存在着巨大的悖论,呈现出一种典型的矛盾分裂人格,这种矛盾分裂人格形成的原因:一是现实的桎梏和重压,二是理性的选择和扭曲.  相似文献   

3.
救场     
安静的考场内,同学们都在认真地答题.教室东北角,有一位腼腆的小男孩却在抓耳挠腮.显得焦灼不安,并不是因为遇到了"拦路虎",而是因为他需要上厕所.  相似文献   

4.
清兵在山东的杀戮在幼年孔尚任心中留下了阴影;孔的父亲的言传身教、族兄所讲的血染诗扇的故事唤起了他的民族情感;各地反清斗争的此起彼伏、任职淮海期间的所见所闻滋长了他的反清情绪;儒家“仁政”、“爱民”、“夷夏之防”思想促使他反清,而作为清朝臣子,他又必须忠于清帝,又不能反清,这一矛盾使他的人格处于分裂状态。孔尚任不满“现实自我”,在《桃花扇》中,他分裂的人格合一于理想,化身于老赞礼等爱国者形象之中。  相似文献   

5.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分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杨树兴教授作为一名"双肩挑"的年轻骨干,他一直在科研、教学和管理第一线上勤奋耕耘、默默奉献.与他接触过的人无不为他的朴实憨厚、虚怀若谷而感动;与他朝夕相处的学生和同事被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风范所感染.是的,一个人的青春是短暂的,但短暂的青春却为献身国防而郁郁葱葱;一个人的生命是平凡的,但平凡的生命却为投身教育而绽放光彩.杨树兴教授立足教育、情系国防,在平凡的岗位上用青春和智慧谱写着一曲不平凡的人生之歌.  相似文献   

6.
由于外在政治的压抑,张贤亮内在心理人格发生分裂,由此导致了他小说文本意蕴的双重性和价值认同的隐蔽性.在文本显意上,他认同政治的压抑,而在深层隐意中却是超越政治;在文本显意中,他笔下的男女主人公是夫妻或情人关系,而深层隐意中却是恋母情结和向大地母亲的回归.  相似文献   

7.
《下一代》2012,(7):4-6
周恩来是一个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和坚贞的共产主义者。他少小立志为救国救民而发奋读书,为遍寻真理而渡洋蹈海。当他找到了马列,一经确立信仰之后,便终生而为此奋斗,从此成为了一个职业革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勤务员,是他一生矢志不渝的宗旨和信条。在布满荆棘、充满坎坷的征途中,他始终为这一崇高的目标奋斗不息,没有丝毫动摇过。为了党、国家和人民,他可以履艰涉难而不折,忍辱负重而不悔。他所采取的一切方略,都紧紧围绕着这一目标,恪守着这一宗旨,这也是他之所以成功的内在动力和行动准则。周恩来,举世公认的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一生功勋卓著,才智过人,而且具有崇高纯美的人格风范。  相似文献   

8.
学生怨恨是其体验到伤害或挫折后所生发的一种不满或敌意情绪.这种情绪因自身的软弱无力而被迫压抑或隐忍于内无以宣泄.怨恨情绪一旦滋生就有可能导致学生的道德人格走向扭曲.其表现是内心向往和追求善的、好的和高贵的价值,但由于自己未能获取或欲求到这种价值,他反而会对它们加以贬低、诋毁或歪曲,虚伪地欣赏其内心所鄙视的恶的、坏的和低贱的价值.由此,他在价值上的内在想法与外在表现就会呈现出分裂的状态.道德人格的扭曲对学生的德性发展产生着消极的意义.应该要通过杜绝怨恨滋生来防范道德人格的扭曲.而引导学生自我修养则是克服怨恨滋生的根本之途.  相似文献   

9.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学生)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一辈子.   ……  相似文献   

10.
西晋名士陆机勤于事功却得到悲惨结局.前人多从宏观的社会历史角度论其悲剧.其实陆机的悲剧也有其自身人格的原因,西晋是一个正直之士不可能建功立业的时代,而陆机却积极进取,急于奔竞;又是政局混乱不能随便发言的时代,而陆机却自负高才,鲁莽高鸣;他文才绝世,但是识见短浅,结怨众多,投身失所;他性格刚烈,但行为扭曲变形,人格失范,最终人死非命而遗诟后世.  相似文献   

11.
先锋意味是刘照如小说的鲜明特点,他看重技术与形式,苦心经营叙述的各种可能性,不太在乎“写什么”,却殚精竭虑地思考“怎么写”。他不断地设置着文本的障眼法,将读者导入叙事的迷宫,在这里,人物、情节、时间地点都变得不重要,它们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而被分裂成一连串的符号碎片,或者是在不同的角色之间游离转换。其笔下经常出现的“失踪”与“追踪”、“幻象”与“幻灭”、“存在”与“虚妄”等悖论性情境,是其形式开掘的独到之处,由此传达出他内心的焦灼与迷惘,以及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哲学式探索。  相似文献   

12.
在“怡红公子”贾宝玉将大好时光和几乎全副精力投注在大观园女儿国这一美的痴迷之表象的背后,实际上也隐含着他内心强烈的成为善之先锋的潜意识欲望;他因深受父性原则影响而获得的正义慷慨的基本人格,与强烈的母性环境赋予他的不懈追索异性温情之情结恰相对照。正是这种分裂造成他无休止的矛盾和烦恼,以致他被正统的、伪善的男性世界所开除;因此,他人格的高洁和情感的深切达到了“古今第一人”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陈寿笔下的曹植“任性而行”,他一生“无愿为世儒”,因此倍受裁抑,最终导致政治的失败。黄节曰:“其曰滔荡固大节,晋室放诞之风已肇于此矣。”他的“任性”已经带有正始名士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意味。这种“任性而行”的行为方式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生命本能的体现,更是某种人格精神的外在表现。在史家心目中,曹植是自然人格的一个代表,“任性而行”是汉末崇尚任真自然的老庄人格的行为体现,是自然人格由汉末向魏晋的必然发展。  相似文献   

14.
霍桑在其《红字》中塑造了丁梅斯代尔这一形象,身为牧师却陷入情欲,犯下罪孽却不敢担当,本力图揭示隐藏于其“虚伪”陛格表象之后的分裂人格、并分析其成因。  相似文献   

15.
梁卫星 《江苏教育》2014,(13):77-79
<正>在该书《死亡教育问答录》里,作者有这样一段话:我只是一名语文教师,无论是性教育、死亡教育、公民教育,都不是我的专业擅长。只是因目前此类教育的严重缺失而生的强烈焦灼感,使得我的课屡屡从语文越界,选择了似乎不属于语言文学的话题,意在引起更多专业人士的研讨与建设。让我会心一笑的,是"越界"这一词语。事实上,在这本书里,作者再三提到了"越界"。起初,他从语文越界;继而,他从课堂越界;而后,他从学校越界……他越界得太远,我甚至已经看不到他的背影,这个词语仿佛一卷胶带,光荣地记录着他十多年的教师生涯——我得说,  相似文献   

16.
在乱世中觉醒的魏晋文人,迷惘地继承了儒家遗风的同时,为挣脱浊世的束缚,又欲求在道家自由纯真的港湾里躲避风雨.因而他们在保持着亦道亦儒的双重精神信仰的同时,个性和理想在不经意间发生了严重的分裂.嵇康以其特出的文格和人格演绎了这个特殊时代背景下文人的抗争和无奈.他在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生命意识等方面表现出的冲突和矛盾,是他自我个性和理想分裂的主要精神辖区.这种分裂是痛苦的,但也代表了前进者的足音和面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辛弃疾是一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其词作所体现的巨大人格力量和艺术成就,不仅显示了词人善于兼牧并蓄追求多样性风格的艺术功力,而且显示了词人善于创造的独特个性。辛弃疾之为辛弃疾,辛弃疾之不同于与他同时代的其他作家,主要是他苦心经营而又匠心独具的创作风格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分裂人格"指人格的善恶二重性.文艺复兴以来,不少作家一反中世纪不是将人视作天使就是视作魔鬼的看法,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了具有"分裂人格"特征的人物形象.歌德的<浮士德>是其中充满辩证法的杰作.本文从<浮士德>中两个贯穿始终、对立统一的人物浮士德和靡非斯特入手,通过具体分析,旨在说明人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善与恶是人性的一分为二,恶中有善,善中有恶,善恶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由此构成活生生的变化着的人.本文还以歌德为例,说明这种"分裂人格"即使是在这些伟人身上也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9.
1995年9月。太原。 一位来自农村中学的普通教师,令人羡慕地登上了“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的领奖台。他执教的《白杨礼赞》一课,赢得了与会500多位教师及专家的一致称赞。 他,就是天津市大港区苏家园中学的赵福楼。 熟悉他的人都说,普通而不甘平凡的白杨树,正是他人格的生动写照。 一、苏家园是不“毛”之地,他却在这里做上了“植树人”。 1985年8月,18岁的赵福楼,中师毕业后来到了苏家园中学。 说苏家园是不“毛”之地,有两层原因:一是这里土地盐碱,不见树木;二是此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教师  相似文献   

20.
读罢《演奏崇高的乐章——记岳阳县黄秀中学校长刘雄辉》一文,深深为刘雄辉的事迹所感动。刘雄辉是崇高的,他的崇高是通过他的人格展示出来的。他用高尚的人格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人生之歌,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教师高尚人格的魅力。顽强的毅力是他人格力量的基石。刘雄辉的经历是坎坷的,他11岁辍学;好不容易盼来高考,但始终未圆大学之梦;他走马上任当黄秀中学校长,而学校却正是风雨飘摇、危机四伏最艰难的时刻;当他雄心勃勃、宏图大展之时,病魔和死神却接踵而至……面对这一切,刘雄辉没有抱怨,没有退缩,而是以顽强的毅力进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