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青少年认知发展水平对荣辱观形成的影响 认知是指人们心智活动的过程和产物,即人们的所知和所思。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aul Piaget1896—1980)认为,认知发展是指个体一般认知能力和认知机能的形成及认知方式随着年龄、经验增长而发生的变化。认知发展水平是制约个体心理发展水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同时,它还是个体情感、道德、人际交往、社会行为、人生观、价值观等领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皮亚杰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0岁至1岁半和2岁)、前运算阶段(2岁至6、7岁)、具体运算阶段(7、8岁至11、12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至15、16岁)四个阶段,青少年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这是具体运算阶段之后认知发展的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一、缘起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水平(0-2岁)、前运算水平(2-7岁)、具体运算水平(7-11岁)、形式运算水平(11岁成人)顺序发展的特征.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四年级(10-11岁)儿童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其抽象逻辑思维仍需以具体形象为支柱.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是个体从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  相似文献   

3.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及青少年认知发展一般要经历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它们彼此衔接,依次发生,不能超越,也不能逆  相似文献   

4.
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他对儿童关于现实、因果、时空、几何各种物理量的守恒等概念的形成和心理运算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以及形式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在这一发展的阶段中,儿童头脑中形成了对事物的表象,而且能用词语表达出来.从而能进行最初的抽象,能理解和运用初级概念及其间的关系.初级概念是指儿童从实际生活体验中获得的概念.因此,他们能回忆过去和设想未来的事情.然而因为在他们的认知结构中,知觉成分占主导,所以他们得思维方式都是直觉思维.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l)单维思维(2)思维的不可逆性(3)自我中心(4)不合逻辑的推理.在此,通过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学园调研时对大班的20名幼儿进行实验,来验证皮亚杰的一些守恒实验从而具体分析前运算阶段幼儿的思维特征,并针对幼儿前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尝试性的提出几点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5.
小学阶段是儿童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的转变阶段。他们掌握概念的过程也逐步由具体向抽象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指出: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的儿童以形象思维形式为特征,这时的儿  相似文献   

6.
皮亚杰发展理论作为指导幼儿园教育的几大基础理论之一,经过实践,已不断转化为世界各地幼教工作者的实际经验,构成关于幼儿发展、教育的常识性观念。这些观念主要有: 1.幼儿认知发展呈阶段性。幼儿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他在研究中还发现,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与其认知的发展有相互平行对应的关系,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①无律阶段(0~5岁),这一时期儿童的行为只是一种感官动作的反应,而无道德意识可言;②他律阶段(5~7、8岁),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以“道德现  相似文献   

7.
刚入小学的儿童一般在6—8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在心理上表现出如下特点:<1>在认知发展上,刚入学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阶段过渡的时期。根据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前运算阶段(一岁半到七八岁)的儿童语言和  相似文献   

8.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包括认知发展的阶段说和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分析两部分内容,前者把人的认知发展过程分为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连续的四个时期;每一个时期的发展都受成熟和经验、社会经验、平衡等因素的影响。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培养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儿童道德发展需要智慧条件和社会性刺激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个体道德的发展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智慧发展条件和社会性刺激条件。个体道德只有在智慧发展条件和社会性刺激条件的共同作用下才能获得顺利发展。 一、个体的智慧发展水平是其道德发展的前提条件 智慧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皮亚杰和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学说的一种基本看法。儿童认知发展决定着儿童道德发展的水平,“因为道德推理显然也是一种推理,较高的道德推理依赖于较高的逻辑推理。所以个体的逻辑阶段与其道德阶段是并行不悖的。”道德认知毕竟是一种推理,推理的发展必然制约着道德推理的发展。由此可见,个体的智慧水平必然制约着个体道德的发展,智慧发展水平必然是道德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较高的智慧水平,就不可能出现较高的道德阶段。如果个体的智慧只在具体运算水平,那么其道德阶段就仅限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1和阶段2的前习俗水平;  相似文献   

10.
姜虹 《现代语文》2007,(11):64-65
皮亚杰认知发展过程理论基本内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图式。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方式。我们可以把图式看成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受三个基本过程影响的:同化、顺化、平衡。  相似文献   

11.
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现象、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及运动规律 ,而规律反映的是相互联系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因此 ,科学概念是科学知识的基本元素 ,是科学知识结构的基础。科学概念的形成是深刻认识自然现象本质特征的标志 ,也是领会自然规律的基础。因此 ,科学概念的学习是中学教学的关键。1 影响概念学习的因素1 .1 学习者的主观因素1 .1 .1 学习者的智力发展水平。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在皮亚杰的基础上将认知发展划为前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 ,抽象逻辑阶段。一个班级的学生虽然年龄阶段相同 ,但不同的个体其 3个阶段的认知发展水平是不平…  相似文献   

12.
正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过程,是属于智能或智慧方面的心理过程。简言之,认知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以皮亚杰为首的日内瓦学派经过长期研究,得出儿童的认知发展一般要经历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是一个以直觉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据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提出,中班幼儿(4—5岁)处于前运算期的思维阶段,思维方式具有具体性和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这就需要从幼儿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题材的绘画内容出发进行绘本创编。  相似文献   

14.
皮亚杰理论与教育改革--重读皮亚杰著作中译本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包括认知发展的阶段说和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分析两部分内容,前者把人的认知发展过程分为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连续的四个时期;每一个时期的发展都受成熟和经验、社会经验、平衡等因素的影响。皮亚杰的理论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影响是多方面,主要表现在:教育研究要反映时代的要求;教育教学要注意儿童的特点,不能超越儿童智慧发展的阶段;应该按照儿童认知发展的顺序设计课程、组织学习内容;教育教学应采用学生特点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5.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从个体发生学视角将人类个体的成长历程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等四个阶段,这给我们厘清行为规范教育的阶段性特点提供了有力契机。人类个体在不同年龄段表现出不同的规范意识和行为模式,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行为规范教育也呈现出不同样态。厘清行为规范教育的内在发展逻辑和阶段性特征,从现实中总结规律、抓住本质,有助于我们“对症下药”并提出有效的行为规范教育策略,从而科学地引领和塑造不同阶段个体合理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6.
科尔伯格关于道德发展的六个阶段前习俗的道德(皮亚杰的前运算思维阶段)约2—7岁。第一阶段:服从。儿童没有真正的道德观念,但他的行为可以用简单的说服形成。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正确的行为能作为手段满足自己的需要。可能表现出偶然地满足他人的需要的行为,但这仅仅是因为其结果是对他本身直接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包括认知发展的阶段说和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分析两部分内容,前者把人的认知发展过程分为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连续的四个时期;每一个时期的发展都受成熟和经验、社会经验、平衡等因素的影响.皮亚杰的理论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教育研究要反映时代的要求;教育教学要注意儿童的特点,不能超越儿童智慧发展的阶段;应该按照儿童认知发展的顺序设计课程、组织学习内容;教育教学应采用适合学生特点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 从思维的研究开始以来,抽象逻辑思维便一直受到众多心理学家的厚爱。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主体通过与外在环境的相互作用,而获得智力结构的不断改善和转换,由最初的遗传反射图式发展到后来的感觉运动图式、表象图式、直觉思维图式,最后构成运算思维图式。他根据儿童年龄特征,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出生一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15、16岁)。其中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设定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无疑,抽象逻辑思维被认为是儿童较高水平的思维形式。也许是从那时开始,我们广大的心理学家开始关注抽象逻辑思维的研究,如类比推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等;众多的教育工作也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教改实验及思维训练,探究如何最大可能地开发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  相似文献   

19.
认知学习论对当代建构主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学习理论是认知心理学派的主要理论之一。它开始于 2 0世纪 5 0年代中期 ,60年代之后迅速发展并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维果斯基和布鲁纳。他们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思想对当代建构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强烈而深远的影响。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及其影响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吸取了格式塔学派的学习认知和学习组织观点 ,提出了认知发展论。他认为 ,发展就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的一种建构过程 ,也是个体通过同化 (有机体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把新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叫…  相似文献   

20.
【活动背景】根据皮亚杰(Jean Piaget)心理发展阶段,小学二年级学生正处在“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此时,学生正脱离他律时期,进入人际交往阶段,情绪发展逐渐成熟,情感与行动已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因此,情绪调节能力对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顺利完成小学学业和保持心理健康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