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江苏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研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文章根据江苏省1997~2002年的R&D经费支出、科技人员投入和GDP数据,通过灰色相对关联度分析了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结论表明:R&D经费支出和科技人员投入均与经济增长有正相关关系,且科技人员投入对经济增长有着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深入探究广东省经济增长的真实推动因素和原因,利用2001—202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已有相关研究通常将科技经费投入、科技人员投入作为内生变量的基础上,遵循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性质互斥和数据可获得性的原则,增加科技成果投入内生变量,借鉴内生增长理论构建改进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进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的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螺旋式递推关系,即科技投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经济增长又反过来为增加科技投入提供条件和保证;科技投入整体上对区域经济增长呈正向促进作用,其中R&D人员投入与专利申请量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加稳定和持久,而R&D经费投入的正向促进作用时间相对较短;影响当期经济增长的最大因素来自上一期的经济增长,其他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R&D经费投入、R&D人员投入、专利申请量;经济增长对科技投入的贡献整体上大于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其中对R&D人员投入推动作用表现最为突出和明显。据此,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达到高效率的互动循环,提出改进科技经费投入方式方法、突出科技人员培...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科技投入与工业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灰色相对关联度方法,根据山东省2000-2005年的有关统计数据,分析了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R&D经费支出、科技人员投入与工业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比较而言,科技活动人员数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根据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区域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的数据,首先对沿海三大经济区域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做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然后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进一步研究.对三大经济区域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做了分析与比较.研究认为,在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区域中,长三角地区在各项指标中几乎都处于领先地位;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与科技活动人员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再次是R&D经费支出;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率与科技活动经费增长率及R&D经费支出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较为微弱.  相似文献   

5.
刘永爱  米娇 《科技管理研究》2013,33(2):58-60,72
运用T型关联度分析方法,根据陕西省2001-2010年的科技统计数据,建立3个模型,通过此模型对陕西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T型关联度进行分析研究。结论表明,R&D经费支出和科技活动人员投入与陕西省经济增长均有正的关联,且R&D经费支出对陕西省经济增长的贡献要比科技活动人员投入的大;在不同活动类型的R&D经费支出中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对陕西省经济增长的作用最明显;在R&D活动的三大主要执行部门中,高等院校R&D经费支出对陕西省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为突出,并根据以上结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参考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1990~2000年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政府对高校研发的资助将会对企业R&D支出产生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最终反映在企业减少其向科研机构委托研发的经费支出上。  相似文献   

7.
以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为基础,从科研经费的三大执行部门的角度,结合各国研发经费和科研人员投入情况,对比分析了我国与其他国家三大研发执行部门的研发经费投入和科研人员投入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R&D经费支出和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与经济增长存在较大的相关关系,且科技人员投入的关联性更高;高校和企业的科研人员投入,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较高;我国企业科研人员的投入以及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参考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1990~2000年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政府对高校研发的资助将会对企业R&D支出产生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最终反映在企业减少其向科研机构委托研发的经费支出上。  相似文献   

9.
研发投入是衡量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基于2019—2022年鄱阳湖自创区营业收入、科技活动经费支出、R&D经费内部支出、R&D经费内部支出与营业收入之比等指标,对比分析鄱阳湖自创区与江西省内高新区,以及中部地区自创区的研发投入指标,剖析了鄱阳湖自创区研发投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武汉市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灰色关联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文章根据1991~2000年武汉市的统计数据,对该市R&D经费投入和科技人员投入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进行灰色关联研究。结论表明,R&D经费投入和科技人员投入对武汉市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相关作用,且科技人员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探讨研发投入强度的演变规律,分析全球研发投入强度的变化趋势,总结中国研发投入强度的变化特征,确定中国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制约因素;然后,采用GM(1,1) 等维新息模型和趋势预测模型的组合预测模型,预测“十三五”时期中国的研发经费支出。采用趋势预测法和多情景模拟预测法的组合预测模型,对“十三五”时期中国的研发投入强度进行模拟预测。并从政府和企业研发投入角度,提出保障实现2020年中国科技发展规划目标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从国际上看,多数创新型国家的科技发展在工业化初级阶段和工业化中级阶段带有政府主导的特征,政府R&D资金所占的比重大多超过40%。与国际相比,我国R&D经费中政府R&D资金所占的比重偏少,中国研发投入强度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偏离了研发投入强度的演变规律,且滞后于当前工业化程度。虽然我国政府对R&D经费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但2003-2013年的十年间,我国政府的R&D经费支出占总量的比重仅达到20%-30%左右。“十三五”时期,我国在继续加大政府和企业R&D经费支出的基础上,预计2020年中国研发投入强度将超过2.5%的预期目标,达到2.6%-2.7%左右。中国有望从“世界科技大国”转变为“世界科技强国”。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江苏省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全省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全省R&D活动内部支出”这2个关键性的指标来代表科技投入,以全省GDP、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代表经济增长,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模型。以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和全省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做代表研究政府科技投入对社会科技投入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寻我国政府财政研发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运用协整方法对样本期内的数据(1989~2007)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政府财政科技拨款和科技活动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政府研发投入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从长期趋势看,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明显高于科技活动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的影响.为实现自主创新战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应借鉴国际发达国家研发投入经验,稳定增加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并优化我国研发经费支出结构,创新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大幅增长,产出却增长缓慢,科技投入与产出绩效的关系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文首次建立科技投入潜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测算了西安高新区2900多家企业的科技投入与产出绩效关系,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科技投入对企业产出绩效起着积极的作用,其中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作用最为显著,其次为人均工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影响最小。企业的产出效益也受注册资本规模、企业性质的影响。虽然注册资本规模对企业产出效益产生积极影响,但影响程度仅超过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而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则明显存在产出绩效较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R&D投资规模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R&D投资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以工业化发展阶段为主线,采用科技统计数据国际对比分析的方法,将我国1990年R&D投资规模的数据与国际上十个国家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得出了科技政策的决择必须与工业化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结论。同时对影响我国R&D投资规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贵州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利用2001~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科技活动人员数和R&D经费投入等数据,测算出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得出贵州省经济增长与科技活动人员、R&D经费投入均高度相关,且R&D经费投入对经济促进作用更显著的结论,并结合贵州实际,提出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对黑龙江省近年来科技活动投入因素5项指标的整理和研究,以"企业R&D经费支出"指标为因变量,逐一分析了它与其余科技投入指标间的关系,以利于经济、科技管理部门掌握科技活动投入因素的结构和重点,在今后的科技投入中能进行有效的事前预测和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14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根据北京市1998-2003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科技投入各个指标与北京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R&D经费支出、科技人员投入和技术引进与经济增长均有正相关关系,而研发经费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其中独立研究机构的研发经费投入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9.
邓娟 《青海科技》2022,(4):111-114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是反映一个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足的根本。文章根据近年来西宁市R&D经费投入,重点对规上企业R&D经费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西宁市R&D经费投入存在企业投入偏低、传统产业研发动力不足、政府资金引导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促进R&D经费投入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上海市科技统计2009—2013年的企业数据,用广义DEA模型对政府R&D经费投入效率进行测算,并探究投入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政府R&D经费投入能显著提高企业的经济绩效和创新成果,但是存在配置不合理和冗余的问题;信息不对称、专利数量多而质量参差不齐、政府不愿承担风险等问题使得政府R&D经费投入效率平均只有50〖WTB3〗%〖WTBZ〗;企业用于R&D的固定资产投入量和委托外单位开展R&D活动的强度能够真正体现企业R&D活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