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本《尚书》与石经本《尚书》之异文可分为五类,这些异文表现为借字与本字、古字与今字的不同;其中亦存在义近通用、异体换用和文字讹变的现象。这对于我们认识早期《尚书》写本的面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些异文也是校读今本《尚书》不可多得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尚书》这部最为古老的典籍,其文本的流传、文字的训释均存在极难解决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必须审慎从事。本文认为对于《尚书》特别是《古文尚书》,由于可以据为信史的资料十分缺乏,在整理和研究中必须信守“阙疑”的。从文献资料和《 店楚墓竹简》的研究中,本文作者认为《古文尚书》不伪于两汉之际的刘歆,也不伪东晋的梅赜。其文本在战国中期以前。 对于《尚书》文字的释义,应该充分吸取甲骨文、金文研究成果,但决不能  相似文献   

3.
在《经典释文·古文尚书音义》中有一些音切比较特殊,它们不是为字头注音,而是为字头的他本异文作音,我们把这些以注音形式标识的他本异文称之为“音注异文”。音注异文与字头之间关系非常复杂,主要有通假字、古今字、同源字、义同换读、异体字、讹误字等,它们在研究文字、音韵、训诂、校勘、古今文之别、明经解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需要倍加重视。  相似文献   

4.
谈《尚书·尧典》中的“尧舜传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尧典》是《尚书》的第一篇.《尚书》是我国最古的一部史书,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散文集子.《尚书》基本上是奴隶社会的文献,其中虞夏的文献,则是周代史官根据往古素材整理而成.这些文献,向我们提供了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必不可少的史料.这部书又被儒家奉为封建社会立身治国的经典,为封建士大夫所必读必遵的经书之一,可以说是封建帝王的政治教科书.它在“五经”中列于首位.  相似文献   

5.
阮元《毛诗注疏校勘记》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的《诗经》异文,其中一些考释被学人普遍接受。文章主要讨论阮元等人使用音韵、文字、训诂等方法判定《诗经》异文正误的原则,总结校者判断异文的方法及其语言文字观。  相似文献   

6.
东汉时,现已失传的《尚书》古文本和《尚书》今文本均并行于世。许慎《说文解字》所引,有孔安国壁中古文者.有欧阳高、夏侯胜和夏候建三家今文者,亦有在不同字条下引用同一经文,一取古文一取今文者。这为研究汉代今古文《尚书》提供了珍贵材料。同时,《说文》引《书》与今本《尚书》的异同对比研究,不仅帮助我们全面认识《说文》引《书》的体式及其动因而且可以帮助我们寻绎《尚书》的历代演变及其文字歧异的大致情况,为正确评估今本《尚书》的语料价值和史料价值提供重要的佐证。《说文》实际引用今古文《尚书)149例,多取今文《…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诗文中存在着大量的异文情况,其中最受关注的是《饮酒》其五中“悠然望南山”与“悠然见南山”,即“望/见”之异,宋代苏轼对于陶渊明《饮酒》其五的精妙解读,对于该诗的经典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陶渊明经典地位的确立也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将通过“望/见”之异看后世对陶渊明诗文异文的接受情况,尤其是苏轼文人集团对陶诗的解读从而产生的“苏轼效应”,并结合田晓菲的《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分析这种对于异文的选择对陶渊明诗文及陶渊明本人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整理和研究古代文献,不仅对研究古史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促进历史教学也是大有补益的。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尚书》(即《书经》),是传世最早的一部文献资料。前人所谓“《殷盘》、《周诰》,诘屈聱牙”,反映出整理和研究《尚书》的艰难。最近,由郑州大学李民先生编写的《尚书与古史研究》一书(以下简称《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就是一部专门探讨《尚书》与中国古史关系的学术性著作。该书收有九篇论文,主要是研究《尚书》有关篇章的内容、制作时代以及在中国古代历史研究中的价值等问题,并结合运用了考古发掘、甲骨文、金文和其它文献资料,对中国古代史,特别是夏、商时期的历史进行了探索,也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书”、“尚书”、“书经”这三个称谓反映了不同的时代对于《尚书》不同的理解以及人们对其不同的认可程度。《尚书》的性质是“上古政史资料的汇编”,《尚书》的成书最后是由秦王朝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0.
上海博物馆最近公布了该馆所藏并整理的一批“战国楚竹书”材料,其中包括《礼记·缁衣》等重要经学文献。作为差不多同时代、存在文献学上宛密关联的出土材料《郭店楚墓竹简》也保存了《礼记·缁衣》篇。两种出土文本记载的《礼记·缁衣》所援引的今本《诗经》有关文字,也都赖以保存:这对于比勘传世文献,研究经学史上诸如版本、异文等一系列有关重要问题提供了前所末  相似文献   

11.
《经典释文·古文尚书音义》载录了陆德明所见的版本异文共计217个,含有这些异文的条目中兼录注音的有149个。这些音切与该条中的异文有着复杂的关系:有的为字头注音,有的为异文注音,有的为字头和异文注音,有的只是辨别异文。仔细考辨这些音切与共现异文之间的关系,辨别这些音切的性质与层次,不仅有利于深化对《经典释文》体例的认识,也有助于利用这些音注材料进行语音研究。  相似文献   

12.
关于敦煌写本S.5604号《籯金》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但部分字句始终没有得到准确辨识和校录,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写卷本身字迹不清、文字存在俗写讹变、整理者对异文比勘不足。今结合多种图版,在充分参比不同写本以及写本与传世文献的基础上,综合形音义诸要素,从疑难字考释、问题句校勘两个方面对S.5604号《籯金》写本上的10处疑难字句加以考校,以期助益于《籯金》系类书的整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章太炎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经学大师,著有学术价值巨大的《尚书》研究著作和文章。他的著述大多在当时就被整理出版,并刊载在各期刊上。其中,《太炎先生尚书说》为诸祖耿整理章太炎治《尚书》的文献汇编,《古文尚书拾遗定本》是章太炎探究《尚书》的代表性著作。章太炎《尚书》研究,在论述《尚书序》、解《尚书》和探析《尚书》学术史等方面做出超越前人的贡献。总结和梳理其治《尚书》的成果,既有助于我们寻绎其《尚书》研究的学术价值和晚年的经学思想,又能推进中国《尚书》学和对中国经学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阿诗玛》异文在民间广为流传,对其进行叙事时间分析,可发现《阿诗玛》异文的一个叙事特征:在叙事频率上“单一叙述”大量使用,而“概括叙述”和“多重叙述”很少使用。这一现象的出现充分地反映出《阿诗玛》异文的口传文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刘向校书与古文献流传为背景,重新讨论了西汉“中古文经”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秦府图书的存佚、《别录》的性质等问题。认为西汉秘府所藏“中古文”《尚书》在书写形式、抄写时间、庋藏地点、考校今文的时间四个方面与“孔壁古文”《尚书》不同,它们不是同一版本。“中古文”应是秦府图籍的遗存,未栽入《汉书·艺文志》的原因则是《七略》实际上是刘向刘歆父子所整理图书的目录,而非西汉中秘及外府的藏书目录。  相似文献   

16.
《文苑英华》收录了本于唐人范传正所编李白"文集二十卷"中的二百六十余首诗文。因范编李白文集来源甚杂,致使《文苑英华》所录李白诗有诸多异文。一首诗,至关重要的无疑是题目,而题目有异文,则关系重大。本文择出《将进酒》等七首诗题目颇为重要的异文加以辨析,或有助于李白文集的整理、研究。  相似文献   

17.
何青 《文教资料》2010,(32):17-18
《本际经》作为敦煌道经的重要部分,其语言文字极具研究价值。因其写本众多,各写本文字各具特点,其间异文众多,为我们研究隋唐时文字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本文力求从文字学和训诂学的角度进行考证,从研究写本原卷的角度出发,通过几个例子,描述各写卷间的异文情况.并说明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今文《尚书》中否定副词的用法比甲骨文有所发展,同后世文献相比,又有所不同。通过对今文《尚书》中的5个常用否定副词作穷尽性的研究,对它们的用法进行了详尽地描写,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尚书》时期,“不”和“弗”、“勿”和“无”之间的分布无明显的对立现象;“弗”和“勿”的用法同后世有所不同,其及物动词后都以带宾语为常;“非”字用于判断句还不是最常见的用法。在汉语史发展过程中,《尚书》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散文的欣赏     
文学艺术的百花被春风吹的炸蕾吐艳,万紫千红。在这阳光明媚、流芬溢芳的情景,我们来欣赏散文艺术这枝花,更有一番情趣。根深叶茂花含露散文这枝花,在我国文学艺术的百花园里,称得上“元老古枝”,它经受了世间的风风雨雨,而今,更见其根深叶茂,新花含露。“散文”这个名称虽然在宋代才出现,但是,宋代以前就有了散文。有人称我国为“散文之国”是有一定道理的。殷商甲骨文的发现,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散文就开篇了。不过,当时的韵文和散文还混杂在一起;周代《尚书》的问世,是散文开始独立的标志。随后,散文在我国历史的进程中出现过几个繁盛时期。先秦的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左传》《战国策》等的出  相似文献   

20.
道经文本在流传过程中辗转传抄,讹误颇多,研究中古道经的异文现象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大洞真经》是道教上清派最根本的经典,《大洞玉经》则是对其进行删改及注解而形成的版本。通过对《大洞真经》与《大洞玉经》进行文字、词汇等的对比分析,对两书经文的正误作出判断,并总结文本之间传抄致误的规律。这不仅有助于正确释读经文,也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古道经语言,从而深入挖掘道经对于中古汉语史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