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信息网络的蓬勃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各类作品及信息的广泛传播与共享,另一方面,也冲击着传统的著作权保护问题。由于网络环境下作品传播简单、著作权保护困难,著作权人的利益受到威胁,因此,网络作品著作权侵权现象亟需一套完整法律的规范和约束。  相似文献   

2.
著作权的扩张、限制、反限制均是在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发展的不同表现形式,但它们同时又受著作权永恒的主题--利益平衡这根主线的牵制,著作权的发展始终围绕这根主线上下波动.著作权法即要完成作者权利的保护,又要妥善处理著作权人与社会公共的权益关系.  相似文献   

3.
著作权的扩张、限制、反限制均是在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发展的不同表现形式,但它们同时又受著作权永恒的主题——利益平衡这根主线的牵制,著作权的发展始终围绕这根主线上下波动。著作权法即要完成作者权利的保护,又要妥善处理著作权人与社会公共的权益关系。  相似文献   

4.
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也使网络作品的知识产权受到了严重侵害,网络侵权已成为著作权侵权案的重灾区。网络著作权应充分利用现行法律法规进行保护;构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明确网络著作权侵权赔偿标准。同时,网络著作权人还可以采取控制接触作品、控制使用作品、保证支付报酬等技术措施,从而保证网络著作权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5.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在网络技术与数字化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为更好地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而产生的著作权方面的拓展性权利。该权利的设置,在全面保护著作权人利益、鼓励创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特别是对著作权人作品的过度保护不利于作品的流通,进而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权利设置的最终目的都并非单纯保护某一群体的利益,而是实现利益分配的平衡。信息网络传播权制度的设计应统筹考虑著作权人、网络发展、社会利益等多方因素,具体措施包括对权利的客体作准确具体的分类,设计全方位、多层次的权利限制制度以及建立保护著作权的集体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信息资源是网络信息资源的主要形式,它由实体信息资源和虚拟信息资源两大部分构成.无论是哪种信息资源建设都涉及到著作权问题.目前,应从处理好与相关著作权人的协商谈判、加强保护著作权的技术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加强知识产权的执法等几个方面,加强时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中著作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网络中侵犯著作权的行为越来越多。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权益,法律为著作权人设定了“通知”的权利,为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了一个“避风港”,但是却忽视了网络上传者的权益。故有必要重构上传者权益,追究著作权滥用者责任。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管理日益重要。本文从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意义入手,逐层分析在网络这个特殊环境下著作权的特点,著作权保护所面临的新的挑战以及著作权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网络传播的便捷性、快速性和自由性,加速了人类文明成果的传播,但同时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以各种新兴方式侵犯著作权人的权利,因此,减少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发生,完善网络著作权保护体系成为我国立法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我国相关规定及其他国际公约,对我国网络著作权侵权和救济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0.
著作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一直在寻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发展。在网络环境下,传统著作权保护体制正经受着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分析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所面临的新挑战及特点,归纳出网络环境下薯作权保护所存在的焦点问题,如“临时复制”、“超文本链接”及“数字图书馆”等,并通过吸收借鉴国际公约、条约中有关著作权保护的先进经验,提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宜在网络环境下实施的著作权保护新方案。  相似文献   

11.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又不必向其支付报酬,基于正当目的而使用他人著作权作品的合法行为。我国著作权采用列举方式明确规定合理使用的事项。网络环境下,这一判断标准已很难适用。因此,我国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可以在传统模式基础之上,借鉴美国判断合理使用的标准来判断使用者的行为是否属于合理使用,即使用目的与性质、被利用作品的性质、使用作品的数量与重要性、使用对作品潜在市场或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作者与著作权人不是同一人的情况下,作者与著作权人产生分化。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两大法律思潮对作者和著作权之间的利益调整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在当今强化著作权保护的前提背景下,考虑著作权人与作品使用者之间的利益调整问题之前,需再次从著作权法的原点出发,将作者和著作权人的关系重新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13.
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作品的传送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peer to peer(点对点网络技术)的出现导致个人用户可以未经许可自由使用受著作权保护的资源,这实际上将削弱著作权体系的激励作用,那么就需要对现行著作权制度进行整合———施行非营利性使用著作权补偿金制度。通过该制度之运作,著作权人得以就网络个人非营利利用其著作行为取得一定补偿金;一般个人用户可以依其消费使用习惯得以利用著作,这才符合著作权制度之价值追求,维持社会之稳定态势,促进文化繁荣。  相似文献   

14.
判断第三方插件是否侵犯宿主软件著作权,需要考虑最终用户、第三方以及宿主软件著作权人三方的法律关系,以及第三方插件如何影响了宿主软件的功能。对于未经授权的第三方插件改变宿主软件的功能,从技术手段上来看是修改和拦截。修改可能会侵犯宿主软件著作权人的修改权,拦截则会侵犯宿主软件著作权人的保护作品完整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开发者应当考虑开发插件是否会影响宿主软件的性质和功能,避免自己的插件作品侵权。  相似文献   

15.
微信公众账号和微信个人账号转发的文字、图片、视频和录音等是否构成作品,需要根据“独创性”和“可复制性”来判断。微信平台转发作品侵犯著作权人的多项著作权。已发表作品电子化权属于著作权人。电子化权在我国表现为信息网络传播权。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著作权法?第33条第2款的排除,值得商榷。微信平台上作品著作权侵权行为需要通过完善立法来规制。  相似文献   

16.
如今著作权保护具有许多新的特点 ,如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已经扩大 ,著作权的国际保护得以加强 ,合理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等。这些使得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面临着许多新的著作权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数字作品版权保护问题迫在眉睫,而把数字水印应用到文件系统中来保护版权和记录关联性是一个开创性的尝试。首先介绍了ISTFS文件系统及该文件系统的安全机制,然后把数字水印技术应用到ISTFS文件系统中,通过文件中的数字水印信息记录操作系统的关联性,不但实现了对数字文件的版权保护和传播追踪,而且达到了对文件系统的开发者及所有者权益的保护,这也是数字水印技术在操作系统安全机制中应用的最新尝试。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权是数字版权保护法律环境中版权人和邻接权的享有的一种专有权,电子出版物制作中对版权作品的利用受到该权利的制约,对此可以依据拟使用作品的不同版权状态采用不同的数字化权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数字水印技术是版权保护中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是一种可以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保护版权和认证来源,是多媒体信息安全研究中的热点,它在数字产品的版权保护、商务交易中的票据防伪、声像数据的隐藏标识和篡改提示、隐蔽通信及其对抗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