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人的本质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是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本质思想的经典论断,它不仅科学回答了人的存在方式是实践、劳动,而且揭示出人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特征;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它揭示了人具有社会性的本质特征;马克思后期关于人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进一步阐释了人的本质的最普遍的表现形式,以及人的本质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原因。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种经典表述,体现了其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发展并不断深化的逻辑过程。我们在认识人的本质这一问题时,应该从以上三方面把握。只有这样,对人的本质问题的认识理解才能全面而且深刻。  相似文献   

2.
人的本质是由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现实本质构成的一个对立统一体。人的类本质是人区别于其他自然物的活的规定性,在人的活动中表现出自由自觉性、主动创造性和自我意识性;人的现实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区别的特性,表现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将人的类本质、人的现实本质对立统一起来对待,才能对人有一个完整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满足了人们物质需要,却导致人们精神追求和主体价值的丧失。产生该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的需要价值向度的偏离。确立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为人的需要的价值向度是马克思恩格斯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旨归,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现实要求,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4.
人是社会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的社会关系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实践揭示了人的本质特征,构成了人的存在发展方式。人是社会的主体,人所追求的社会进步归根到底在于人自身的发展,它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人的本质观与历史观是相互促进的。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达到了对人的本质全面、准确的认识。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是全面和重点的统一,是历史性和客观现实性的统一,是自然属性和一般的类特性社会属性的统一。他的人的本质观的理想性方面被我们忽视了。  相似文献   

6.
人的本质问题是一个众说不一的问题,人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和关键问题,人的本质可以从不同的视域和层次加以阐释。人作为现实的生命存在、类存在、社会化存在,究其本质就是处在社会关系中、基于生命存在和发展的需要、保持其自身发展的自由自觉的劳动。  相似文献   

7.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对象,特别是2001年江泽民“七一”讲话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以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以人为本”确定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原则以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更是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并取得相当多的研究成果。新世纪以来,理论界主要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的方法论前提、内涵、实现条件与途径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以人为本、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论述。  相似文献   

8.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是人的素质的提高,本质特征是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关注人的主体性和人的思想素质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它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人的本质问题是哲学史上的永恒话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哲学家们对干人的本质各有说法,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科学论断,不仅揭示了人的本质发展和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同时指明了探讨和研究人的本质问题的科学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海德格尔始于《艺术作品的本源》等文本的艺术之思,实乃对艺术存在与人的本质关联难题之思,而这又是通过对艺术家在艺术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重新清理来实施的。他强调艺术家在艺术创造活动中的“通道”作用及其虚怀以待的创作态度、隐身而退的出场方式以及接受和汲取的出场特征。海德格尔的这种艺术创造观在其后期逐渐发展为真理发生存在论意义上的人的诗意生存思想。此思想与马克思的感性实践存在论思想,在诸多方面构成了相异又互补、对立又统一的深层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11.
生产力包括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人才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过程本质上是人的全面发展过程,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标志就在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着重从考察人的本质入手,把对人的本质的探讨与对人类解放的追求放在核心地位,提出通过积极扬弃现存社会中的异化现象来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现阶段,应通过协调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增强人文关怀,注重人文价值追求等措施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象化是作为特殊对象性存在物的人的自身本质的固有规定性,反对把对象化作‘实践化’理解。对象化与实践根本不同。就其与人的本质的关系而言,实践是人的本质的具体历史的现实展开和最终实现的基础;对象化则是人的本质的全面生动的昭示和真正完整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两个重要问题。这两个问题互为前提和基础。社会可持续发展应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而人的全面发展必然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高校应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强化素质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5.
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所在,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文化是人类的生存活动和实践方式对象化的结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网络文化正逐步改变人们的实践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风貌。从文化哲学视角探讨人的全面发展在网络文化下的时代内涵与价值意蕴,使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得到拓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经过三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成功实现了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体制改革成就的取得,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动力之源、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科学维度与价值维度的统一。从内在涵义看,它将人的价值规定为自由、创造和全面发展,把为“每个人”创造价值、实现全社会的共建共享作为价值原则,把为人民群众创造有价值的生活视为所有行为的“最高标准”,这种人本价值论真正解决了价值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倡导"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展开了对人的研究。从马克思提出的人的本质入手,把社会人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协调人、社会与生态之间关系,使其达到和谐"共赢"的效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费尔巴哈称自己的哲学为人本学。他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的关系等方面来进行深入地探讨。他认为人的社会本质是人的最高本质,而绝对本质,即理性、意志和心,则是人之为人的特殊规定性,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依据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审视体育在其中所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纵观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形成与思想内涵,人的发展不是片面、畸形与单一的,而是体力与智力、能力与需要、个性与自由的多维度的全面发展,体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维度。“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一个社会形态的历史演进过程,在“人对人的依赖”中,体育是对奴役的反抗;在“人对物的依赖”中,体育是对异化的拯救;在“个人的全面发展”中,体育是与生命和谐统一的重要元素,使人获得“完整的人”的人性品格。生命的内驱引发人类本性的体育需要;生命赋予寻求自由个性的体育能力;生命的呈现倡导社会关系的体育实践;生命的彰显实现完整品格的体育价值。“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发挥人所特有的存在本质,体育是实现“完整的人”的生命创建与生存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