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国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在近年来迅速发展。但在某些地区,因遇到的一些问题未得到及时解决,致使其教师继续教育流于形式。要改善现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需要引入新的思想和理念。混合学习是目前教育技术的研究热点,它综合了传统学习和数字学习的优势。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师继续教育采用混合学习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应在于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其发展现状与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国家2035年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的教育战略目标为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构建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的要求和学历继续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为何必须走高质量的道路,在终身学习的视域里提出了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供给的高质量发展方略,以期对其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教师继续教育取得了新进展,目前我国教师继续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新的教师继续教育方式——移动学习,有助于提高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水平。移动学习具有无线移动性、高效便携性、广泛性、交互性、共享性、个性化等特征,并具有特定的基本结构以及实现形式,其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对教师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在近年来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使教师的继续教育流于形式.为了改善现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需要引入新的思想和理念.混合学习是目前教育技术的研究热点,它综合了传统学习和数字学习的优势.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师继续教育采用混合学习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库伯经验学习理论强调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教学经验,因此,在继续教育中应当重视其教育教学经验的作用。以其学习理论来审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模式,有利于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重视挖掘、提炼、利用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为我们改进教师继续教育,提高继续教育的效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网络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教育是一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学生有了问题,通过网络可以和老师随时保持联系.网络教育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的远程教育,它是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手段和途径,因为它打破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使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它为所有愿意进行继续教育的人提供了学习和发展的广阔途径,为社会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让各类在职人员能够有机会选择自己所需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应以崭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采用新模式和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提高信息技术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接受继续教育是为了继续学习,继续工作,继续享受,继续焕发生命活力等。继续教育的目的决定了它的性质及其价值、功能和内容、形式、方法。继续教育发展要根据其性质不断改革内容、形式和方法,以适应学习化、信息化社会对学习和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继续教育是指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或获得相应学历后,进行的继续学习和进修,也可称为再学习。继续教育包括在职学习和脱产学习。目前,脱产进修仅限于学历方面或骨干教师培训方面,而更多的教师的继续教育则要依靠自己自觉自发地边工作边学习。在现代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的继续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不学习、不接受新知识,吃老本、凭经验,就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那么,面对当今高科技的信息时代,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应学些什么呢?一、学习音乐教育的新知识、新理论当今音乐教育体系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的高速发展而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析了在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试点单位和教师如何引导学员学会学习方法,为学员提供一切学习支持服务。让学员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学习实现与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沟通。  相似文献   

11.
以信息教育促进素质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素质教育应该结合这一时代背景。信息教育能通过计算机技术充分满足人的主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需要,同时还寿命人们建立起一种科学的学习态度。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在信息教育中计算机技术的两重性。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问题日益严重,而单靠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显然不能解决以上问题。高等学校在对大学生思想和心理问题日益关注的同时也在探索如何突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模式。寻求适合当代大学生发展特点的新型的思想和心理教育模式,是目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问题的学习与我国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不断吸收和引进国外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新成果,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是国外广泛采用的一种先进学习策略和教学方法,它和我国素质教育以育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理念是一致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因此,加大基于问题的学习的理论研究,并运用于我国教学实践中,对我国的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美国机器人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益  张剑平 《现代教育技术》2007,17(11):108-112
机器人教育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有系统的理论指导,也缺乏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本文分别对美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中的机器人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在基础教育领域,从实施类型出发,介绍和分析了若干典型案例及其特色;在高等教育领域,从机器人课程与机器人学习平台两方面,分别选取了较具代表性的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程以及俄勒冈州立大学的机器人学习平台TekBots作为案例。最后探讨了美国机器人教育的特点以及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进程中,终身教育与远程教育的关联性及其相互影响,是一项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以"终身教育-远程教育"为研究主题,采用文献计量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剖析这一关联主题的研究状况,得出以下结论:研究"终身教育-远程教育"主题的论文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终身教育和远程教育之间存在两种关系,即"整体与部分"和"目的与路径"关系;与此相对应,远程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扮演两类角色,即"教育形态(或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角色。在当今网络环境支撑的知识时代,远程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智慧学习环境的形成,为高校课程从传统教学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转型提供了大好机遇。从课程教育评价视角构建课程素质教育活动的一般模型。课内实行唤醒、鞭策、激励等评价机制,以达到驱动课外完成课程自主学习目的;构建并执行课内驱动课外、课外学习成果充实课内的课程教育目标和评价体系,最终将课程素质教育目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盲人高等教育发展缓慢、专业数量少,教育质量受到影响。通过学习资源中心的建立,可以实现残疾学生学习的无障碍,提高盲人高等教育的质量。在盲人学习资源中心,建立网络学习条件和环境,可以开拓盲人学习的视野和信息量,提高盲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盲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论现代远程对话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的教育是一种对话教育。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对话作为一种教育现象客观上无处不在,现代远程教育其实质是对话教育。对话是一种有效的导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它不断促使教师与学生构筑起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共同体。参与现代远程教育的师生,必须认识对话、尊崇对话、学会对话,对话是一种必须坚持的导学观、学习观、文化观。  相似文献   

19.
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较新型的教育形式,已逐渐为社会大众所熟悉和接受,成为构建终生学习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教育公平问题日益为大众所关注,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degree of active learning, participation and engagement of civic, soci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SPE) pupils through an analysis of interview and focus group data, supplemented with key findings from a survey undertaken with CSPE pupils. The study focuses on pupils’ views of the status of CSPE, their experience of active learning, or its absence, and the benefits pupils derived from active/experiential learning. These findings are presented in terms of gender and school-level differences and are analysed within an appropriate participation framework.

The importance of citizenship education is conceptualised through a review of participation theory and the rationale for engaging pupils in active/experiential learning. It is argued that whilst it is important to engage young people in this type of learning, it can only be achieved if teachers believe in it and are willing to give pupils the appropriate autonomy needed to succeed. Examining pupil accounts of CSPE and active learning reveals there is a disparity in perspective between pupils who, in some schools, have benefited greatly from CSPE (through increased confidence and skills development) and those in other schools, where some pupils appear to have subverted active learning and have benefited litt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