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是常州师范2000年届自然专业班的学生,平时对贵刊特别感兴趣,偶尔看到2000年第2期24页黄贤英老师的《对电热实验的商榷和改进》一文,再对照自己教学《电热》这一课的体会,觉得有几点不同意见:a.仔细分析这一课,正如黄老师所阐述的:本课必须以实验为手段,通过实验,让学生自己得出电流通过导体,导体会发热的结论,但按照教科书上的实验,学生做后确实很难感觉到现象。黄老师作了如下改进:先用电烙铁接通电源让学生触摸———然后让学生看现象———最后教师讲解得出结论。我看这样的改进设计,虽然能解决疑难,但不能真正体现自然教学中学生进…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会做电热实验,能用多种感官观察、体会实验现象,归纳出导体发热的原因。2.知道什么是电热,认识常用的电热器,知道白炽灯发光的原理及构造。3.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4.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的教育。教学重点电热及电热器的认识,电热实验。教学难点电热原理。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干电池、细铁丝、细铜丝、细钨丝、卡口灯泡、螺口灯泡。2.演示材料———电烙铁、电炉、电热丝及有关媒体资料制成的课件。教学活动一、创设情景,激发起思维的动机。1.播放情景录像:学校门厅亮着的大灯;城市的夜景;广场的夜景;面包房的电烤箱;正…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在小学科学"电热"的教学内容中,教材首先让学生用铁丝连接电池的正负极,组成1个短路电路(图1),然后让学生用手触摸连接的铁丝,体会有什么感受,由此让学生初步体验电热现象.再让学生用铜丝做同样的实验,体会有什么感受,从而得出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这种由电流产生的热叫做电热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教材的选择与设计1.本课是在第三课‘’电热”一课中学习了“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这种热叫做电热”和“导体通电部分越长、越粗,电流越小,温度越低;导体通电部分越短、越细,电流越大,温度越高”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的。它可以说是“电热”一课的延续,是电热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本课重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因此,在教师用书第ZO页中明确提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此,教师一定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制作,亲自操作。只把本课内容当作知识进行传授,由教师演示,是不符合本课…  相似文献   

5.
五年制小学自然教材第六册《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一课,其教学目的要求是:1.指导学生认识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性能和它们的用途。2.向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育。为达到这一教学目的要求,课堂教学时应结合自然学科的教学特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指导学生实验,帮助学生获得关于物体导电能力的感性认识 教学这一课时,应指导学生去亲自动手实验,从中感知导体、绝缘体的导电性能。课前让学生准备充足的实验材料,例如:干电池,小灯泡,各种常见的导体(像小刀、钉子、  相似文献   

6.
上课前 ,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上课时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或直观教具 ,向学生作示范性的实验。实验进行时 ,要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观察到实验对象与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 ,指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教学《电热》一课时 ,准备好电吹风、电饭锅 ,先向学生讲解这两种电器的电热部件 ,接着把这两种电器通电 5分钟 ,拔掉插头 ,让学生逐个摸一摸 ,有什么感觉 ?(发热 )。这样学生从实验的现象归纳出 :“电流通过导体的 ,导体会发热。”由此得出“由电流产生的热叫做电热。”这个结论。启发学生生活中还见到哪些电热器。回答有电冰…  相似文献   

7.
一、面积、面积单位概念的意义建构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对小学生来说,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一飞跃,完成面积概念的意义建构,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对“面积”单元的编排作了改进,这种改进可以分解为三个具有内在联系的要点。一是加强了让学生自己选择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面积的活动,以帮助学生积累较为丰富的关于面积的感性认识即直接经验。这在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中就有所反映——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面积。二是着力引导学生体会规定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三是试图启发学生感悟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形状的合理性。以上三点,教材是以创设比较两个长方形面积大小的问题情境,通过激起学生一系列的认知冲突加以展开、落实的。其内在逻辑是:  相似文献   

8.
一、还得自己想办法 这一课的实验是这样的:请学生分别用细铁丝、细铜丝和细铝丝的两端连接电池的两极,让电流通过金属丝,过一会儿,触摸金属丝,会感到发热。以此证明“电流通过导体会发热”,从而使学生认识什么是电热。 我给学生准备的金属丝是直径为0.1毫米的电热丝,直径为0.1毫米的铜丝。在课前实验中我发现通电2分钟后,触摸金属丝,手上没热感;串两节电池,结果一样。当电池串至四节,通电6分钟后,电热丝仅有微热  相似文献   

9.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义务教材十一册《自然》第19课《卵石的形成》一课的教学中,我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取舍部分内容,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变从前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在教学过程中,力求突出科学课程标准理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实验为载体,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想象,做到了“老课新上”,即在老教材的教学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流程为:卵石的成因;认识岩石的风化过程,同时进行验证性实验;指导学生认识河水的搬运作用;指导学生认识磨圆的作用,并进行验证性实…  相似文献   

10.
小学自然《电热》一课,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是通过学生用手触摸通电的导体,去感知这种现象。我认为这个演示实验有以下几个缺点。1用于实验的干电池电量要充足,不然导体发热慢,不明显,失去实验的意义。2学生用手触摸去感觉导体发热,受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如气温...  相似文献   

11.
《电热》一课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电热,教材中的实验是这样设计的:用一根细铁丝把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过一会儿,摸一摸铁丝,手有什么感觉?然后用细铜丝、细铝丝做这个实验。(如图1)  相似文献   

12.
【背景】今年8月,新教育实验第三届研讨会邀请我上一节“理想的课堂”示范课。“分数的意义”一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10册,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展开的。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让学生具体感知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初步体会“平均分”、“每一份”和“谁的几分之一”等这些关键词语的意思,并进行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分数加减运算。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不仅可以把一个物体平均分,还可以把许多物体所组成的一个  相似文献   

13.
尹菊兰 《甘肃教育》2020,(4):162-162
微课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更是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需要。微课助力数学课堂,并非随意的"拿来主义",而是深耕细作式的实施:由无效环节到巧破疑难,由单项灌注到合作协商,由拘囿教材到拓展课外。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14.
《磁铁游戏》一课指导学生认识磁铁吸铁的性质。通常的教学是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认识磁铁的种类;第二部分是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磁铁能吸铁并能隔着东西吸铁这一性质;第三部分是指导学生应用磁铁的性质,只要求能用磁铁吸铁这个性质把杯中的回形针取  相似文献   

15.
《热胀冷缩》一课,在这套教材中是首次接触用实验方法认识自然现象,我在指导学生认识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后,试着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观察气体、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再通过集体的交流、讨论,让学生具体地认识“实验方法”,结果在科学知识、科学能力和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启发创造精神方面,教学效果都很好。 这一课我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扶着学生”认  相似文献   

16.
认识四季星座属于宇宙知识,是小学自然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义务教育教材采取了集中编排的方法,即把原教材四课的教学内容改编成《春夏星座》、《秋冬星座》两课内容。鉴于这类课的特点,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讲清每个季节主要星座的特征和所在位置外,为了使学生真正认识四季的主要星座,培养观察能力,教师必须精心组织、耐心指导学生参加课外观察活动。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观  相似文献   

17.
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制作电热切割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是:①指导学生认识电热切割机的构造、原理及用途。②指导学生自制一个电热切割器。③运用自制电热切割器切割物体。  相似文献   

18.
《酶与酶促反应》一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认识酶的特征。在对此课进行教学时,对教材中编排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和整合,遵循"设计—质疑—体验"的原则,使学生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学会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以及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和动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苏科版课标教材在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编排了“展开与折叠”的教学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何体,发展空间想象能力,逐步树立起空间观念.但是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并未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怖锄)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来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影响学习效果.下面,笔者将对“展开与折叠”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加以简要分析,并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实验教材对<除法的初步认识>内容编排分了两个层次:第一,通过创设学生喜欢的"分物品"实例和活动情景,让学生在"分"的过程中体会、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第二,在建立"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学习除法.<平均分>这一课,我先后施教了两次.在两次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为学生提供的素材不同、留给学生探究活动的空间不同,收到的教学效果也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