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珍妮姑娘》是德莱塞典型的一部悲剧,文章塑造了珍妮这一悲剧形象:她善良、可敬,具备种种美德,为了亲人,她牺牲了自己。在这篇文章中,通过分析珍妮的几次重大的人生抉择,指出珍妮的命运主要是由自身性格、社会环境以及作者自身的悲剧意识所决定的,最终揭示了珍妮的悲剧是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珍妮姑娘》是美国20世纪上半叶德赛莱撰写的悲剧性小说,其小说悲剧性源于作者的悲剧哲学思想和悲剧人生经历,具体体现为主人公珍妮姑娘一生充满了各种悲剧.造成主人公珍妮姑娘悲剧的原因主要有其本身性格、家庭与社会环境、个人道德选择和父权文化至上和感情生活规范仪式的缺席等.珍妮姑娘一生悲剧主要体现在主人公珍妮姑娘三次重大人生选择前后的一系列悲剧,具有社会文化性和自然性等特性,留给后人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朋友出国前做了几天的家庭教师,临走时便将自己的美国小学生珍妮托付给我。珍妮的父母都是美国海瑞集团驻山东的技术顾问,于是举家迁到了中国。初来时,珍妮的父母也曾让小珍妮试读了几所学校,但由于11岁的珍妮连基本的四则运算都没有  相似文献   

4.
凤凰 《少年月刊》2012,(21):39-41
珍妮是一个喜欢跳舞的小姑娘,一放暑假,她就缠着妈妈要钱,然后跑去多莉老师的舞蹈培训班报了名。就在培训的第一天,珍妮便无精打采,她发现,别人的舞鞋都是崭新的,只有她一个人的是旧的。珍妮的红舞鞋是去年买的,她早就想买一双新的舞鞋了。这天,珍妮一回到家里,就向妈妈提出要买  相似文献   

5.
如此手术     
乔治和珍妮结婚3年了,但是家中没有机器人。这是因为珍妮娘家很保守,即使在机器人已渗透到每个家庭的今天,他们仍不肯使用它。固执的珍妮终于累垮了身体。她被送到了一家现代化医院治疗。负责护理的护士叫玛丽,由于它体贴入微的照顾,珍妮几天后可以下床活动了。这天,乔治跑来探望珍妮。“你和玛丽合得来吗?…”“她真是个好人………”“你可知道它是机器人?”珍妮惊讶得睁大了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这是事实。然后,在乔治的提议下,珍妮决定买一个与玛丽同型号的机器人。  相似文献   

6.
<正>位于纽约一角的一所公寓里,住着一个名叫珍妮的女孩子和她的母亲。可怜的是,珍妮现在已经病倒了,身心已经极度衰弱。"珍妮,你感觉怎么样?"母亲问。珍妮无力地回答道:"我已经太累了,我想早一点去天国。连医生都说我已经没救了……"  相似文献   

7.
童小娟 《学习之友》2012,(11):39-39
我在瑞典下飞机的时候是半夜,好友珍妮在机场接我。上了车之后,我告诉她我还要去超市买一些东西,珍妮就驾车带我去附近的一家小超市。珍妮把车子停在非机动车道边,等我买好东西想要离去时,珍妮似乎是突然想到什么似的说:“刚才真的不应该把车停到这里,  相似文献   

8.
珍妮1岁多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非常6+1”的宠爱,让珍妮变得娇贵起来:不爱吃菜、不爱吃肝……看看珍妮的个头还行,只是眼睛干干的,皮肤粗粗的,还常常咳嗽。医生经诊断发现,娇生惯养的珍妮竟是维生素A缺乏宝宝。  相似文献   

9.
庄群 《海外英语》2011,(7):257-258,260
《珍妮姑娘》是继《嘉丽妹妹》之后德莱塞的又一部不朽之作,其女主人公珍妮是一位来自社会底层的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少女。该文试用女权主义的一些观点进行分析,探析在当时的父权制社会中,珍妮的人生困境中投射出的曲折的情感历程,并探讨造成珍妮悲剧的根源和揭示在当时的父权制社会中女性这种境遇的极不公正。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叫吉姆的男孩,他有一个恼人的小妹妹,叫珍妮。珍妮还很小,还不能熟练控制自己的舌头,说起话来口齿不清。她只能清晰表达的一句话就是:“珍妮要,珍妮要嘛!”  相似文献   

11.
《嘉莉妹妹》与《珍妮姑娘》是德莱塞的两部姐妹篇。前者以反叛社会主流意识为主题,描写了一个以男性为实现梦想的阶梯;最终走向成功的嘉莉;后者又回归于社会主流思想,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完全符合当时男性审美情趣,以“家庭天使”形象出现的珍妮。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体现出德莱塞内心的矛盾性与妥协性。  相似文献   

12.
《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是美国著名小说家德莱塞具有代表性的两部悲剧小说。德莱塞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满怀深切的同情塑造了两个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追求幸福的贫家女的生动的悲剧形象,她们的堕落而非不道德,除了自身性格原因,罪恶的根源是那个逼良为娼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邱慧 《培训与研究》2010,27(1):17-19
《珍妮姑娘》是德莱塞作品中受到关注较少的一部小说,人们一般是从父权文化,男性视角,消费主义或者女性主义的角度去解读分析珍妮悲惨的命运。本文试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解读《珍妮姑娘》,揭示作品中女性和自然的紧密关系以及他们在男权社会中所受到的双重迫害,指出德莱塞生态主义意识和女性主义意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嘉丽妹妹》讲述的是一个贫穷、充满欲望的农村女孩来到城市谋生,通过“堕落”的途径而“成功”地当上了名演员的故事;《珍妮姑娘》则叙述了一个贫穷、天性善良、甘愿牺牲自我的故事。她的“堕落”是为了拯救困境中的家庭。这两部小说虽然都是描写在商品社会、市场经济大潮下,两位女主人公人性的追求及其命运,揭露美国社会的贫富悬殊和道德沦丧。然而,德莱赛塑造的这两位女主人公:嘉丽和珍妮蕴含了两种不同的西方文学渊源,代表了西方文学传统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自我意识的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抽样对比的方法,对西奥多·德莱塞所著《珍妮姑娘》的两个汉译本进行比较,指出了两个译本的雷同之处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证明其中一个版本为抄袭的作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译与修订的特点和区别,并呼吁译界和出版界携手打击翻译领域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净化理论看来,《珍妮姑娘》是一部"严肃、完整、有一定的长度"的作品,符合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标准。小说情节的突转和主人公的悲剧性格引发了读者的怜悯与恐惧之情,使小说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珍妮姑娘》充分体现了悲剧艺术认知社会人生、教化伦理道德、陶治审美情操的功用。  相似文献   

17.
从《嘉丽妹妹》到《珍妮姑娘》看德莱塞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奥多·德莱塞的处女作《嘉丽妹妹》和第二部作品《珍妮姑娘》主题相似,但两者在当时遭受的境遇却大不相同。文章通过比较分析,认为:德莱塞在两部小说创作中发生的变化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这种变化有其特定的原因,并可以说明德莱塞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和技巧性上都不断成熟。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分析德莱塞最早的两部作品《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中的几位主要女性形象,从而指出德莱塞对女性人物的刻画和他对男性人物的刻画是一致的,即运用现实主义的笔调、力求真实,从而超脱了“天使”与“妖妇”的传统套式。但是,其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仍是经过了男性目光的照射,没能超越作者的男性价值观和审美观。  相似文献   

19.
Jennie Gerhardt is an American realistic fiction and is Theodore Dreiser 's second long novel after Sister Carrie published. Theodore Dreiser is a pioneer of American realism and a naturalist so that his works are all almost related to people's life in America, for example, The Financier, The Titan, The"Genius", An American Tragedy and so on, these all reflect the real life of America through some stories. And how to use American structuralism to decode this story, which is a core of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