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李艳霞  袁娟 《内江科技》2009,30(12):130-13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等对网球运动中的正手击球技术进行分析探讨,找出影响正手击球速度力量的主要因素,从而通过训练提高正手击球的速度力量。  相似文献   

2.
杨艳  苗华 《内江科技》2011,32(1):114-114
直臂正手击球在过去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主要原因就是很少有人采用这种击球方式。但是,随着费德勒和纳达尔这两位球王级别的选手都采用了直臂正手击球方式(但是击球的方式和效果完全不同),直臂正手击球最近几年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认知负荷理论为基础,研究分析网球正手击球技术的教学,采用"微课"教学模式设计网球正手击球技术的教学,达到掌握网球正手抽球技术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曹峰  向茂娟 《内江科技》2011,32(1):77-77
网球反手击球是网球基本技术中最常用的击球方法之一,同时也是比赛中最有力的得分手段,也是初学者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拥有良好的反手击球技术可以使之成为强大的进攻性武器,然而大多数的初学者反手击球技术掌握的并不太理想,很多本应该用反手回击的球勉强地用正手来打,这样会加大正手击球的负担增加回球困难。因此.探讨高校网球教学中击球技术常见错误及其纠正方法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网球正手击球是网球技术中最重要且最基础的的技术之一,拥有良好的网球正手击球技术,可以使之在网球比赛中成为强大的进攻性武器,同时也能够为其它的网球技术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多球练习作为网球技术练习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运用最为普遍的练习方法。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综述法从多球练习的作用、网球正手的技术要领等进行阐述,充分说明多球练习在网球正手击球中的作用,为更好的网球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搓球技术种类繁多,按击球位置的不同可划分为正手搓球和反手搓球;按击球时间早晚可划分为快搓和慢搓;按球的旋转强度的不同可划分为搓“转”与“不转”;按旋转方向的不同可划分为搓下旋和搓侧旋等。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6,(6)
本论文通过各种研究方式,论证了正手击球的步法,包括开放式及关闭式步法。主要运用了历史文献法分析法、归纳概括比较法。为了学员在刚开始练习时能够把握正确的方向,避免盲从,本文归纳出两种步法的长处和短处,通过合理地选择何时运用各种方法帮助学员在网球运动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UVA甲级赛女子排球运动员正手扣球动作上肢肌肉发力顺序和肌肉贡献率,结合运动人体科学相关知识,将此研究结果作为理论依据指导运动员教学或训练。方法:运用DALSLab10.0对10名女排运动员扣球手臂肌肉进行表面肌电信号的采集,运用数理统计法进行处理并分析上肢肌肉的发力顺序和肌肉放电量,从而推导出肌肉的用力大小。结果:在弓背牵引时主要由三角肌前束发力,在击球时主要由肱三头肌、前臂腕屈肌发力,肱二头肌、腕伸肌起拮抗肌的作用,肌肉放电量大肌电活动强烈。结论:在扣球鞭打动作中分为弓背牵拉与击球两部分,弓背牵拉三角肌最先发力,其次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同时发力,腕屈肌、腕伸肌电信号弱发力不明显。击球时三角肌先发力,腕屈肌、腕伸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依次发力。三角肌前束放电量最大贡献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何志广 《内江科技》2012,(6):158+114
通过定点拍摄我国三名一级运动员正手攻上旋球技术动作,并进行解析,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揭示运动员正手攻上旋球的共性与个性特征,为乒乓球正手攻球的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羽毛球正手扣杀“反向教学法”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手扣杀在羽毛球运动中是大家都喜欢采用的进攻手段,但其技术结构相对复杂,比较难以掌握。笔者通过对羽毛球正手扣杀反向教学法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反向教学法与常规教学相比,能有效提高扣杀的质量,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及增强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正手扣杀技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对垒球击球动作节奏进行研究,探寻垒球击球的节奏特点,并探索促进和提高运动员击球节奏的训练方法、手段,为建立和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击球节奏提供实际训练中的帮助。希望本研究对于提高我国垒球的击球技术水平,解决我国垒球存在的实际问题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徐君伟 《内江科技》2009,30(1):150-151
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对乒乓球正手攻球的动作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通过对正手攻球动作的上肢摆动挥拍、躯干转动、下肢蹬伸肌群工作特点的分析。认为乒乓球攻球效果与动作速度、动作方向、动作时间、动作幅度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对垒球击球动作节奏进行研究,探寻垒球击球的节奏特点,并探索促进和提高运动员击球节奏的训练方法、手段,为建立和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击球节奏提供实际训练中的帮助.希望本研究对于提高我国垒球的击球技术水平,解决我国垒球存在的实际问题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在比赛中击球员击球过程中,影响击球员击球效果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心理因素了。当击球员进入击球区等待击球的时候,是否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基本功成为其击球效果好坏的最重要因素,有许多技术水平高的运动员往往发挥不如技术水平低的运动员,这就是心理因素制约击球员技术水平发挥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正手攻球是乒乓球运动直板近台快攻和横拍快攻型运动员的主要技术,也是较难准确掌握和运用的技术之一,谈谈少儿正手攻球的教学和训练。  相似文献   

16.
翟兴明 《科教文汇》2014,(3):119-120
通过对比实验,对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在羽毛球后场正手高远球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自主探究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正手击高远球的技术动作的掌握与提高.能有效提高高远球的质量,达到增强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从而较快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我们将符合生物力学原理的击球技术视为好的技术动作,它既能使力量和控制实现最有效的结合,又能将产生运动损伤的可能性降至最低。每一种击球技术都有相应的力学结构,运动损伤都与力学因素有关。本文从网球运动的主要生物力学原理入手,探讨其在击球技术中的应用,并阐述了生物力学原理在网球技术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卢文孝 《内江科技》2011,32(1):171-171
通过对底线反拍单手击球动作的剖析和关节运动与肌肉收缩的分析,使球员根据自身特点和特长去选择底线反拍单手击球技术动作,对球员在学习该项技术动作过程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比实验,对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在羽毛球后场正手高远球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自主探究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正手击高远球的技术动作的掌握与提高,能有效提高高远球的质量,达到增强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从而较快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周杏芬 《内江科技》2010,31(8):90-90
提高羽毛球反手击球技术对取得比赛的胜利尤为重要。 对业余爱好者来说,最难掌握的恐怕就是反手击球,由于站位、发力等解决不好,业余爱好者打反手球时常常打不到位:本文就如何提高羽毛球爱好者反手击球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