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是相互的     
张淑艳 《山东教育》2005,(16):17-17
今天,我批王晓昊的作业的时候,发现他又给我留作业了,他这是第四次给我留作业了。记得他上次留的作业中有一条歇后语是“赶车不用鞭子”,我一直不知道谜底是什么,当他告诉我谜底是“拍马屁”时,我笑弯了腰。我问他在哪儿弄了这么一条歇后语,他说在书上看的。是的,从他给我留的有关诗的作业中,就足以发现他是一个爱看书的孩子,他读了《唐诗三百首》《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  相似文献   

2.
一位家长曾向我反映说:“老师,我的孩子总是记不住作业。以后留作业时您多重复几遍,或者麻烦您给他写下来……”我笑着否定了他的话。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许多老师是明白这一点的,但如果采取再三重复所留作业的方法,其结果会事倍功半,因这会使孩子在潜意识里觉得,听错了作业也无妨,反正老师还会再重复。于  相似文献   

3.
“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在我极富激情的语言的引导下,孩子们将这首《乡下孩子》朗读得抑扬顿挫,颇有感情。“你觉得乡下孩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见时机成熟,我抛出了问题。“我觉得他是一个幸福的孩子,因为他小时候有爸爸妈妈的疼爱。”“我觉得他是一个能干的孩子,因为他捉一只蝴蝶就能编织一个美丽的故事,含一片草叶就能吹出一首动听的曲子。”“我觉得他是一个爱帮助人的孩子,因为他挖野菜给小猪吃,让小猪把肚子吃得饱饱的,还捉小鱼给猫咪吃。”看样子,通过大半节课的朗读,孩子们已经对诗歌所描绘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张锐 《青年教师》2005,(11):24-25
孩子4岁的时候,有一天看电视时,孩子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爸爸,鬼子是什么?”我当时确实不知道,接着查了查词典,知道鬼子是指入侵的外国人。我跟孩子解释了一下。当时也没觉得这是什么大问题,4岁的孩子不知道鬼子是什么很正常,战争毕竟离他们太远了。过了约有一周,我在校园里遇到一个初二的学生,他问了我这样一句话:“老师,如果日本鬼子没有被赶出大连,大连是不是会比现在建设得更好?”  相似文献   

5.
最近,有一项调查对父母与孩子的“互爱”认同度做出了这样的“结果”:80%以上的家长认为自己很爱孩子,但只有30%的孩子予以“认同”,大多数孩子对家长的爱,不仅不觉得是爱,相反觉得“讨厌”。这个调查结果是否符合实际,笔者一时还无法判断,但引起了一个有趣的话题:孩子心目中的理想父母到底应该是如何“模样”呢?有人说,你的档案在别人的心里,同样,父母的形象在于女的心里。当“我期望中的爸爸妈妈”这一既严肃又有趣的话题出现在一群中学生面前时,你想象他们俨然成为“考官”,对自己的父母“评头论足”时,会是一副什…  相似文献   

6.
住宿征友     
我园小四班的“家教园地”在“征友”。征什么友?看了您就知道了,是小四班在给住宿的孩子征友。对于三岁多刚入园的孩子来说,住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开班的第一天,豪杰小朋友就住宿了。这孩子聪明、大胆、顽皮,一天的幼儿园生活使他非常快乐。但当热闹的活动室只剩他一个人时,我发现小豪杰的大眼睛里充满了泪水。我轻轻地把他搂在怀里,可最后他还是号啕大哭起来。他家离幼儿园很远,父母也很自信,觉得自己的孩子住宿一定没问题。可没想到,第一天班上只有他一个人住宿。接下来的几天,他父母只好不辞辛苦天天来接孩子,但孩子的情绪显然不如第一天了。海容妈妈工作忙,每天晚上七点才能到幼儿园接  相似文献   

7.
有一次,上帝想接四个孩子到天上玩玩儿,就对他们说:“说吧!我给你们每人一个机会,你只要说出一个心愿,我就能立刻把它变成现实。”第一个孩子立刻回答:“我想变个瞌睡虫,会飞,只要往老师的鼻子眼儿里一钻,他就立刻睡着了。”上帝问:“为什么?”“他睡着了,才不会给我们留那么多的作业!”第二个孩子说:“我想当一回老师,就当一回,当一个特别特别厉害的老师!”上帝问:“为什么?”“这样,我也就能给老师的孩子留好多好多作业了!”第三个孩子说:“我想过一个绿颜色的星期天!到绿色的草地上踢一会儿足球!”上帝问:“怎…  相似文献   

8.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经常给她们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对父母对独生子相当疼爱,导致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点生活自理能力也没有,出了问题。一次父母外出,给他做了一个特大的饼挂在脖子上。他饿了,嘴巴向下咬一口,咬到后来,他咬不到了,就是不会用手把饼送到嘴上。结果,当他父母回来时,他却“饿”死了。这故事当然是笑话,  相似文献   

9.
我的儿子是个大大咧咧的孩子,可当大人们拿他开玩笑时,他从来不信。我一直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总觉得他精明但缺少了孩童的天真和可爱。一个星期天,一家三口来到乡下我妈妈家。村上的人和他开玩笑,说了什么我已不再记得,但清晰地记得儿子一如往常不信他们。我想趁机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心理,便紧追问了一句:“你信不信他们的话?”“不信”。“为什么?”我很奇怪,要知道诸如此类的玩笑,往往使他这样大的孩子判别不了真假。“因为我不听大人的话。”当时,我一听儿子的回答便愣住了,从他的“我不听大人的话”中,我似乎明白了许…  相似文献   

10.
《家庭与家教》2006,(11):50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关照父母的习惯。如,爸爸下班回来,教育孩子:“爸爸,您辛苦了,我给您拿双拖鞋!”等爸爸换完拖鞋,再及时提醒孩子给爸爸倒杯水。吃饭时,要提醒他给爸爸留饭或耐心等待爸爸。当他们学着要给父母做一点事时,哪怕是给妈妈倒杯茶,给爸爸拿支笔,父亲都应该给予鼓励。经常让孩子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也很必要。只有在他们有了切身体验时,他们才能领会父母照顾他们的辛苦,从而知道体谅父母,尽自己的力量帮父母做事,为父母分忧解愁。父母要使孩子懂得:在家庭中,他不仅有享受父母爱抚的权利,同时又有自己应尽的义务:比如听…  相似文献   

11.
老师的微笑     
我是一个从外地来的孩子,六岁那年跟随父母到了北仑,见到了郑老师。郑老师留着短短的头发,脸上始终露着微笑,说话随和,给人一种亲切感。这便是郑老师最初给我留下的印象。我刚到2班时,总觉得自己是  相似文献   

12.
孩子4岁半了,本来,他应该先上幼儿园,但当时我们镇上没有幼儿园,只好让他背起书包上学。我们的心情很矛盾,既希望孩子早点识文断字,脱离混沌,又担心他过于年幼,承受不了如此的重负。有时,看到电视里“少年天才”们在父母的强制下拼命学习时,我的心总忍不住地颤抖,觉得那些孩子成了父母的机器,很可怜。健康的、不受伤害的、天真烂  相似文献   

13.
我曾收到过许多父母的来信,他们伤心地告诉我说孩子到了十三、四岁,反而变得不懂事了,心里有什么话都不愿告诉父母,为此,他们只好用偷看孩子日记。偷拆孩子信件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但被孩子知道后,与父母有了更大的隔阂,家庭气氛显得很尴尬,做父母的非常苦恼。在这期的“家教话题”里,董炳新先生谈的话题“不必知道孩子的一切”,也许会给这些父母一些启发。亲爱的家长们,希望你们能理解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给他们心中留一片自己的小天地。  相似文献   

14.
牛群教子     
牛群给孩子取名颇费周折我怀孕3个月时,牛群请了一个有名的中医给我号脉,看看肚里究竟是男孩还是女孩。老中医号完脉,不明着告诉我们结果,而是先对牛群进行了一番“男女都一样,女孩子更疼父母”的教育,我便觉得有点对不住牛群似的。虽说“闺女是妈妈的贴身小棉袄”,我还是愿意舍己为“牛”,给他  相似文献   

15.
前几天拜访一位朋友,发现他正在与儿子抢吃一块巧克力,朋友先是跟儿子讲道理,让儿子分一半给他,儿子不干,朋友生气,儿子最后乖乖地分了一半给他。我感到奇怪,朋友是不喜欢吃巧克力的人,怎么今天破例了,朋友解释说:“我不爱吃巧克力,但我想让孩子从小学会回报。”“让孩子从小学会回报,”这句话说得真好!的确,回报意识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相当的重要性。第一,它可以使孩子由回报父母变成回报他人和社会,从而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人如果对父母都吝于付出,我们是无法指望他向他人和社会奉献爱心的。相反,一个从小懂得回报父母…  相似文献   

16.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时下许多家庭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常常扮演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一个唱“红脸”,另一个唱“黑脸”,比如,一个说:快去把作业做完,否则小心我揍你!另一个则赶快说:别那么凶吧,他还是个孩子嘛,他懂什么呢,来,乖乖,先把饭吃了再说。这种情况下,唱“黑脸”的管教体罚孩子,想使孩子感到惧怕;唱“红脸”的说情呵护,想使孩子感到温暖可亲,这种一严一宽,一硬一软的做法究竟好不好呢?我认为这种家庭教育法有诸多弊端。  其一,会把孩子培养成“欺软怕硬”的“两面人”。唱“黑脸”的在家时,他就乖乖听话;一…  相似文献   

17.
每一个孩子在少年时期都会有自己的梦想,他们往往会因为梦想的激励而努力学习,但是也有的孩子,因为对梦想的理解不够准确,或者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指导不够而走偏。因此,对于处于少年期的孩子的父母来说,更重要的是关注孩子心中有个怎样的梦,以及他怎样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我曾经接触过一个孩子,那个孩子叫赵爱军,他在我们地区当时是比较有名气的,因为他当时是个见义勇为的典型。在上学的路上,他看见歹徒劫持了一个6岁的孩子,他主动对歹徒说“你把那个孩子放了,我跟你走!”当时,他只是一个6年级的小学生。学校曾经对他的事迹进行了宣传,还要求大…  相似文献   

18.
我的幸福     
给孩子们上关于“幸福”的班会课。有孩子说:“因为我和王在一个班里,我觉得很幸福!”王是他的“死党”有孩子说:“因为在您的班里,我感觉到幸福!”我微笑着表示了谢意。  相似文献   

19.
法国著名的学者罗曼·罗兰一岁半时,父母就有意识地教他看书。3岁时,父母把他送进一所以教孩子认字为特色的幼儿园。5岁时就能独立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成了当时的“神童”。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他一直保持着阅读的习惯,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对事物的认识、分析能力明显高于同龄孩子。书是他一生的良师益友,他曾自豪地说:“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主要原因是从咿呀学语时,父母就训练了我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0.
赵莉 《中学生博览》2022,(24):60-61
<正>有一群特殊的孩子被称作“星星的孩子”,他们可以和自己沟通、玩耍、微笑,但却不能和别人交流,甚至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好像有堵隐形的墙,把他们和社会隔绝起来,让他们以别人不理解的方式生活着。他是来自星星的孩子两年前我新接手一年级,我和“星星的孩子”便有了故事。在没接触星宝时,我觉得所有对于他的描述都是夸大其词的,而初识星宝就让我措手不及,头疼不已。初见时,他低头蜷缩在墙角,我笑着低下身子:“你是星宝吗?”他把头低得更深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