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李万健 《图书馆》2004,(3):99-102
中国有着悠久的藏书文化。清代是藏书业发展的巅峰时期,这是由许多历史因素促成的。清代的藏书家人数超过其历代的总和,且分布地域广;其收藏丰富,藏书质量高;藏书家中多学问家,对发展学术贡献大;藏书家中多编刊专家,刊刻传布典籍成就突出;许多采用新式图书管理方法,主张藏书对外开放,促进了近代图书馆的诞生。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编辑出版了《清代民国著名藏书家年谱》,对清代藏书家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清代是我国私家藏书业的鼎盛时期.其时藏书家人数众多,分布地域广;其藏书丰富,收书质量高;藏书家中多学问家,学术贡献大;他们还编刊图书、流布典籍、传播学术,并对近代新式图书馆的诞生作出了突出贡献.清代私家藏书目录数量多、品类全,其发展催生了版本目录学,并把题跋目录、专科目录推向了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3.
从清代苏州万卷藏书家形成的社会背景、历史源流着手,指出抄书仍是历代藏书家增加藏书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精抄精校泽被后世和楼名典雅用纸讲究等方面,阐述清代苏州万卷藏书家抄书活动与一些典型特点及其不朽功绩,并著录其流传及现存状态、藏地。  相似文献   

4.
古代私家藏书措理之术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私家藏书自春秋战国之际产生、发展到清代,积累了丰富的藏书经验。早在汉代就有关于河间献王私人征书的记载,魏晋南北朝时则有许多文献记载反映藏书家抄书、聚书、校勘藏书的事迹。到了唐宋时期,藏书家收书保管的意识越来越强,比如已注意到收藏正副本的作用,唐人柳仲郢所藏必三本,上本色彩华丽用作镇库本,副本作为经常阅读之用,次本则是子弟课业的读本;北宋的王钦臣也是采用这种办法来确保图书的留存。随着图书事业的发展,宋代出现了郑樵的文献学理论《通志·核燃略》,他分析了历代典籍散亡的原因,说明搜访典籍的必要性,并…  相似文献   

5.
1苏州和常熟藏书家 我国清代藏书家,以地域分布论,孙庆增称:"大抵书籍之家,推吴中苏郡、虞山、昆山,浙中嘉、湖、杭、宁、绍最多.金陵、新安、宁国、安庆及湖南、北直、山东、闽中、山西、关中、江西、湖广、蜀中亦不少藏书之家."[1]这位江苏常熟(虞山)的藏书家,大致是从友朋言谈、书友交往和书目考察,也可能是从江南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中分析,得出这个结论.但清代藏书家江南以苏州为中心的说法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6.
论明与《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黄正雨(武汉大学图书馆)我国自文字产生以来,文献典籍卷帙浩繁,汗牛充栋,历代士人均以家藏万卷为荣,因而藏书家辈出。随着藏书家的出现,至清代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文体,有诗有叙,综述历代藏书家之渊源、递嬗及流变,此即“藏书纪事诗”...  相似文献   

7.
魏晋南北朝私家藏书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藏书蓬勃发展,藏书家人数众多,藏书量前所未有,藏书活动内容丰富,学术成果异彩纷呈。藏书家们颇具人文精神,他们将自己的藏书对外开放,允许借阅,并补充官藏,这在当时及后世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嘉兴私家藏书发轫于宋代[1],藏书家辈出,成就卓然,"大抵收藏书籍之家,惟吴中苏郡、虞山、昆山,浙中嘉(即嘉兴)、湖、杭、宁、绍最多"[2],至清代达而到鼎盛,据<中国藏书家考略>一书中所收录的历代-480余名藏书家中,仅清朝一代,嘉兴藏书家就有62人.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源远流长,具有五大基本文化特质:独特的文化景观;由藏书体现文化品位;由藏书体现“仁人爱物”精神;作为藏书家个人性情与志趣表征的“藏书精神”;与公家藏书互为补充的多元文化价值。基于此,论述历代藏书家的发展过程、地域性藏书文化的流变、古代藏书家的人文精神,以及古代私家藏书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两汉时期,私家藏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了较大的发展,私人藏书人数和规模扩大,藏书家的身份日益多元化。汉代私家藏书可分为三个阶段。私人藏书家的地域分布揭示了区域文化特征的演化历程。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金紫方氏、富文方氏、白杜方氏、墨林方氏、寿峰方氏等十几个方氏藏书家阐述宋代莆阳方氏这一诗书传家、翰墨为业的文献世家。  相似文献   

12.
论述清代江南藏书家喜好收集金石的动因, 及其所刻的金石著作。  相似文献   

13.
李颖 《新世纪图书馆》2014,(5):79-80,83
周叔弢是我国著名的古籍文物收藏家,他捐赠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的七百余种善本书,多为宋元刻本和明清抄本,大多购自公私大藏书家及书估.  相似文献   

14.
苏州藏书家在中国私家藏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素称历史文化名城,私家藏书之风享誉海内外。明清时代苏州私家藏书更是大放异彩,并且以苏州为中心向外扩展,承袭吴地藏书家特殊藏书嗜好与藏书理论,进而形成了目录学等藏书相关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王锷 《图书与情报》2006,(5):106-111
珍藏于国家图书馆的八行本《礼记正义》70卷。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礼记》经、注、疏合刊本,也是南宋浙江刻本中的代表作。文章通过对八行本《礼记正义》刊刻、流传及其收藏经过的考查,探讨了八行本的学术、版本和艺术价值,也说明了私家收藏在中国古籍流传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卢厚杰 《图书馆》2021,(2):101-107
以晚清时期晋商家刻为分析个案,探讨商人群体参与私家刻书的影响因素和历史背景,有助于深化清代刻书史和晋商文化等学术课题的研究。研究认为,三晋刻书传统、晋商藏书以及著述成为他们参与私家刻书的文化要素,雄厚的经济资本、出版技术的变迁以及由晋商子弟组成的编辑人才力量,则从物质、技术和人才等角度为晋商私家刻书的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晚清时期晋商投身私家刻书实践,有助于传播三晋乡邦文献、构建地域文化及重塑晋商群体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藏书文化源远流长,历代藏书家和藏书楼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经济越发达,社会越稳定,藏书事业就越繁荣;反过来通过藏书与学习,社会文明得以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顾之逵是乾嘉时代的著名藏书家,"藏书四友"之一。他与黄丕烈、顾千里、周锡瓒、袁廷梼、钱大昕、焦循、段玉裁、钮树玉等当时的著名学者、藏书家有密切的交往。研究顾之逵的意义在于:揭示他在诸多宋元善本、明清抄本递藏源流中的位置;彰显他"与众共之"的分享精神;有助于全面地、历史地认识藏书家群体,实现进入"过程"、还原"场景"的藏书史研究。  相似文献   

19.
古代苏州藏书家以抄书保存流传典籍功绩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从苏州藏书家刻苦自抄、精校精抄等方面评述了藏书家保存流传中华文化典籍的功绩。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先生是近代中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政治家、学者和藏书家,对史学、文学、哲学、佛学、图书馆学及辨伪学的研究多有建树,且著述等身。先生是近代中国报界之巨子,其报刊思想之丰富,报刊实践之广泛,论述之深刻,影响之深远,几乎无人出其右。本文论述了梁先生报刊思想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三个阶段,对其报刊思想内容和实践活动进行了重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