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针对灯头壳零件的结构特点和生产要求,介绍了灯头壳多工位拉深级进模的结构设计要点和工作原理.提出了控制模具动作顺序的施力措施及设计方法,叙述了采用浮动式凹模在多工位拉深模中的作用.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具结构保证了灯头壳冲压变形趋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设计方法对薄壁件多工位拉深级进模的设计具有通适性.  相似文献   

2.
孙淑敏 《华章》2007,(11):258
为了提高垫片零件的加工效率,本设计采用多工位级进模加工.本文介绍了该零件的级进模的工艺分析、模具结构、工作过程以及关键零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汽车后座支架的冲压工艺,确定了包含多步弯曲成形的排样方案,介绍了后座支架多工位级进模的整体结构和主要零部件设计,为保证条料的同步移动和送料顺畅,模具采用浮动顶料机构。确定了级进模模具设计方案,该模具充分利用工件本身的结构特点,采用了自动卸料、出料、少废料冲裁,有效提高了材料利用率。试冲结果表明,提出的排样方案和设计的10工位级进模是合理可行的,能满足后座支架零件的大批量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电视机限位块多工位级进模,依据限位块零件尺寸,研究分析零件冲压成型工艺,确定限位块展开尺寸,从而确定下料尺寸。根据零件特点,确定条料排样设计为八工位进模。确保级进模能够顺利加工出限位块,对零件弯曲部分、胀形部分进行分析,并设计凸模长度以及模具的导料的顶出装置,最终设计出电视机限位块八工位级禁魔整体结构。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消声器外罩级进模的成形工艺及模具结构方案。制约级进模成形的主要因素有料带整体排样、拉深方式、冲压方向以及工步设置等,拉深工序是最关键的环节。对两种拉深成形方案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合理的拉深方案、排样、下料尺寸、压边力大小以及其他相关工艺参数,确定了优化方案。同时研究了成形过程中的起皱现象,认为拉延筋的设置是一种较优的解决手段,经过分析确定了拉延筋的参数及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6,(55):193-194
顶罩零件板料薄,需要多种工序进行冲压。本文通过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设计出用于成形顶罩零件的冲压模具,并阐述落料、冲孔、拉深级进模的模具结构。该模具能保证零件质量,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方便,生产效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形状近似的多件引线插脚分别冲压成形时带来的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有奈件的共用模设计方法。首先对共用模的前提条件作了界定,然后分析了共用级进模具的设计要点,并对该类型多工位级进模设计的排样、模具结构、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方法作了阐述。结果表明,这种类型的模具可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材料和成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介绍接线端子冲压工艺及多工位级进模具设计,重点阐述了工步设计、排样图设计、模具结构.  相似文献   

9.
多工位级进模具是我国《模具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战略发展目标之一。目前,社会多工位级进模具人才相当缺乏。高职院校开设多工位级进模具课程可以有效地缓解高速发展多工位级进模具产品与人材需求的矛盾,有利于提升我国冲压模具整体水平和学生个人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0.
给出了微电机转子片与定子片冲孔、落料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斜滑块内侧抽芯注塑模3种设计方案特点的比较,基于塑件自动化生产对注塑模具的结构要求和二次推出机构原理,对注塑模斜滑块内侧抽芯结构的相对合理性进行了评判,并分析了斜滑块成型结构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2.
在卷烟机组中准确剔除不合格烟支,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成为各卷烟机生产厂家急于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从剔除电磁阀选择、气路要求、加速开关级的应用、剔除阀的触发时间的选定等六个方面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办法,并通过实际运行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斜60°三通管件的注塑成型过程,根据塑件的材料特性及结构形状,对模具的浇注系统、推出机构、温度调节和排气系统等进行了合理设计,并对模具进行装配。经生产试验检验,其结构基本合理,尺寸基本合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产品的分析,提出不同的冲压工艺方案;并利用有限元软件Dynaform对各方案中重要的工序进行模拟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工艺方案;从而为排样设计以及级进模具结构设计提供合理的依据,提高模具设计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