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不断完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建立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电子信息系统在军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全球信息化的进步也越来越快,人们在感受到网络信息系统对社会文明贡献的同时,也认识到网络信息安全已成为影响国家和军事建设的安全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作为信息社会的标志之一,打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为信息的传播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它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信息系统带来了安全问题,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而越来越突出。目前,图书馆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已成为图书馆界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全面提速,使得我国越来越依赖网络信息系统,因此该系统的安全性能的强弱造会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安全。关于如何解决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便显得尤为重要。在不断暴露的网络安全隐患中必须要有针对性的解决,不断深化对系统安全性的认识。本文首先简单分析影响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性的因素,而后介绍几个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  相似文献   

5.
0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系统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全球信息化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大趋势。每天都有大量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输,甚至包括军事、经济、政治、文化、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  相似文献   

6.
网络传播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网络舆论,作为对社会事件的一种反应机制,已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但是,网络舆论具体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何弊端?网络能否担当起公共领域的职责?本文从协同学视角对网络舆论的形成进行探讨,指出网络舆论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网络环境下的公共领域的前景进行透视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孙建国 《新闻传播》2009,(11):68-68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3.38亿。领跑全球互联网。与之而来的是,网络舆论也渐成气候,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如何保证网络舆论的安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而维护网络舆论安全,重点是对不良网络舆论的防控,消灭其诱发基因。那么诱发不良网络舆论的原因有哪些的呢?  相似文献   

8.
基于P2DR的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网络信息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图书馆网络信息系统的组成特点.在动态网络安全模型P^2DR的基础上,建立了图书馆网络信息的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9.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随着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现.保障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已成为我国政府部门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信息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信息化状态、信息技术体系不受外来的威胁与侵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1994年2月28日颁布)中对信息安全界定为"保障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网络)的安全,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信息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的正常发挥,以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从这一法律规定看,电子政务环境下,信息安全主要体现为电子政务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主要包括:实体安全、数据安全、运行安全、软件安全、人员安全等.在电子政务中,信息安全实质是由于计算机信息系统作为国家政务的载体和工具而引发的安全问题,它成为当前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安全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国家信息安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政务信息系统是一个较为庞大而复杂的网络信息系统,虽然有一系列技术上的安全措施,还制定针对各个不同安全域严密安全管理制度,同时将各个安全域中实施的安全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保证系统的安全。为了有效地把系统的安全管理和信息工作落到实处,必须建立、完善和有效运行的安全管理制度。本文就从安全管理在制度上约束和规范安全工作,使之成为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过程,将安全工作进行有序的操作和合理的分配,从而使政府信息系统整体安全性能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1.
邬江  郝文江 《网络传播》2007,(10):14-1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基础性、全局性作用日益增强,网络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的网民人数已达1.62亿,居世界第二。互联网作为现代信息交互重要手段,但也成为违法犯罪案件的高发地区,涉及网络的诈骗、赌博、盗窃、淫秽色情案件与日俱增。2  相似文献   

12.
王雪芳 《大观周刊》2013,(7):267-267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已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人类社会各种活动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程度已经越来越大。增强社会安全意识教育,普及计算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水平,改善其安全现状,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信息系统的安全是一个整体的问题,不但需要在技术和设备上达到网络安全、应用安全和物理安全,而且在人员管理上要建立一整套相关的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只有通过在技术、设备、人员上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及其应急预案,才可能在计算机网络或信息系统出现故障时最快、最安全、最有效地恢复正常业务,最大限度地保证信息化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杨云峰 《视听》2016,(5):12-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的深入,建设办公信息系统成为目前各企事业单位整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的重要手段。广西广播电视技术中心通过自主设计完成了办公信息系统从网络搭建、安全体系建设到业务应用系统的部署,系统参照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参考模型设计了基于内网的办公信息系统的一般技术框架,对于企事业单位建设内部办公信息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快速进展,信息化工作已由大规模建设阶段进入"建设与应用并重,着力深化应用"的崭新阶段。企业信息化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信息安全风险,信息安全风险漏洞危害越来越严重,由于病毒木马扩散,黑客入侵等导致的数据丢失、机密信息泄露、服务器瘫痪日益频繁;由于管理人员产生的安全配置漏洞频出,已成为网络安全要面对的严重威胁。信息安全基线管理是保证信息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前提和基础。信息安全基线管理对提高企业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政策法规     
黄菊副总理强调要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促进信息化健康发展在近日召开的全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强调,必须充分认识做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全面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重点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创建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和促进信息化健康发展。黄菊指出,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进程全面加快,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基础性、全局性作用日益增强,迫切要求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要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数字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世界已逐步跨入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系统的大规模建设给人类共享信息带来了福音,也在信息安全方面给人们出了大难题。当前,关于高技术犯罪的热门话题中的大量问题都涉及信息系统的不安全性。人们意识到,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与信息安全同步考虑,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民族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保护。本文想对安全信息系统作一概念性的描述,以期引起对安全信息系统构作与评估的重视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信息全球化与国家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网络闪击战"的潜在威胁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信息共享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使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国防、交通、能源等对信息的依赖性空前增强,人们的社会活动、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家的安全保障都将离不开信息系统,信息资源已成为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信息网络成了国家的命脉,由此产生了一种新的战争形式--"网络闪击战"或叫作"电子珍珠港"。所谓"网络闪击战"是指经精心策划的网络攻击 ,即预先装入军事和民用基础设施信息管理中的破坏性程序,在指定的时间里,程序自动运行,致使国家供电设施、政府、金融和国家安全机构陷入…  相似文献   

19.
前言在面临新媒体强大竞争,经营效益提升困难的今天,传媒集团新建信息系统时,集团主要决策者及技术负责人都面临“为什么?何时?做什么?怎样做?”的艰难选择。尽管在服务器、网络、安全、公共基础设备建设、主要应用软件更新时,意见易达成一致,而通过充分挖掘集团各业务系统宝贵的信息与数据资源,  相似文献   

20.
左玉亭 《兰台世界》2006,(17):18-19
随着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广泛运用,高校档案管理呈现出管理观念和思想现代化,管理手段方式数字化、网络化,档案信息载体多样化,保护难度加大问题,档案信息安全已成为高校档案工作者防守的生命线。一、高校档案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从目前高校档案信息系统安全现状来看,由于大量采用国外技术产品等因素,构成了许多安全隐患。具体表现在:1.计算机网络设施带来的不安全因素。目前,高校档案管理采用内外相结合又彼此独立的网络方案。不同系统之间相对隔离的方案要建立两套网络系统,虽然设有防火墙,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安全。这种内外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