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案例描述:来了个“小哑巴”一早,“她”由爸爸抱着,偎在爸爸肩头走了进来,网圆的脸,圆圆的眼睛,不哭也不闹。随后跟着“她”的外婆,手里提着个鼓囊囊的包,刚进门就急着解释:“老师,我的宝宝她还不太会说话,也不愿说,就像小哑巴,所以现在还用尿不湿,麻烦老师了!”我顿悟:“哦,原来朋友介绍的就是她!”虽然先前曾托人向我介绍过她的情况,但我还是惊讶于她稚嫩的外貌,茫然的眼神,感觉比一般小小班孩子小许多。  相似文献   

2.
愧对母亲     
我出生在农村。很不幸,母亲是个哑巴,父亲木讷多病,家里的一切大小事务都由母亲打理。虽然她对我很好,但我长这么大都始终不肯叫她一声“妈”———只因为她是个哑巴。在学校,我从不对同学们提起我的母亲。她让我无颜面对同学们,他们会笑话我,所以,即使下再大的雨,我也不会要她送来的伞。有一次,天正下着大雨,外面很冷,正当快要放学的时候,似有“啊啊”的声音从门边传来,我心里立即感到事情的不妙:她来了?果然,那声音离我越来越近,突然放大了“音量”。我抬头小心地看了看,正是她在窗边指着我“啊啊”直叫。我的脸立即红了,为了不引起更多的…  相似文献   

3.
西子姐姐:我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女孩,跟爸爸一起生活。爸爸收入不高,经济不宽裕,脾气也不好,有时还拿我出气。妈妈有意要我和她一起生活,爸爸又一直不肯放手。西子姐姐,请你帮我想想办法啊!一个急等答案的女孩爸爸虽然经济不宽裕,也难免拿你出气,但“爸爸一直不肯放手”,说明爸爸爱你,舍不得你。父爱是很深沉的,他不会轻易表露。姐姐给你讲一个故事,一个和你一样的小女孩,她有一个哑巴爸爸。她从小没有妈妈,两三岁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爸爸是哑巴,她一点都不喜欢这个哑巴爸爸,宁愿让哥哥给她梳头,疼得龇牙咧嘴,也不要哑巴爸…  相似文献   

4.
哑巴     
她,每天总是在路口打扫卫生,大人们见了她总是微微一笑,小孩们见了她,总是躲得远远的。她从不说活,只是常常一个人坐着想些什么,有时,竟能笑出声来,连身旁有人经过也未曾察觉到。她——是个哑巴。一天,我同往日一样,去路口买早点,那时,哑巴早已把整个路口打扫干净离去了,在路口的另一边,我看见,她正吃力地把垃圾从阴沟里掏出来,初春的早晨仍就那么冷,风无情地把她那筋脉突兀的手吹得僵红,脸上大颗大颗的汗水顺着脸颊滑下。我不禁有了疑问:她无儿无女,这么卖力的工作赚钱有啥用?直到那天,我路过村委办公室,看见了一张“光荣榜”,好奇心使我不…  相似文献   

5.
沉默的爱     
母亲是哑巴,是买来的媳妇。父亲很粗鲁,也很懒惰。母亲没有娘家,一辈子没走过亲戚,更没出过远门。母亲生来就是哑巴,在生下我们之前,没有言语,没有表情,没有欢乐,也没有忧伤。她只是默默地干粗活儿,做可口的饭菜,烧热乎乎的炕。生下我们几个孩子之后,母亲有了表情,有了咿咿呀呀含混不清的话语,有了辛苦劳作后的笑脸。她用甜甜的笑意和简单的情感哺育着我的童年。小时候,村里的孩子常拍打着我的头,指着我的鼻子尖叫:“看哪!他是哑巴崽子,哑巴崽子!”他们从不和我玩,于是我只有整天趴在母亲的背上做梦,抑或是在她劳作时矮小的身旁堆土。那时,…  相似文献   

6.
上中学时,数学老师为了讲清“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他在黑板上左比右划,我们总是不明白。他生气了:“给地上扔块馍,狗也知道沿直线跑过来啃;你们怎么这样笨,连狗的聪明也没有!”同学们忍俊不禁,“扑”地都笑了。 无独有偶。日前我听一位小学教师讲课,她连提了几个问题,由于难度较大,一时间竟无一个学生发言。她急了:“怎么,都哑巴了?难道我  相似文献   

7.
沉默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哑巴,是买来的媳妇。她没有娘家,一辈子没走过亲戚,更没出过远门。母亲在生下我之前,没有言语,没有表情,没有欢乐,也没有忧伤。她只是默默地干粗活儿,做可口的饭菜,烧热乎乎的炕。生下我们几个孩子之后,母亲有了表情,有了辛苦劳作后的笑颜,甚至有了咿咿呀呀含混不清的话语。小时候,村里的孩子常拍打着我的头,指着我的鼻子尖叫:“看啊,他是哑巴崽子,哑巴崽子!”他们从不和我玩,于是我只有整天趴在母亲的背上做梦,抑或在她劳作时在她矮小的身旁堆土。那时,我只知道母亲的怀抱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尽管那里永远悄无声息……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8.
变脸专家     
她是个令人谈之色变的人,她是我们班的变脸专家,不知道有多少男生“拜倒”(败倒了)在她的喇叭裤下。那天我到校比较早,变脸专家破天荒地也早到了,只见她面带粉色,笑容满面,一看就知道抹粉了。我们班好事又多嘴的“笑面猴”看着变脸专家嚷了起来:“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们都竖起耳朵。“我们班某某同学……”还没说完,变脸专家满脸阴云,怒气冲冲地走过来,劈头盖脸一阵数落:“我招你了还是惹你了?啊?你的嘴怎么就那么多?不说话有人把你当哑巴?”“笑面猴”不甘示弱,竟说起了快板:“某某一回头,吓死田边一头牛!某某二回头,大庆油田不产油!某某…  相似文献   

9.
无声的爱     
前不久,我在《经典美文》杂志中,看到张建伟写的《哑巴父亲哑巴爱》。文中非亲生的哑巴父亲,用大海一样的胸襟包容着“我”的一切,用残疾的躯体托起“我”的希望。体现了一种人性的美,给人以心灵的感憾和洗涤。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哑巴父亲”用特殊的“哑巴爱”诠释了爱的深刻内涵。我也曾见到过一位“哑巴”父亲,每当上学和放学时,他就早早地守在教室门口,忘情地关注着他的“哑巴”孩子。若是看见了教他孩子的老师,一定乐呵呵地从衣兜里翻出“好东西”硬塞过去,不亦乐乎地作揖、比划,嘴里还“哇哇”地说个不停,时而退求,时而感谢……我是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每当面对这些残疾学生,“哑父”的影  相似文献   

10.
笑弹N枚     
乐乐:你知道鱼为什么都是哑巴吗?欢欢:不知道。乐乐:你只要把头放进水里,试着说几句话就明白了。妙解两个男孩在交谈甲:听说我们的祖先没有电,没有收音机,也没有电视,我不明白,他们怎么生活。乙:所以,他们都死了。电的重要性一位老太太买了三袋卫生球,第二天她又来到了商店里。“请再给我六袋卫生球。”她对店员说。店员吃惊地看着她,您家里一定有很多蟑螂。”“是的,”老太太回答,我花了一整天的时间用昨天买的卫生球打蟑螂,可至今我才打中了一只。”节省车费爸爸有一个测谎器,他问德华:“你今天数学成绩如何呢?”德华回答道:“A.”测谎器…  相似文献   

11.
今年,女儿陈悦通过严格选拔,入读剑桥大学的法律专业。回顾女儿的成长,我为她的每一点进步感到欣喜和骄傲。不做“哑巴”勤阅读陈悦1987年出生在安徽省合肥市。出生30几天,她就被托付给上海的阿姨抚育。直到!岁,陈悦才来到英伦,与我们团聚。小小年纪来到异国他乡,一切对于陈悦都是那样陌生,其中最陌生的当属她不会讲的英文。因为在语言上是个“哑巴”,即便被个别调皮的学生推进水坑,陈悦也只能一个劲地哭,别无他法。回到家中,她泪汪汪地向我们诉说学校发生的事情。我们一面安慰她,一面趁势告诉她,要想适应英国的生活,最终融入这个社会,首要…  相似文献   

12.
开学一周了,我发现班级有个孩子怪怪的,上课提问从来都不回答,仿佛听不懂老师的话.无论怎么鼓励、如何启发,她就是不说话.尽管我无数次示意也无济于事.下课了,有个孩子对我说:"她在学校从来就没有说过一句话,我们怀疑她是'哑巴'".谁都不愿意和她同桌,她也不愿意跟别人同桌,独来独往,在班级中没有一个朋友.  相似文献   

13.
开学一周了,我发现班级有个孩子怪怪的,上课提问从来都不回答,仿佛听不懂老师的话.无论怎么鼓励、如何启发,她就是不说话.尽管我无数次示意也无济于事.下课了,有个孩子对我说:"她在学校从来就没有说过一句话,我们怀疑她是'哑巴'".谁都不愿意和她同桌,她也不愿意跟别人同桌,独来独往,在班级中没有一个朋友.  相似文献   

14.
嘞嘞传     
冯瑜 《中学生博览》2012,(22):19-19
我不知道想要一个天性木讷的丫头开口说话有多难,但我知道想要一个“哑巴妞”变身“大嘞嘞”定是难上加难。好吧,我是个例外。  相似文献   

15.
我擦着桌子,」总是擦不干净 无论枢得多用劲气,无论放哪种终涤剂 这个污点是无法除去了 绞尽脑汗,只剩荡个主意 干脆加几个污点 我要绘出一幅画来一户·~ .·‘,-·, 一哑巴之故事_- 哑巴曾会说话,不过有些内向 她多听少言,但别误会 她愈听便了解得愈深 看法就越积越多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把字典说成“哑巴老师”。这一形象的比喻说明了字典的特点和作用。但平时人们对“哑巴老师”却不屑一顾,以为阅读中不跟“哑巴老师叶丁交道也照样阅读,即使碰到一大堆难字也可以一“眺”了之。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多,那些不懂读的字就慢慢增多,阅读者对阅读就渐渐产生厌倦心理了。因此,我以为要重视“哑巴老师”,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理由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她说话了     
<正>那一年,我到一个新学校接一年级。拿到学生名单,旁边的老师看了一下,"唉,那个小哑巴分在你班上"。"有个哑巴,是谁?"我很意外。"绞心如,从来不说话。""哑巴还怎么说话。"我不解。看到我的疑惑,同事一下反应过来我是新来的,解释说,她不是真的哑巴,只是不跟人讲话,读幼儿园从没听她说过一句。第一天,我祝贺同学们成为一年级的新同学,希望大家互相关心,友好相处。然后让同学们互相认识,点到名字的同学  相似文献   

18.
王耀生 《海南教育》2008,(10):65-65
人们常把字典说成“哑巴老师”。这一形象的比喻说明了字典的特点和作用。但平时人们对“哑巴老师”却不屑一顾,以为阅读中不跟“哑巴老师叶丁交道也照样阅读,即使碰到一大堆难字也可以一“眺”了之。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多,那些不懂读的字就慢慢增多,阅读者对阅读就渐渐产生厌倦心理了。因此,我以为要重视“哑巴老师”,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理由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哑爸     
蒲公英飘飞的时节,小镇上的哑巴拣了一个丁香似的女孩回来,大约两个月大。那一年他36岁。那年头,人们都穷得叮当响,而哑巴却傻乎乎地拾一个不能养老的累赘,于是,人们便叫他“傻哑巴”。“傻哑巴”不但不傻,而且心灵手巧,有极好的纺织手艺,远近闻名。人们常见他用脚踏踩旧摇篮,一双粗  相似文献   

20.
怀念听收音机的日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提起听收音机的日子,我的话就多了。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家里不像现在有电视机、电脑、随身听、MP3之类的娱乐电器。我只记得墙壁上有个小喇叭,可一到刮风下雨,它就变成了“哑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