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机械制造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控加工技术在工厂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数控加工技术具有高效、高速、高精度的特点,但其影响因素也很多,其中对刀的精度决定了工件的加工精度。本文简要介绍了数控车加工时的编程原点、加工原点的概念及对刀的基本原理,并详细说明了GSK980TD数控系统数控车床试切对刀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便于初学者理解和掌握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以华中数控HNC-21T数控系统为例介绍利用刀具偏置值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易懂、操作简单、编程与对刀可以完全分开进行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的数控加工操作过程中,为了保证工件复杂轮廓的技术要求,采用一次定位装夹后加工出尽可能多的待加工表面,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工效益的目的,采用建立G54坐标系进行准确、快捷的对刀方法是达到技术要求和加工目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数控铣床加工中对刀点的确定方法,并通过两个实例阐述了对刀点的确定方法及对刀点与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工件零点、起刀点之间的关系.指出对刀点的确定与生产批量有直接的关系,并将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5.
数控高速切削加工中刀具路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控高速切削加工与普通数控加工不同,具有其独特的性质,所以对刀具路径的规划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主要为以下几点:保持最大和稳定的切削速度;避免不连续和突然的加速度变化;刀具运动保持恒定的进给速度,产生相同体积的切屑;在保持插值公差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程序段数;提供高度连续的光滑的刀位数据.所以刀具路径规划主要是对铣削方向、进退刀方式、移刀方式、走刀方式、拐角处理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仅以UG NX3.0为例对数控高速切削加工的刀具路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对数控机床进行热误差补偿是提升机床加工精度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针对数控机床热误差测量系统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提升测量精度的圆心法,该方法针对位移传感器实际测量的数据进行了误差修正,从而获得准确的测量数据,提升了数控机床热误差测量精度,为数控机床热误差建模及补偿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7.
数控加工具有加工精度高、效率高、质量稳定等特点,而合理掌握刀具补偿方法,灵活应用刀具半径补偿功能,合理设置刀具半径补偿值,是保证其精度高、质量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编程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数控机床加工中的各种刀具补偿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数控加工编程中的刀位数据、轨迹间距和走刀步长的计算公式,提出了数控加工刀具轨迹的非均匀偏置法,并给出了该方法的具体算法及实例。  相似文献   

9.
热误差是影响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通过对原点偏移原理的分析,探讨了热误差的补偿方法,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V-450加工中心的热误差进行了实时补偿。实验结果表明,补偿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
1.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数控机床历经了从数字控制(NC)、直接数控控制(DNC)到今天制造业普遍应用的计算机数控(CNC)。其加工精度和切削速度大约每8年提高一倍。定位精度很快将告别微米时代而进入亚微米时代,高速和高精度是现代数控机床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在数控铣削加工中,灵活应用刀具补偿对难解决的工程实例问题有着重大意义.从提高数控铣削编程效率和减少编程存放内存出发,探讨刀具补偿的使用方法.在数控铣削加工中,刀具半径补偿和刀具长度补偿的灵活应用,对零件质量和加工效率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机床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床几何误差占机床加工误差的比例越来越小,热误差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精度加工需求,必须建立数学模型有效补偿数控机床热误差。文章对leader way数控加工中心主轴热关键点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数控加工中心主轴热误差进行了补偿,验证了模型精度与稳健性。  相似文献   

13.
后处理程序是将刀具运动轨迹变换为数控加工程序的重要技术文件。以四轴联动数控机床为例,介绍Power MILL软件的后处理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学生数控加工技术岗位适应能力差的问题,从技术素养的角度,分析了零件数控加工中技术思维的内涵,提出了在"数控加工实训"课程项目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技术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通过典型产品的教学产品再造、产品生产流程的教学流程再造、基于产品的思考性学习,在获取技术实践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产品数控加工的技术思维,提升技术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三轴曲面加工中,曲面加工质量与刀位轨迹的质量有紧密联系。在使用当前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集成软件生成刀位轨迹时,若仅采用通常的0.01mm公差,在加工时有可能出现表面凹坑、光洁度较差等缺点。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网格均匀化的刀位轨迹优化方法,在Cimatron生成的加工刀位轨迹基础上,通过建立主导轮廓线并对不规则的点进行修正来降低相邻刀路倾斜度变化的程度;然后对同一条刀路上的刀位点进行光滑连续直线段的识别;再采用分段3次样条进行拟合,以提高同一刀路上的曲线光滑程度。仿真实验与实际加工实验表明,本方法可以消除原来存在的表面凹坑,有效地提高最终的表面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宇龙数控虚拟仿真软件在SIEMENS810D铣削系统的应用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了编程和虚拟仿真加工。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华中HNC-21T世纪星数控车床宏功能变量编程的重要性,并通过一个实例详细介绍了数控车床中利用宏变量加工非圆二次曲线零件的编程思路和编程过程,指出了用宏变量编程时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