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雁 《文教资料》2013,(4):131-132
高校辅导员处于学生工作的第一线,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产生将直接影响高校学生工作的有序开展和辅导员队伍的自身建设。本文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缓解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相关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2.
弗洛姆说:"职业倦怠是现代人的通病,聪明的人肯定是善于及时抽身倦怠,重鼓职业激情的人。"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竞争激烈,竞争产生的压力导致高校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职业倦怠不仅影响辅导员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教育工作,影响到人才培养,影响到国家的四化建设。本文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及产生原因,提出了预防和解除高校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的策略,以引起社会对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采用Maslach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和自编辅导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问卷对283名高校辅导员进行调查;同时,以162名高校专任教师为对照组考察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结果发现:1)与专任教师相比,辅导员的情绪衰竭得分高,非人性化、成就感低维度上的得分低;2)工作年限为1~3年的辅导员在职业倦怠三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10年以上辅导员;未婚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显著高于已婚辅导员;3)4个影响因素与职业倦怠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工作负荷与压力、领导支持与认可对情绪衰竭有正向预测作用,领导支持与认可对成就感低、学生表现对非人性化有正向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前职业倦怠已成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主要障碍,它不仅影响辅导员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成效。正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并从职业倦怠理论视角,剖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对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危害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普遍,表现在缺乏信心,对待工作冷漠,自我效能感差,教育观念僵化。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危害个体身心健康,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对社会的维稳工作产生不良影响。从个体的主观感受方面提出了应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方法: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影响力,增强辅导员的自我效能感,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邹群  田铁杰 《教育科学》2012,28(1):71-74
目的本研究试图了解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的现状,探索改善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与减轻职业压力的有效途径和措施。方法采用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程度调查问卷对80名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约有50%的辅导员有着不同程度的倦怠表现,已婚辅导员比未婚辅导员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χ2(1,80)=10.208,p<0.001),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职业倦怠的人数比例有上升趋势(χ2(1,80)=3.810,p>0.05),不同学历的辅导员,其职业倦怠情况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情况不容忽视,必须通过一系列措施改善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中的特殊群体,根据其工作职能、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从高校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入手,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评价数学模型,将定性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进行评价分析,并通过算例说明了该评价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姚崇 《思想教育研究》2009,(Z2):166-170
高校辅导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其倦怠状态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心理健康、家庭和谐和人际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种不良的情绪状况下,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研究表明:辅导员职业倦怠与辅导员工作满意感有显著相关关系,成就感降低越少、情绪衰竭越少、去个性化越低,工作满意感越高。  相似文献   

9.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长期的、频繁的情绪劳动付出,影响到辅导员个人的身心健康.本文以职业倦怠的工作要求一资源模型为基础.探讨辅导员的情绪劳动策略和情绪劳动要求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并据此提出缓解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辅导员是高校中的一个重要群体,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文章以四所高校的辅导员作为研究样本,围绕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展开调研,具体问卷调查了辅导员的工作情绪、工作定位、职业认同度等方面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1.
高校辅导员在职业岗位上工作表现、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行,会影响学生,对德育工作的开展和人才培养质量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运用问卷调查、走访调查和比较分析法,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的概念特点和现实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从学校事业发展、学生的成长成才、辅导员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等方面,阐述了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并从社会、制度、家庭和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结合当前实际,从社会高度重视辅导员工作、学校出台措施支持辅导员工作,顺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从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等方面,提出改善职业倦怠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赖春艳 《考试周刊》2013,(87):157-157
职业倦怠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惫和衰竭的状态.尤其高校辅导员更容易产生压力和倦怠.需要通过单位和辅导员的齐心协力来摆脱职业倦怠的困扰,应采用各种方式来缓解压力,使辅导员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从而激发工作积极性.达到辅导员个人事业成功和高校繁荣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3.
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多和教育改革的日新月异给高校女辅导员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导致她们在发挥自身优势投身高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大潮中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状况。基于NVivo10对140份访谈资料进行质性分析,探究导致高校女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并利用霍尔三维结构理论,建立预防高校女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工作实施体系,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影响高校辅导员身心健康、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着手,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阐述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干预措施,以期为建立职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与辅导员情绪劳动呈显著正相关,职业认同对情绪劳动具有正向预测力,职业理念和角色行为维度对情绪劳动及其各维度预测效果最强。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职业认同对职业倦怠具有负向预测作用,职业忠诚维度对职业倦怠及其各维度预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于威 《辽宁高职学报》2011,13(4):92-93,109
职业倦怠是一种不良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其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院的基础性工作都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和学院的稳定与发展。本文以对某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进行职业倦怠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基准,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克服和应对职业倦怠进行了阐述,期待着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增强职业归属感。  相似文献   

17.
职业倦怠作为职业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高校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力量,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职业倦怠这一心理问题在高校辅导员中普遍存在,并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本文从职业倦怠的界定入手,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危害性,同时就产生这一心理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剖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于立东 《教师》2014,(20):105-107
高校辅导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职业倦怠会影响辅导员的身心健康、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影响辅导员的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外部情境因素和辅导员的归因特性是职业倦怠形成的重要原因。职业倦怠与归因互为因果,职业倦怠源于归因,归因能够影响和改变职业倦怠的程度。基于归因理论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治理倡导宽松、包容、和谐的社会心理环境;主张高校应营造科学、务实、民主、温暖的学校育人环境;辅导员应改变、改造、提升个体特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群体,在新形势下面临着太多的压力,使其出现系列生理、心理、行为的不良症状,导致辅导员队伍的工作不满意感和职业倦怠危机。研究证明抗逆力能对压力事件中个体的认知和情绪等产生影响,并使个体采取有效应对策略,走出危机。以抗逆力为基点,来分析辅导员解决心理压力的基本途径,切实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唐德斌  王孝红 《教师》2013,(8):107-108
由于工作职能、工作性质的特殊,高校辅导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本文主要分析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对社会、学校、学生以及辅导员自身的消极影响,从优化高校辅导员的社会支持体系、健全高校辅导员的组织激励机制、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调适能力等方面来探析,提出缓解和消除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