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对25例用尿激酶、15例用去纤酶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体内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的含量、活性及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的活性在治疗前后的改变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1)尿激酶可以显著地提高t-PA的活性,降低PAI的活性,这种作用在用药后0.5h最明显,维持4h左右,去纤酶则无此作用。(2)尿激酶组的再通率(76%)显著高于去纤酶组的再通率(20%),住院病死率12%,低于去纤酶组20%。两组的出血并发症相等,均为20%。提示:尿激酶可以有效地提高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纤溶活性,去纤酶用于溶栓治疗可能无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了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脂蛋白 (a)水平与纤溶活性的关系 ,探讨脂蛋白 (a)促血栓形成和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方法 :分别测定 4 2例心肌梗塞患者、4 2例心绞痛患者、4 4例脑梗塞患者及 38名健康对照者的脂蛋白 (a)浓度、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lj1])及其抑制物 (PAI)活性 ,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各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脂蛋白 (a)浓度和PAI活性明显升高 ,tPA活性明显降低 ;各组脂蛋白 (a)与PAI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血浆高脂蛋白 (a)浓度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脂蛋白 (a)水平的升高与纤溶活性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脂蛋白(a)与纤溶活性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5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及51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浆脂蛋白(a)浓度,并以底物显色法测定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活性.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脂蛋白(a)浓度和PAI活性明显升高,tPA活性明显降低;脂蛋白(a)浓度与血浆尿素氮水平、PAI活性均呈正相关;脂蛋白(a)浓度与tPA活性呈负相关.结论:肾功能对血浆脂蛋白(a)浓度起一定的调节作用,脂蛋白(a)水平的升高与纤溶活性低下有关.  相似文献   

4.
<正> 纤溶酶原(Pg)是纤溶系统中的一种重要酶类,通过检测肾脏病人血清中的 Pg 含量变化,为临床在诊断治疗和科研方面提供“纤溶”或“活血化瘀”的参考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1、B100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活性的关系。方法:对52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50例健康人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载脂蛋白A1、B100浓度,并以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抑制物的活性。结果: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载脂蛋白B100,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载脂蛋白A1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均降低(P〈0.05和P〈0.01),相匹配的缺血性脑卒中及对照组19例的相关分析发现载脂蛋白B100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无关,而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呈正相关(r=0.8330),载脂蛋白A1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呈负相关(r=-0.6734)。结论:载脂蛋白A1、B100浓度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而载脂蛋白B100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呈正相关,载脂蛋白A1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0 前言 人的PAI—2是一种通过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来调节纤溶酶原激活过程的特异抑制网子。生化性质研究和临床应用需要大量的PAI—2蛋白,但通过纯化大规模培养的细胞上清和胎盘抽提液而获取PAI—2是很困难的。在大肠杆菌和哺乳运动细胞中也尚未获得高效表达。我们考虑到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Bacul—ovir us expression vector system:BEVS)进行表达。 BEVS是一种比较新的载体宿主表达系统,它与细菌、酵母及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1)允许插入的外源基因容量较大;2)能高效表达。重组蛋白达到1~500mg/L;3)应用范围广泛。可以表达各种胞内、分泌和膜蛋白。如用的是多角体蛋白启动于为晚期启动子,可表达一些具有细胞毒作用的蛋白;4)通过双启动于载体或两种不同重组病毒共同感染细胞,可获得多种蛋白的同时表达;5)重组病毒可通过穿刺感染或与野生病毒共包装,形成具有多角体外壳的重组病毒口服感染幼虫,从而在虫体中表达。表达量常比胞内高10~100倍;6)安全。杆状病毒具有严格的宿主专一性,不感染脊椎动物或植物;7)表达蛋白与天然蛋白相似。可以进行高等真核细胞内的蛋白修饰,剪接及运输。 BEVS中作为基因表达载体的病毒是苜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和家蚕核型多角  相似文献   

7.
脑梗塞是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脑梗塞有发病率上升及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而治疗脑梗塞的各种药物发展很快,蕲蛇酶是经卫生部批准生产的蛇毒抗血栓新药,具有降低纤维蛋白原、血粘度、改善徽循环等作用,用于脑梗塞早期,收效快、疗程短、副作用小,我们自1998.1~2000.1月应用蕲蛇酶治疗脑梗塞10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肿瘤转移的分子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移是癌瘤细胞离开原发灶后在体内其它部位停留增殖的复杂过程.侵袭、播散、存活、增殖的转移过程中涉及一系列瘤细胞与机体微环境的相互作用,许多因子参与了转移的维持和发展.本文着重介绍参与转移的几个重要分子,如纤溶酶原激活物和抑制物、基质金属蛋白酶、以及调节转移的几个转移抑制基因的作用机制.肿瘤转移的分子生物学进展,有可能导致新的靶向治疗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脑梗死和治疗方法很多 ,其中溶栓疗法日益受到普遍重视。我现在将尿激酶治疗心脑梗死的疗效总结如下。1 尿激酶的药理与临床应用1.1 尿激酶的药理作用 尿激酶 (UA)由人肾细胞全合成 ,自尿中分离而得 ,无抗原性。使纤溶酶原从Arg5 6 0 -Val5 6 1处断裂成纤溶酶[1] 而促进纤溶 ,溶解血栓。1.2 尿激酶的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脑血管栓塞、周围动脉或静脉栓塞、视网膜动静脉栓塞等[1] 。2 尿激酶在心脑梗死中的应用2 .1 尿激酶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中的应用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是介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SA…  相似文献   

10.
D-二聚体(D-Dimer)是纤溶酶作用于交联蛋白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血浆D-Dimer的含量增高与否可以反映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状况,也可以用来区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亢进.D-Dimer的定量测定对于血栓性疾病、恶性的肿瘤性疾病、肝脏类的疾病、肾脏类的疾病等的早期发现、初步鉴别、治疗过程监测和预后的判断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特别是在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和肺栓塞(PE)形成的区别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的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进行鉴定和生物学特征分析。创新要点:首次证实鸭疫里默氏杆菌具有GAPDH的同源体酶(RaGAPDH)是一种无信号肽和跨膜区的胞外蛋白酶,具有将3-磷酸甘油醛转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的活性,可与纤维蛋白溶酶原及纤维蛋白原发生结合,推测该酶可能是鸭疫里默氏杆菌的一个新发现的毒力因子。研究方法:1.对分离自重庆、四川地区的鸭疫里默氏杆菌(表1)菌体细胞表面蛋白(图1a)和CZ2、SC12、YC1三株菌胞外蛋白(图1b)的GAPDH活性进行检测,对其编码基因进行PCR鉴定(图2)和克隆测序分析(图3);2.采用染色体步移技术获得CZ2的GAPDH编码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图4a和4c);3.以获得的具有活性的重组GAPDH为抗原,制备鼠原多克隆抗体并采用Western-blot方法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胞外分泌蛋白进行检测分析(图4b);4.采用固相配体结合试验检测RaGAPDH与纤维蛋白溶酶原、血纤维蛋白原、肌动蛋白和纤连蛋白的结合作用(图5)。重要结论:鸭疫里默氏杆菌具有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同源体,具有GAPDH活性,能与纤维蛋白溶酶原和血纤维蛋白原结合,可能是其重要的毒力因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纤溶酶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发现黄粉虫的纤溶酶基因共包含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整个CDS区共翻译出258个氨基酸,这些氨基酸以丝氨酸的比例最高,其次为甘氨酸,最低的为谷氨酸.黄粉虫纤溶酶基因的编码存在明显的密码子使用偏好,其偏倚程度从天冬酰胺(N)的0%到谷氨酸(E)的100%.预测黄粉虫纤溶酶肽链的等电点p I在8.34左右,相对分子质量为26KD.黄粉虫纤溶酶多肽链是以亲水区和疏水区相互交错出现构成的.另外,黄粉虫纤溶酶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多为β折叠,其次为无规卷曲,螺旋结构所占比重较轻.  相似文献   

13.
就三七皂甙(PNS)及与肝素钠、蝮蛇毒纤溶酶组分的复方对纤维蛋白原的凝血酶时间、体内外复钙时间和纤溶激活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七皂甙能增强肝素的抗凝活性,增加蝮蛇毒纤溶组分的溶纤作用,但无抗凝血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奖励》2001,9(2):16-17
心脑血管病是人类位居前列的高死亡率疾病,迄今为止还没有高安全性、可供家用的急救溶栓药物.t-pA和尿激酶原(PRO-UK)是人机体内仅有的两种内源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它们是溶解血栓的两个关键分子.人重组t-pA于1984年进入临床试验,目前已成为最主要的治疗心肌梗塞的临床用药,年销售量达4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里氏木霉液体发酵产生的粗纤溶酶液中含有许多的色素物质,这些色素物质在酶的分离提纯中会污染色谱分离填料,严重影响填料的分离度和使用寿命.选择D301和D296离子交换树脂、活性碳和高岭上作为脱色介质,对粗纤溶酶液进行脱色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树脂的反离子采用CI-1型时,D301和D296离子交换树脂可以用于粗纤溶酶液的脱色,按脱色过程对目标纤溶酶还有一定的提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35例小儿外伤性脑梗塞进行头颅CT、MRI扫描检查及临床观察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结果:痊愈27例,轻残6例,重残1例,死亡1例。结论:外伤性脑梗塞患儿通过早期诊断、积极药物治疗及其他辅助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D-二聚体(D-dimer)是因子ⅩⅢ作用后交联纤维蛋白裂解产生的片断,既反映体内纤溶活性,又反映凝血活动,是血栓形成或溶解的标志物[1],而正常人脑脊液(CSF)中D-dimer为阴性。系统性红班狼疮(SLE)患者CSF中D-dimer含量情况及血清D-dimer和CSF中D-dimer相互间变化规律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检测SLE患者血清及CSF中D-dimer的含量,探讨D-dimer在SLE患者血清和CSF中的水平,研究它在SLE病变中可能的作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0例SLE患者为2005.10~2006.11月我院风湿免疫门诊、皮肤科门诊、呼吸内科门诊及住院病人,均符合1982年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乳腺良恶性组织中尿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乳腺腺瘤23例,乳腺癌109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uPA的表达情况。结果:uPA在乳腺癌和乳腺腺瘤中表达率分别为49.54%和21.7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浸润性癌组阳性率高于非浸润性癌组(P〈0.05),髓样癌组高于浸润性导管癌组(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高于无转移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uPA阳性率与患者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检测uPA在乳腺癌中表达,可以提示预后并对肿瘤的治疗方案选择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洋洋 《中学生物学》2009,25(10):34-36
以盐城地区分布广泛的新鲜环毛蚓为原料,经过4℃抽提、分段盐析、SephadexG-100凝胶柱层析、PEG-6000浓缩以及制备电泳等步骤分离纯化蚯蚓纤溶酶。在聚丙烯酰铵凝胶电泳和纤维平板活性检测的基础上.选用割胶的方式.最终得到蚯蚓纤溶酶的一种单一组分。该酶具有较强的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SDS—PAGE测得其分子量为20KD。不同pH对其纤溶活性影响不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pH为8.0-12.0环境下该纤溶酶活性均较大,其中pH为9.0~12.0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DH为9.0与8.0差异极显著.DH为10.0与8.0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0.
血栓形成机理涉及血管壁损伤、血小板聚集、血液凝固性增加和血液流变学异常.凝血、纤溶变化的检测在静脉血栓性静脉炎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本实验旨在从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及促纤溶作用方面探讨血栓康抑制静脉血栓形成及血栓性静脉炎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