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西部高职院校体育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西部高职院校的体育设施资源、体育课开展现状、体育课程设置、大学生对待体育课评价,以及课外体育活动不尽人意,对"终身体育"的理解也不够深刻。目前西部高职院校的体育器材、体育场地是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建议:西部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体育场馆建设,改善体育锻炼环境,营造体育锻炼的氛围,来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2.
洪晖 《体育师友》2009,32(4):26-27
前言 课程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能力、习惯,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近几年学生的体质测试的调查不尽人意和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猝死现象的发生。因此,课程体育锻炼也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针对当今大学体育课与中学体育课的差异,本文将围绕参加锻炼的大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大学体育课与中学体育课的组织形式、管理形式以及新课标与现有大学生体育课设置区别小议,为后来者寻找有效推广体育锻炼的方法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高职体育课作为高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其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基于新时代行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分析在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体能素质培养的时代价值,提出以职业体能需求为导向,重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以提高认识为前提,加强体育课程思政教育;以提升体育教师教改能力为关键,完善体育教研机制;以强化学生职业体能训练为重点,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以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为抓手,加强课外体育活动指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泉州地区五所高中校的1000名高中女生,在对体育课重要性的认识、参与体育课的态度、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频度和每次活动的时间、影响高中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高中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等方面进行调查,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农村高中校进一步实施高中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传统的成教生体育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研究与实践,制定出新的成教生体育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通过实验对比:新的成教生体育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能有效地提高成教生上体育课的实际出勤率和学习积极性,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从18.6%提高到44.2%。  相似文献   

6.
李小伟 《中国学校体育》2006,(11):I0001-I0001,1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体育课严重缩水。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中学体育课(包括音乐、美术课)被改上其他课的占到37.5%,初三被挤占体育课的现象相当普遍。一项涉及全国的调查表明:我国有18%的学校开不出体育课,22%的学校执行不了体育教学大纲或体育课程,近50%的学校落实不了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在农村中小学中,有19%的学生没有得到体育教育,12%的体育教学处于随意状态。从1985年开始,我国共进行了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最近20年我国青少年体质一直持续下降。教育部有关方面负责人指出,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对江苏省苏北地区高职院在校非体育专业高职生课外体育锻炼行为进行全面调研,结果表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频度低、时间短和人数少。分析了这一现状,提出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视角为切入点转变高职生体育锻炼行为缺失问题,构建体育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合的一体化模式,营造体育氛围,实现环境育人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苏北地区高职院在校非体育专业高职生课外体育锻炼坚持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次数少、时间短和人数少;多数学生未能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导致他们体育锻炼坚持性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并就此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等方法 ,对我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多数大专学生对体育锻炼抱有兴趣 ,锻炼的目的性较明确 ;体育课内外参加的运动项目有所不同 ;体育锻炼的活动量相对不足 ,锻炼的形式、场所及锻炼项目等存在较明显的集中趋势 ;兴趣、教学内容和组织教法是影响体育课内锻炼的主要因素 ,场地器材缺乏、余暇时间不足是影响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部分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成就取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生华  刘新兰 《体育学刊》2003,10(1):104-107
对中学生成就取向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中学生体育课成就取向以任务定向为主,对体育课的积极情绪体验远高于消极情绪体验;高中学生的体育课成就动机和积极情绪体验与初中学生相比均呈下降趋势;中学生体育课任务定向水平和体育课积极情绪体验水平与课余体育锻炼频率呈正相关关系。有一半以上中学生的体育课任务定向水平和体育课积极情绪体验水平尚不足以对他们的体育锻炼行为产生足够的激活力量;经常参加课余体育活动,尤其是课余体育锻炼,可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加强学生与体育教师的交流和相互了解,有利于体育课任务定向水平和体育课积极情绪体验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更是将发展的方向和目光投入到了学校之中,但是当前许多中职学校的体育课程的设置与其设置理念等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导致部分中职学校的体育课程的发展受到了阻滞。体育课程的开设对于学校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承担起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以及加强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的责任。因而当前对于学校中体育课程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理论进行阐述,提出相应的改革实践方案,最终为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与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深化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改革,提升高职学生人格及人际关系发展水平,利用自编体育锻炼行为调查问卷、人格量表及人际关系量表对新疆1 659名高职学生进行调查,探究课外体育锻炼对人格发展及人际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新疆高职学生体育锻炼的参与度、锻炼时长、锻炼频率、锻炼次数较为合理;高职学生的人格及人际关系水平存在性别及年级的差异性;体育锻炼对高职学生人格及人际关系的影响显著;体育锻炼与人格发展呈现正相关,与人际关系呈现负相关。建议:新疆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宣传及鼓励,通过积极的引导,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参与度,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及人际关系水平的提高,推动高职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用调查法、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辽宁省初中升学体育加试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体育考试,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极大改善,学生对体育课的看法也大有改观,大部分学校领导也开始重视体育工作,但还存在一些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田野实证、电话采访与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省普通高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教师素质和学校状况是影响高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建议尽快强化教师素质培养,解除对体育课程的不公平待遇;以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改变目前高中体育课现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处于国民教育体系的特定位置,高职新生是进入高职的中学毕业生群体,其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运用专家访谈、调查分析、数理统计等法,从体育锻炼意识特征特别是体育锻炼意识的认知、情绪、意志,体育锻炼行为特征,以及影响体育锻炼的因素等方面,对高职新生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中学教育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包括高职在内的高等院校现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尚有较大空间。  相似文献   

16.
陈淑芬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109-109,111
新课程下,体育课程的教学水平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然而,由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手段单一,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体育重视不够,体育教学设施配置不完善,中职学生没有较高的参与兴趣等原因,导致体育教学不能发挥其优势作用。新课程下,要改变教学模式,让体育教学从困境中走出来。本文以中职体育教学现状为基点,分析中职体育教学开展所面临的困境,研究体育教学优化策略,提高中职学生体育水平,增强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17.
学校体育是人在一生中接受时间最长、较为系统的身体教育阶段,并为形成体育锻炼习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基础。中小学生正处于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对四川东北地区中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目的及认识的调查,了解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现状,为新时期中小学生的课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钱建龙 《体育科技》2014,(2):112-115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随机抽取武汉市城区2所省重点(包括初中部和高中部)和2所市重点中学以及武汉市远城区4所中学,对8所中学400名初高中毕业班学生参加体育课活动情况和运动不足状况了调查。结果表明:升学压力和学习压力影响了中学毕业班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降低了活动兴趣;中学毕业班学生运动不足率达73.8%,高中毕业生比初中更严重,女生比男生严重;运动不足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和体育喜欢度与运动组学生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针对存在的现状问题,应尽快研究建立"三结合体育教育"即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有效结合协调的管理机制;还需要学校体育活动内容的全面落实;大力全宣传体育的身心健康价值,引导学生的体育行为,树立正确的体育态度和体育价值取向,逐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上海在落实国家教育教学的相关规定,体现上海特色,发展学校体育运动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在体育管理、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场地设施、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学生体质状况不容乐观,学校体育的规范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单一,相当一部分学校对体育工作重视不够,公共体育设施的开放度不够或者开放的成本偏高,非体育教师缺乏运动的兴趣与基本技能,家长对学生在校的体育活动状况不关心,轻视体力劳动、体育锻炼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浅析高中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中阶段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一部分学生将在此之后结束学生生涯,走向社会。那么,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否坚持终身锻炼的习惯与其在高中所受的体育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本文从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取向与准则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