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武术课程教学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针对外来武术,全球化的文化侵略与争夺的冲击,提出了武术课程的教学应以"促进健康,传承文化"的观点,以武术文化的传承推动武术课程教学的变革,从实行文化、保健、技击、评价模块教学的角度推动高校武术课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通过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阐述了高校武术教学的文化魅力、教育魅力、及体育魅力。并对如何增强高校武术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武术的文化内涵,增强武术教学的民族魅力;其次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实际需求,对武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考核制度进行深化改革,增强高校武术教学的文化和德育魅力;还要改善高校武术的教学条件,拓展武术教学空间,增强高校武术教学的体育环境魅力和交流魅力。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武术文化建设的三个方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武术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它不仅促进教学工作,更为繁荣发展武术文化起到推动作用。遵循武术文化发展规律,注重思想环境和运动环境的创造,确立武术文化观念,增添武术文化情愫,浓厚武术文化氛围,推动高校武术文化运动的形成和发展,在促进体育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同时,更为中华武术文化繁荣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文化传承的视角,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山东省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武术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没有突出对武术文化传承的要求;武术课教学内容陈旧,割裂了传统武术文化内涵;武术教学重技能传授、轻理论学习;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是武术的技击性和健身性;对武术课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单一等。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通过高校武术教学传承传统武术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高校武术教学改革走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推理法,从社会学、文化学、教育学角度对高校武术教学改革走向进行研究,探究当前高校武术在教学师资、教学内容、外部影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武术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在于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化,构建最广大的民族文化精英群体。高校武术教学改革走向应当改善教学师资,精简教学内容,加强武术文化在武术教学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6.
悠悠千古文化,华夏生命不息。文化是改革的先行者,是教育的价值源泉,也是武术教学的物质根源和思想源泉。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文化的视角出发,对当下高校武术教学的文化困境、高校武术教学理念、高校武术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深入的文化学层面的审视和反思。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育是武术文化在我国本土传承发展的基础,武术文化传播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对高校武术教学历史沿革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武术文化传播对高校武术教学发展的意义进行全面阐述和研究,以期推动高校武术教学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传统文化之体悟——武术教学方法的另一种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分析武术教学中隐含的文化的冲击、思维的盲从、传播的障碍,以“武术之美”、“武术之礼”、“武术之精神”三个维度,探索并发掘武术中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化内容,提出体悟传统文化的武术教学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文化全球化影响下,竞技武术成为学校武术教学的主要内容。然而,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缺失影响着武术的继承与传播。文章从文化学、教育学的视角对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西方体育思想的影响,使武术长期以"体育"的身份传播,限制了武术文化的发展;武术教育与教学概念模糊以及武术发展中以西方体育文化为主的发展模式等,造成了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缺失。向以传承传统文化为教学理念,以传统武术为主要教学内容,以重视身体体悟为教学途径,以营造武术大教育环境为条件保障的方向回归,是重塑武术教学中文化教育性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高校武术套路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建立武术套路教学诉求点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武术套路教学文化诉求可以改变武术套路教学单纯的教习技术的现象,转而诉求于武术的文化和精神元素,使枯燥的技术学习转变为丰富的内在的精神追求,利用高校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让武术的精神和文化占领学生的精神家园,使之从内心接受武术文化,并从一个新鲜的视角重新理解武术技术。  相似文献   

11.
报告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自发来天河体育中心从事武术项目内容锻炼的500人随机抽样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天河体育中心已具备把武术项目作为全民健身活动内容来开展所有外在条件,群众学练武术是个普通现象,项目集中在太极拳、木兰拳两类,但运动水平有待大幅度提高,群众练武时间集中在晨红,可场地不足,并且缺乏规划化管理和统筹安排;用于自身开展武术活动的消费能力较低,但群众练武兴越,热情和消费现已基本确定,  相似文献   

12.
中华武术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了将中华武术尽早推向奥运会,笔者通过资料与现状进行对比分析。认为由于东西方文化和体育价值观的差异以及中华武术庞杂而完备的体系,是阻碍武术进入奥运会的主要因素。为此,武术要发展,必须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采用多方法、多层次、多文化的价值观来取代中华武术历史上形成的个体单一性和整体的综合性的价值观念。其次尽快将武术比赛内容进行分割量化,制定出易学、易练、易出成果的现代武术新载体。  相似文献   

13.
武术文化的当代传播方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术运动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武术文化的当代传播。而当代文化传播方式一般分为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四个层面.本文就是从这四个层面来研究武术文化传播的具体方式,以及如何解决武术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武术运动员操作思维敏捷性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省运动技术学院武术队、山东体育学院武术专选学生、济南市业余体校武术队各随机抽12名被试,进行操作思维水平试验,对实验结果作方差分析和q值检验。结果显示不同组别运动员操作思维水平不同,操作思维同运动成绩密切相关,成绩越好操作思维的步数减少,时间越短:操作思维有随年龄增长而步数减少、时间缩短的趋势。应把操作思维敏捷性作为武术运动员的选材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对当今中国武术散手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散手中巧妙地运用眼法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提供了几咱有效的眼法专门性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少林拳定义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历代有关少林拳论述,分析武术不同拳种定义方法,按逻辑学定义概念的方法,采用“发生定义法”,定义少林拳是起源于少林寺或经其传人整理并以少林名义传播的拳术  相似文献   

17.
从区域文化的视角对吴越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区域内重要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了研究,古代吴越地区体育项目主要有武术、水上运动、节日民俗体育活动和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等.这一研究对于吴越地域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补充,并且丰富了地域体育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传统体育是在远古和古代产生发展并保留较为固定的形式而影响至今的具有体育属性的身体活动方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结构的更替和经济的发展,传统体育项目的生存基础逐步在瓦解,因此,有必要对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创新和发展。文章以中华武龙项目为例从创新的必要性和意义、指导思想和原则、手段和途径等方面来探讨传统体育项目创新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9.
浅谈宋代武术的“十八般武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有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可见宋朝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纵观宋朝历史320余载,可谓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与科学高度繁荣的时代。与此同时,宋朝也是我国武艺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而武术器械作为演义武术发展的重要元素,研究在这一时段"十八般武艺"的演变,对认识宋朝武术在中国武术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力图清晰地刻画出宋朝武术器械的更替,从而更加生动地描绘出我国武术器械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0.
少林功夫舞台剧是一种经过艺术加工但又有别于影视创作的新兴事物,其推出的初衷是为了传播少林文化,尤其是少林功夫的“禅武合一”文化;文章从少林功夫舞台剧中“禅武合一”文化的运用和传播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发现:少林功夫舞台剧的发展状况参差不齐,对“禅武合一”文化的使用率有待提升,特别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重武轻禅”的现象,忽略了文化的保护和富有生命力的传承,影响其发展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