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玛格丽特.劳伦斯的著名短篇小说《潜水鸟》中主人公皮格特.坦纳瑞在寻求加拿大主流文化认可中的悲惨命运,从背景知识、文化边缘人的文化抗争与迷失、文中不同的象征意义三方面分析不同种族与文化在发生冲突与融合时文化边缘人的悲剧生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汤亭亭的小说《中国佬》为文本,以早期华人来美艰辛的创业故事为背景,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分析处于美国社会边缘的东方文化所遭受的美国主流文化的排挤和歧视,同时表现了作者作为边缘作家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3.
任何“边缘”并非一开始就处于边缘 ,可能还曾是主流 ,因此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 ,边缘就是我们自己曾经的生存状态。边缘与主流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 ,关注边缘、研究边缘、站在边缘的立场解读设计 ,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和人类学意义上的价值。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和历史上政治、军事的阻隔 ,始终被排除在以汉文化为核心的主流群体以外 ,但正是因为这种自然与人为的阻隔 ,在西南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多样化、立体化的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化体系 ,从而孕育了多样化、立体化的少数民族传统设计  相似文献   

4.
边缘人涉及的是一种无路可走、未被社会主流文化所真正接受的生命状态。《极花》是贾平凹的又一部农村题材长篇小说,是一曲哭诉妇女拐卖和受辱的悲歌,是对城市化进程中无处安放的灵魂的书写。小说中的主人公皆为命运不幸的边缘人,本文以《极花》为中心,解读边缘人的悲剧书写。  相似文献   

5.
朱天文的小说注重从边缘的视角来发掘人的内心世界,以对主流的思想意识和约定俗成的强大男权话语进行有力的解构,从而拓宽小说叙事意义的空间。她通过描写普通人的现实生活向人们展示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冲击下的人的内心世界,勾勒出一幅幅走到情感边缘的台湾女性的命运与生活图画。同性恋者的边缘叙述是朱天文小说创作题材上的一大突破。女性的边缘叙述和同性恋者的边缘叙述体现了朱天文小说冷眼旁观人生的叙述特色。  相似文献   

6.
课堂“边缘学生”身在课堂,而心在游离,或主动或被动,远离主流群体,成为教学及管理中必须予以重视与纠偏的存在。在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工具理性的评价逻辑、异化变质的同辈群体负面效应以及消极退缩的人格特质的影响下,学生成为脱离集体的“边缘人”。在家校合作视域下,采取权威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价值理性指导下的评价以及创设良好育人环境等举措能够协助“边缘学生”摆脱边缘处境,回归课堂活动。  相似文献   

7.
马克斯·韦伯曾说过一句精辟的话:一个国家现代化的程度,取决于对多元文化的包容程度.多元化的边缘意识形态和权威性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互动整合是文化现代化的标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和一劳永逸.它必将经历一个与各种边缘意识形态的扬弃与整合过程中实现自身与时俱进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与各种边缘意识形态的不断扬弃与整合的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从电影《阿甘正传》的台词中解读美国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敏 《文教资料》2009,(30):75-77
电影《阿甘正传》于1998年被评为美国最伟大的百部电影之一,它是对美国本土文化的全面展示。本文作者认为,从文化的角度解读《阿甘正传》,可以了解到美国人核心价值观,美国社会的阶级文化、宗教文化,以及美国的主流文化和边缘文化。  相似文献   

9.
由于社会和自身原因,社会产生了游离出主流社会的社会边缘人。他们来自主流社会的各个团体,有着不同于大多数人的生存状况。他们生活于"江湖"之中,用"江湖道义"维系着彼此的兄弟之情,时时要提防来自社会和个人的伤害,笑傲江湖的背后其实有着身不由己的苦涩和刀光剑影的凶险。最后,他们不得不面临命运的选择:回归主流和继续不归路。《水浒传》向我们表现了宋朝社会边缘人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城市随迁子女的增加,学校中也越来越呈现出文化多元的特征,教师也将面对来自不同文化群体学生所带来的挑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对自身以及学校文化进行反思,因而在教学中很难保证学校"文化边缘人"平等地享受教育。文化敏感性教学主张教师作为反思者和多元文化融合的促进者,从理解边缘人的角度出发,实现多元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小说《占卜者》中马纳瓦卡小镇上的种族边缘人、阶级边缘人和性别边缘人的形象,探讨了劳伦斯为文化边缘人发声,消解中心—边缘的对立关系,呼吁实现不同族裔、阶级和性别之间的平等共存。  相似文献   

12.
边缘与自信--历史上的昭通文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昭通文化本已具备一定底蕴,然后作为西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桥梁得风气之先,近代以来则成为云南主流文化的边缘.但朱提——昭通相对于古代中原、现代云南的边缘地位,并未导致其惟“中心”马首是瞻的边缘定位认同感以及相应的边缘文化作为,而是在诸多人文领域张扬个性,突出自我,体现出较强的文化自信.诸如政治上的“北主南宰”、军事上的“以土抗流”、民俗上的“淮橘为枳”、学术上的“国语强势”、文学上的“昭通文学”等现象无不如此.考诸以上边缘地位与自信气质并存的昭通文化现象之由来,实为深厚历史文化土壤培植出大气包容、自强自信之地方精神使然.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当“边缘人”的概念第一次走入大众的视野,它就以一种极大的冲击力,人们在寻求“边缘人”概念的理论突破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深入社会,切实地致力于“边缘人”的实证研究。在实际的生活中,“边缘人”也有一种被泛化的趋势,达到了那种无处不边缘的境地。这其中不乏为“边缘人”的研究提供新原型的情况,也即丰富了“边缘人”实证研究的对象。但,也有偏离“边缘人”最初概念的状况,从而,为进一步厘清“边缘人”的概念带来了更大的困扰。  相似文献   

14.
大江健三郎的许多小说都和民间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充分反映在小说的结构、人物形象塑造、典型环境的营造、小说的象征体系上。他用现代意识重新观照民间文化,立足边缘,对占据中心地位的主流文化形态给予了强烈的批判。可以说,对民间文化的重视,是大江边缘书写的重要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与大江健三郎都是各自民族文学中风格独具之人,都持边缘的文学立场,这一立场的选择都具有方法论的含义:以故乡的山村世界为基点向城市文明辐射,游离甚至背离各自民族的主流文学传统,对人性或灵魂进行探寻,建构理想世界。“边缘”是他们坚守知识者独立的人格与自我,以及文学的自由与人性关怀的支点和舞台。表现了20世纪东方文学的一个共同特点: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居于“边缘”立场的文学建构、文化反思与社会批判.  相似文献   

16.
刘士林认为在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 ,讲“中国话” ,应特别注意关照现存的边缘话语和非主流话语 ;丁少伦从当代性、文化的具体性、文化的解构和创造等方面阐释了其出版理念 ;张强认为新的人文话语的选择的关键是人文知识分子的主体性和思想的先锋性 ;朱国华分析了中西方两种诗学叙事话语方式的优长和缺失 ;骆冬青认为主流之外的“边缘”、“正统”之外的“异端”是重新发现中国文化话语的灵魂的源地 ;刘墨分析了 2 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位置话语空间和类型  相似文献   

17.
作为美国戏剧界最为著名的剧作家之一,威廉斯在剧作中塑造了“边缘人”这一典型形象。结合作家的同性恋身份及自身所处的边缘性立场,划分归纳出剧作中“边缘人”的两个类型即没落的南方淑女及男同性恋者。通过对这两类“边缘人”艰难的生存处境及精神危机的分析,表达了作家尊重个体差异、同情弱势群体的人道主义立场及倡导文化多元共生的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8.
朱天文的小说注重从边缘的视角来发掘人的内心世界,对主流的思想意识和约定俗成的强大男权话语进行有力的解构。在进行小说文本形式与语言创新的同时,拓宽小说叙事意义的空间,她以这种特殊的书写姿态表现世纪末的颓废与无奈。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以生活在额尔古纳河畔的华俄后裔为例 ,对文化边缘区、边缘人、双语现象等三个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女主人公这个边缘角色的成长经历入手,旨在探讨这样一个特殊角色在成长的道路上所遇到的文化身份的选择与困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困惑与对美国主流社会所宣扬的人人平等的质疑,所展示出的处在两种文化冲突中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